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 无忧无律(1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忧的指甲掐进掌心时,正趴在洛阳铲带出的第三捧土前。土色是种发乌的灰,混着细碎的骨渣,凑近了闻,能嗅到股极淡的甜腥味——这是夯土被龙涎香浸润过的特征,通常只在王侯级别的大墓里才会出现。
nbsp“东家,有戏。”旁边的老九用袖子擦了把汗,他的左眼在三年前探一座辽代墓时被机关箭射瞎,只剩个黑洞洞的窟窿,此刻正盯着土堆里嵌着的半片玉衣残片,“看这沁色,至少是东汉的。”
nbsp吴忧没说话,只是将那半片残片捏在手里。玉质是上等的和田白玉,边缘却泛着层诡异的暗黄,像被人用血染过。他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碰到带血沁的东汉玉衣,要么扭头就走,要么……把家伙备齐了。”
nbsp这里是邙山深处的乱葬岗,当地人叫“鬼打墙”,据说晚上走路会绕着圈子回到原点。三天前,一个放羊的老汉在这儿捡到枚错金铜印,印文是“广陵王玺”,转手卖给了古玩街的贩子,消息传到吴忧耳朵里时,那贩子已经暴毙在自家铺子里,七窍流血,像是中了毒。
nbsp“往下再打三丈。”吴忧将洛阳铲递给老九,自己则掏出罗盘。指针在天池里疯狂打转,最后死死钉在西南方向,那里的空气比别处凉了几分,草叶上凝着层白霜,明明是七月流火的天。
nbsp老九刚把铲头往下送,突然“啊”地叫了一声,铲杆剧烈震动,像是勾住了什么东西。两人合力往上拽,竟拉出截生锈的铁链,链环上缠着块腐烂的帛布,上面用朱砂画着个奇怪的符号——是“镇煞符”,东汉方士用来镇压邪祟的。
nbsp“不对劲。”吴忧的脸色沉了下来,“广陵王是汉武帝的侄子,封地在扬州,怎么会葬在邙山?”
nbsp话音刚落,脚下的地面突然往下一陷,两人来不及反应,就顺着裂开的土缝滚了下去。失重感持续了约莫两息,吴忧重重摔在硬邦邦的地面上,幸好被堆软物接住——是些腐烂的丝织品,摸上去还带着丝绸的滑腻。
nbsp老九的惨叫声在耳边响起,他摔在了另一边,正捂着腿呻吟。吴忧摸出狼眼手电,光柱扫过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间耳室,墙壁上的彩绘已经斑驳,画的是车马出行图,马的眼睛却都用朱砂点过,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nbsp“东家,你看这个。”老九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的手电照在墙角,那里堆着十几个陶俑,每个俑的脸都像是用活人模子扣出来的,五官清晰得可怕,眼睛的位置是空的,黑洞洞地对着他们。
nbsp吴忧走近了看,发现陶俑的脖颈处有圈细密的勒痕,像是被人拧断过脖子。他突然想起《汉书》里的记载,广陵王刘胥曾用巫蛊之术诅咒汉宣帝,事发后自杀,按律当挫骨扬灰,根本不可能有如此规格的墓葬。
nbsp“这不是广陵王墓。”吴忧的手电光落在耳室尽头的石门上,门楣上刻着三个篆字——“黄肠题凑”,这是帝王级别的葬制,“有人借了他的名号,藏了别的东西。”
nbsp石门上没有锁,却贴着道黄纸符,符上的朱砂已经发黑,边角卷翘,像是被人撕过又重新粘好。吴忧试着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门缝里透出股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水银的气息。
nbsp“有机关。”老九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指着门两侧的凹槽,“看这形状,得用对应的玉珏才能打开。”
nbsp吴忧的目光落在陶俑旁边的木箱上,箱子没上锁,打开一看,里面铺着层黑绒布,放着两枚月牙形的玉珏,玉质通透,对着光看,里面像是有血丝在流动——是“血玉”,用活人血沁养而成的邪物。
nbsp“这他娘的是邪墓啊。”老九往后退了一步,他混这行几十年,还是头次见用血玉当机关钥匙的,“东家,要不咱们撤吧?”
