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西域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秦国的学院体系(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祭酒,祭酒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上祭酒通常是各个大学和讲武堂的校长。而由于历史原因,军庠和东都大学的地位特殊,高于上祭酒,但又略低于大祭酒,因此被称为“比大祭酒”。

    中祭酒则是太学和武学学院的院长,其他学院的院长都属于祭酒的级别。

    教师们的职称从高到低依次是博士、司业、学政、教授、助教、教习、教谕、学正、学录、监学、讲郎(即普通教师)。这些职称不仅是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官职,具有相应的品级,并纳入文官体系之中,其上一级管理机构是礼部。

    大祭酒,从三品

    比大祭酒,正四品

    上祭酒,从四品

    中祭酒,正五品

    祭酒,从五品

    博士,正六品,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管杂务,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正七品,由朝廷委派到各州府主持大学招生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教授,从七品,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教习,正八品,协助博士和教授教授生徒。

    教谕,从八品,武学中的教官。

    学正、学录,正九品,学政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学录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

    监学,从九品,掌稽察学生出入,考察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讲郎(即普通教师),吏。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教育体系中,每个人都在为了更高的职位和荣誉而努力。教师们不断钻研学问,希望能够晋升为博士;而祭酒们则争夺着成为大祭酒或比大祭酒的机会。然而,权力的斗争并非唯一的目标。许多人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渴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

    学生们也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深知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地位。于是,学院中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日夜苦读,追求着卓越的学术成就,或者踏入仕途。

    因为秦国没有像大汉一样独尊儒术,现在更是强大起来,比之大汉也不差。大汉国内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其他学派士子,再次掀起了一轮出汉入秦的迁徙。

    刘胥这时候正因为大建学校导致学官和教师不足,对这些人十分礼遇,命令沿途官府和驿站好生照顾他们。

    等他们抵达咸阳后,礼部和太学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考试,通过者立马颁下官职,送往各处进行学校的建设。

    落榜者也允许其留在太学或东都大学学习,或者前去教习所支教,每人都会获得官府一定的补贴,保证其能安心留下生活。喜欢大汉西域王请大家收藏:

第21章 秦国的学院体系(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