返回 斩仙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阴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京城。

    最繁华的是兴宁街。这条街道上商铺林立,吃穿住行赌嫖玩一应俱全。前皇帝曾经说过,在兴宁街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银子,没有你买不到的。

    兴宁街有间名为天下食府的酒楼。据说这是整个大唐甚至整个天武大陆上最大最豪华最好吃的酒楼。

    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

    只要你能够说出来,当然还要有足够的银子,在天下食府里,你什么美味都可以吃到。

    因为天下食府里有三个食神。

    天武大陆东部每隔三年酒楼联盟就会举行一次食神大赛。

    十年前,天下食府刚刚成立,刚好是食神大赛举行的年份。

    天下食府派出一厨师做为代表去参加了比赛。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本来没任何人看好名不见经传的的厨师,居然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折桂。

    之后,连续两届食神大赛,天下食府再次派出代表参赛。而且每一届都是不同的厨师,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个厨师,再度先后在食神大赛上称雄。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三位天下食府出来的食神,居然各自精通的菜式都不一样。

    这令天下食府一举名动天下。

    这三位食神还一直留在天下食府里,无论别人如何威逼利诱都没有离开天下食府。

    有这三大食神坐镇,天下食府如果不火起来那就真是见鬼了。

    天下食府当然火得不行,但天下食府却不是谁都可以去的。

    天下食府有个规矩,无百两不进。

    意思不言而喻,每个想要进去天下食府吃饭之人,身上必须最少要有一百两银子。

    进门的时候,就要先把一百两交给站在门口的迎宾美女。

    无论你是何种身份,就算你是皇帝这个规矩都不会改变。

    也不知道这天下食府的老板究竟是何人,建成至今居然从未有人能够打破这个规矩。

    大家以为有个这个规矩,天下食府必定会极为冷清。

    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要到天下食府吃饭提前三天预订位子都不一定有位子给你。

    几乎每天到了饭点占地颇大足有一亩地左右,五层楼的天下食府都会座无虚席。

    大家都以能够进到天下食府里面吃饭而倍感光荣。

    当然那些穷人也只能在梦里想想,毕竟一百两银子足够很多家庭几口人生活个十来年了。

    李建仁作为长京城第一纨绔,是天下食府的常客。

    在天下食府随便出入,进门时不需按照规矩缴纳一百两银子。

    因为这厮已经在天下食府压下一百万两银子。

    这点特殊待遇当然可以享受得到。

    早上早早出门的李建仁没有去别的地方,径直就带着那状若书童,其实是以为他从小到大的贴身保镖之人来到天下食府。

    那只要他来必定会空着的天字一号包房。

    李建仁在包房内惬意地喝着极品巫山茶。

    巫山茶可谓是声名赫赫,产自大唐名山巫山之顶。

    据说每年最多只有八两产量。比黄金还贵。

    但在李建仁看到能够用钱买到的,一点都不贵。

    刚喝不到一盏茶,一个下人带领着三个青年男子出现在了包房门口。

    李建仁也不起来相迎,依然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喝着他的茶。

    李建仁的身份摆在那里,三个青年男子那里敢有什么不悦,一个个脸上堆起恭维的笑意,对李建仁拱手行礼做足礼数,才敢各自入座。

    过了一会,李建仁吩咐天下食府开始上菜。

    李建仁点的菜不多,只有六菜一汤。但却都是天下食府的拿手名菜。

    菜一上齐,李建仁说了句开吃,几个早已食指大动,猛吞口水的青年男子和李建仁身边那个书童,这才敢拿起筷子,吃将起来。但谁都还保持着形象,吃得慢条斯理犹如娘们吃饭时一个模样。

    李建仁吃了七分饱,便让一直站在门外等着吩咐的天下食府下人送来两摊长大唐帝国最好的酒,无双酒。

    酒一上来,李建仁挥退天下食府那下人和身边的书童,命令书童站在门外,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等都不能进来包房之后便把包房的门关了上来。

    包房里面很快便想起李建仁频频劝酒的说话声。

    还有几个青年大拍马屁的恭维声。

    不过很快这些声音便低了下来,在外面只能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来些低低的说话声。

    显然李建仁正在和那三个青年说着一些不能被外人听到的秘密话语。

    如果被认识这几个人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浑身发抖。暗自防备。

    这三个青年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这可是跟李建仁一起并称为长京城四大纨绔的张家的大少爷张少保,诸葛家唯一的继承人诸葛云长,刘家的大公子刘阳明。

    李家,诸葛家,刘家,张家,可都是长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第124章 阴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