nbsp吴忧没说话,只是将两枚玉珏嵌进凹槽。严丝合缝,像是天生就该在这里。随着“咔哒”一声轻响,石门缓缓向内打开,一股更浓烈的血腥味涌了出来,还夹杂着女人的笑声,幽幽怨怨的,像是在耳边吹气。
nbsp主墓室比想象中要小,正中央停放着一具石椁,椁盖是整块的青石板,上面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星斗的位置却被人用朱砂涂改过,变成了个诡异的阵法。石椁周围摆着八盏长明灯,灯芯还在微微跳动,发出幽绿的光。
nbsp“灯没灭。”老九的声音发颤,“说明有人比咱们先到。”
nbsp吴忧的手电扫过地面,果然发现了一串新鲜的脚印,鞋码很小,像是女人的。脚印一直延伸到石椁后面,消失在阴影里。他握紧了腰间的工兵铲,缓缓绕到石椁后面,手电光突然照到个蜷缩的人影。
nbsp是个穿着旗袍的女人,背影窈窕,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际。她似乎没听到动静,正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石椁壁上的刻痕,指甲涂着鲜红的蔻丹,在幽绿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nbsp“这位小姐,盗亦有道,这墓我们先盯上的。”吴忧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nbsp女人缓缓转过身,吴忧的呼吸顿时一滞。她的脸美得惊心动魄,却毫无血色,嘴唇红得像是刚喝过血,最诡异的是她的眼睛——瞳孔是纯黑的,没有一丝眼白,正死死地盯着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你们不该来的。”女人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种不属于活人的冰冷,“这里的东西,不是你们能碰的。”
nbsp老九突然“啊”地叫了一声,指着女人的脚。吴忧这才发现,她根本没穿鞋,赤着脚踩在地上,脚印却不是泥土的颜色,而是淡淡的血色,与地面上的脚印完全吻合。
nbsp“是粽子!”老九大喊着往后跑,他说的不是尸体,是行里对邪祟的称呼。
nbsp女人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身影突然变得模糊,像是水波一样荡漾开来。吴忧只觉得一阵风从身边刮过,再回头时,女人已经站在老九身后,苍白的手正掐向他的脖子。
nbsp“小心!”吴忧挥起工兵铲砍过去,铲面结结实实地砸在女人背上,却像打在了棉花上,毫无反应。女人的手依旧往前伸,指尖已经触到老九的皮肤,那里顿时冒出串黑泡。
nbsp千钧一发之际,吴忧想起师父留下的黑驴蹄子,赶紧从背包里掏出来,朝着女人的脸扔过去。黑驴蹄子是糯米喂大的黑驴的蹄子,专克邪祟,砸在女人脸上的瞬间,她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身影变得更加透明,像是要消失。
nbsp“快走!”吴忧拉起老九就往耳室跑,女人的尖叫声在身后回荡,带着怨毒的诅咒。跑到石门处时,吴忧突然注意到石椁壁上刻着几行字,用手电照了一下,是隶书:“汉元康三年,葬广陵王于斯,以巫祝守陵,生生世世,不得擅入。”
nbsp元康三年正是刘胥自杀的那一年。吴忧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里真的是广陵王墓?可史书明明记载他是被草草埋葬的。
nbsp“东家,别管了!”老九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脖子上的黑泡已经开始溃烂,“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nbsp吴忧只好跟着他往耳室跑,刚跑到陶俑旁边,就听见身后传来石门关闭的声音,女人的笑声却越来越近,像是就在耳边。他突然想起那些陶俑,抓起一个就往身后扔去,陶俑落地的瞬间,笑声戛然而止。
nbsp两人连滚带爬地冲出耳室,顺着来时的土缝往上爬。爬到地面时,天已经黑了,乱葬岗上的磷火比来时多了不少,明明灭灭的,像是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们。
nbsp老九瘫在地上,脖子上的溃烂越来越严重,已经蔓延到胸口。吴忧赶紧掏出师父留下的糯米和墨斗线,往他伤口上敷,糯米接触到黑泡,立刻冒起白烟,发出滋滋的声响。
nbsp“东家,我怕是不行了。”老九的声音越来越弱,他从怀里掏出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塞到吴忧手里,“这是……我在耳室捡到的,看……看上面的字……”
nbsp吴忧打开油布,里面是块残破的竹简,上面用小篆刻着几行字:“王薨,秘不发丧,以黄肠题凑葬于邙山,藏金缕玉衣于椁中,令巫女世代守陵,待……”后面的字已经模糊不清。
