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见龙定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刺史与太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下后,设置了三十六郡,每郡以太守为长官,掌全郡军政、民政、法政、进贤等一切事务,又设有郡尉分掌郡兵、治安、辑盗事务,大郡设有郡丞为太守分担民生税务,之后有增设监御史分掌司法、讼决及监察,一封文书可达天听,充为天子耳目。

    汉文帝时期因监御史不作为,所以郡监察职被废除,由丞相另派人员为刺史秩六百石,刺探各郡国民情,监察各太守及国相的政绩,属于不常置的派遣官。

    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大汉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又称刺史部,每部各负责监察数郡国,属于常置的派遣官。

    同时刺史并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西汉中后期得,刺史为吏治与中央集权起到了关性的作用,还是昭宣中兴的促化剂,其地位与权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刺史曾经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西汉中后期由监察官,变为了地方军事、行政、民政、司法总长官,其品秩也提升至真二千石的刺史,或是中二千石的州牧。

    刺史成为一级行政长官时间不长,而且权利与下级的太守多有重合,因为太守也有着绝对的治理权,同时太守也可以直达天听,而刺史则成了监督一方的长官,

    太守出现至定型,比刺史足足早了近两百年,先来者反而居下,所以两者时常因争权而翻脸,只是乱世开启法度不存,使两者相杀便成了常态而以。

    之后董卓令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及越骑校尉王瑰,携带汉献帝诏书劝解关东联盟军,历史上四人是去了河内郡,如今则是到了平城找到了王匡。

    议和小组打算先通过王匡的引见,从而顺利的去酸枣营游说众诸侯,全因执金吾胡母班乃是王匡的妹夫,想由此打开缺口。

    可惜事与愿违,王匡派人报告了盟主袁绍,袁绍因为董卓灭其族在先,不愿意接受议和,所以指使王匡斩杀胡母班等人。

    胡母班本是汉未八厨之一,是天下有贤士,此来主导议和之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时局的需求。

    胡母班死前为王匡留下的书信可以说明,信中胡母班说道“从古至今,那有天下诸侯兴兵进犯京师的,说众诸侯的行为乃是掷鼠忌器,属于不理智之举,董卓挟持幼小的天子做为掩护,众诸侯兴兵讨伐,真能救出天子匡扶汉室吗?此举是否有故意搅乱天下之心了?我等接受天子诏命,前来调停争斗,关东诸郡只是嫉恨董卓,表面上仍然奉行王命,又有何罪,足下将我等拘于狱中,打算杀了我们衅鼓,这是何等悖暴无道之举?我们与董卓是何关系?为何要与他共同承担罪恶的道理?袁绍因痛恨董卓而迁怒于我等,这是何等残酷啊!”喜欢见龙定鼎请大家收藏:

第401章 刺史与太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