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县令到称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储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当东方刚刚泛起一丝霞光,微弱的光芒还未能驱散夜的最后一丝阴霾时,方正已然行走在淳安县的街道之上。(他眉头紧锁,宛如两道深深的沟壑,面容之上满是忧虑与沉重。)他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生活陷入疲弊的百姓。他一边缓慢前行,一边询问着周边的情况,每两口呼吸之间的凉意透过肺部,让他的头脑愈发清醒。

    “丁四,之前县令办公的籍账在哪里?”

    方正停下脚步,目光直直地看向陪同在侧的家仆,语气急切地问道。

    “大人...籍账都在书房里。”

    丁四赶忙答道,眼中流露出一丝讶异。方正的行事作风显然与先县令大不相同。

    来到书房,他旋即命人将所有税账统统取出。那些厚厚的卷宗堆积如山,颇有一番壮观却又令人倍感压抑的气势。方正坐在一旁的案几旁,目光落在那些记录了淳安县多年税收的资料上,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眼神专注而犀利,仿佛要透过这些纸张看穿背后的真相。)

    “让我看看...”

    方正翻动手头的账簿,逐行逐句认真核算。他的脸色愈发凝重,这个县的官吏究竟在搞什么名堂?“这田赋为何如此之高,百姓如何能够承受得起?”

    紧接着,方正找到了关于苛捐杂税的记录。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如同被蛆虫肆意蚕食的数字,只觉胸中怒火燃烧,沉甸甸的责任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里有关于减免细微之处的事项吗?”

    方正抬起头,望向身边的丁四。

    “大人,这些事情都是由前任县令身边的书办负责的。我不太了解其中细节。”

    他那微微低垂的嗓音里带着些许的尴尬与无奈。

    “你把他叫来。现在。”

    方正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一丝决然的光芒。

    不多时,一个看似圆滑世故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大人,吾等恭候您多时了。”

    他言辞虽然恭敬,可那双眼却闪烁着精明与狡黠。

    方正冷冷地注视着那书办,“解释下这籍账上的杂税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在交谈过程中,方正能够清晰地察觉到书办眼中的戒备,他那紧闭的嘴唇在吞吐话语间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大人,朝廷...湖畔的杂赋更为繁重...都是用来上贡朝廷的...我们也只是...”

    言语支支吾吾,显然并不愿意将事情的真相全盘托出。

    “上贡朝廷?”

    方正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辩解,唇角勾起一抹冷笑,“按照朝廷的规定,凡收赋税,必要严守公正,这些高额税赋,我看是在肆意乱收、横征暴敛。”

    静默片刻,书房的气氛由原本的平和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藏匿在暗处的真相似乎被方正坚定的态度搅动得蠢蠢欲动。书办有些焦虑地扯了扯衣角,看向方正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惧。

    淳安县位于宁国的东南边陲,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清澈见底的淳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这方水土的命脉,灌溉着肥沃的万亩良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然而,由于宁国的朝廷腐败不堪,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本应是物产丰饶的淳安县却沦为了掠夺和强取的牺牲品。官绅相互勾结,导致赋税之重远远超出朝廷的规定。(田间地头,农民们弯着腰,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破旧的衣衫,却依然难以维持生计。)

    “淳安县美景如画,可人心的污浊却无法为国家所容忍。”

    方正站在一片碧绿的稻田旁,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辛苦耕作的农民,他们弓腰低头,被沉重的税赋压得疲惫不堪。(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心中满是愤懑。)

    “大人,淳安县原先的经济在我们看来还能勉强维持,但是随着朝廷的压力与日俱增,许多农户都在改种能够快速换取银两的作物,这不仅损害了土地,还使得我们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家仆李四一脸沉重地陈述着自己亲眼所见的景象。

知识储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