nbsp原来广陵王的墓葬是秘密迁移的,还藏了金缕玉衣。吴忧的心脏猛地一跳,金缕玉衣是汉代最高规格的殓服,价值连城。但他看着老九痛苦的样子,心里却只有寒意。
nbsp“别说话,我带你去医院。”吴忧想背起他,却发现老九的身体已经开始僵硬,皮肤变得像陶俑一样冰冷。
nbsp老九突然抓住他的手,眼睛里的神采瞬间消失,只剩下纯黑的瞳孔,和那个女人一模一样:“她……她要出来了……”
nbsp话音刚落,老九的头猛地向后拧去,脖颈处发出“咔嚓”的脆响,竟像那些陶俑一样被拧断了脖子。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吴忧手里的竹简,嘴角咧开一个诡异的笑容。
nbsp吴忧吓得后退一步,狼眼手电的光柱扫过四周,乱葬岗上的磷火突然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女人的轮廓,正缓缓向他走来。旗袍的下摆拖在地上,留下一串血红色的脚印。
nbsp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抓起竹简就往山下跑。身后的笑声越来越近,像是有无数只冰冷的手在拉他的衣角。跑到山脚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只见乱葬岗的方向亮起一片幽绿的光,像是整个墓地都活了过来。
nbsp回到市区的出租屋时,天已经蒙蒙亮。吴忧把自己锁在屋里,用墨斗线在门窗上都画了符,这才瘫坐在地上,看着手里的竹简和那半片玉衣残片。
nbsp广陵王墓里的秘密显然不止金缕玉衣那么简单,那个守陵的巫女,那些诡异的陶俑,还有老九的死,都透着股说不出的邪性。他突然想起师父的另一句话:“有些墓,是死人设下的陷阱,等着活人往里跳。”
nbsp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吴忧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像是用指甲刮过玻璃:“把你从墓里带出来的东西送回来,不然……下一个就是你。”
nbsp电话挂断了,听筒里只剩下忙音。吴忧握紧了手里的竹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这件事还没结束,那个穿着旗袍的女人,那个藏在邙山深处的秘密,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nbsp窗外的天渐渐亮了,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光柱,里面漂浮着无数尘埃。吴忧看着那些尘埃,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它们一样,被卷入了一场无法掌控的漩涡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他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箱子,里面是师父留下的装备:洛阳铲、工兵铲、黑驴蹄子、糯米、墨斗线,还有一本泛黄的《葬书》。他翻开《葬书》,扉页上是师父的字迹:“凡盗墓者,见利不忘义,遇邪需存勇,方可全身而退。”
nbsp吴忧合上《葬书》,眼神渐渐变得坚定。他不能就这么算了,老九不能白死,那个墓里的秘密,他必须查清楚。
nbsp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那是古玩街一个专门研究汉代历史的老头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吴忧深吸一口气,说道:“张教授,我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广陵王刘胥的事情……”
nbsp电话那头传来张教授疑惑的声音,吴忧一边听着,一边看向窗外,阳光已经洒满了房间,却驱不散他心里的寒意。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再次踏上前往邙山的路,而这一次,他面对的将是更加诡异的邪祟,更加危险的陷阱。
nbsp路还很长,很长……
nbsp张教授的书房弥漫着旧书和檀香混合的味道,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泛黄的古籍上投下菱形的光斑。老头戴着老花镜,手指在《汉书·广陵王传》上划过,指甲修剪得整齐,指节处有长期握笔留下的厚茧。
nbsp“刘胥自杀后,国除,葬于广陵郡城外,也就是现在的扬州邗江。”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的光遮住了眼底的神色,“正史里写得明明白白,怎么会跑到邙山?”
nbsp吴忧将竹简残片推到他面前,墨色的小篆在阳光下泛着青光。张教授的呼吸顿了顿,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捏起残片,指尖在“黄肠题凑”四个字上反复摩挲,突然抬头:“这字……是东汉宫廷书吏的笔法,假不了。”
nbsp“那守陵巫女呢?”吴忧追问,眼前又闪过那个旗袍女人纯黑的瞳孔。
nbsp老头的脸色沉了下去,从书架深处抽出个蓝布封皮的抄本,封面上写着“邙山异闻录”。书页翻动时扬起细小的灰尘,他指着其中一页说:“汉武帝时期流行‘巫蛊守陵,选童女用秘药炼制,让她们失去神智,只认玉珏为令,生生世世守着陵墓。”
nbsp抄本上的插画线条粗糙,画着个穿汉服的女子,指甲细长如钩,正跪在石椁前,头顶悬着枚月牙玉珏——与吴忧从墓里带出的血玉一模一样。旁边注着行小字:“守陵者,身中蛊毒,昼伏夜出,以生人精血续命。”
nbsp吴忧的后背泛起寒意。这么说,那个旗袍女人不是邪祟,是被蛊毒控制了的守陵人?可她穿的明明是民国旗袍,这又怎么解释?
nbsp“这抄本是谁写的?”他指着书页角落的印章,是个模糊的“陈”字。
nbsp“陈景元,清末民初的考古学家,据说他年轻时挖过邙山的汉墓。”张教授叹了口气,“可惜十年前他在研究所突然失踪,只留下这些抄本,有人说他是被墓里的东西缠上了。”
nbsp吴忧突然想起那个陌生电话,沙哑的声音像是砂纸磨过木头。难道是陈景元?可他失踪时已经七十多岁,按年龄算现在早该不在人世了。
nbsp“您知道金缕玉衣的事吗?”吴忧换了个话题,目光落在抄本里另一幅画上,画中石椁打开,里面躺着具覆盖玉衣的尸体,玉片缝隙里渗出暗红色的液体。
nbsp张教授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起身关上门,压低声音说:“传言刘胥的玉衣上镶着块‘镇魂玉,能镇压墓里的邪祟。但我怀疑……那根本不是镇魂,是养邪。”他翻开《后汉书·方术列传》,指着其中一段,“东汉方士有种邪术,用活人血浇灌玉石,再让巫女的魂魄附在上面,能让人死而复生。”
nbsp吴忧的心猛地一沉。如果真是这样,那广陵王的墓根本不是墓葬,是个养邪物的容器。那个守陵巫女,恐怕就是被镇魂玉控制的傀儡。
nbsp离开张教授家时,暮色已经漫过街角的槐树。吴忧刚走到巷口,就看见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露出张布满皱纹的脸,正是古玩街那个卖铜印的贩子的邻居,姓李,之前吴忧向他打听过失事的贩子。
nbsp“吴先生,有人让我把这个给你。”老李递过来个牛皮纸信封,眼神躲闪,“他说……你看了就知道。”
nbsp信封里装着张老照片,泛黄的相纸上是群穿民国军装的人,站在一座打开的石椁前,为首的军官手里捧着件金缕玉衣,玉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照片背面写着行字:“民国二十三年,邙山广陵王墓,陈景元记。”
nbsp吴忧的目光落在照片角落里,一个穿旗袍的女人正站在石椁旁,侧脸的轮廓与他在墓里见到的那个女人一模一样!
第2006章 无忧无律(1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