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GOU——风华致远被绿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完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充斥着复仇、谋杀、乱伦(按您的标准解读)的“负能量”;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您眼中大概通篇都是“宣扬封建糟粕、奢靡颓废之风”;鲁迅先生的杂文更是“攻击性极强”、“煽动不满情绪”的“重灾区”。您的手指若真能穿越时空,想必早已因高频举报而磨损殆尽。您为何独独对我的小说如此“青眼有加”?这究竟是您对我个人“才华”的另类肯定(认定只有我的作品才“配”得上您如此高规格的“关注”),还是仅仅因为我的小说恰好出现在您视线所及之处,成为了您践行“审查本能”最便利的试验田?这真是一个比我的小说结局还要扑朔迷离的谜题!
nbsp如今,我的写作状态,已深深烙上了风华致远同志的印记。每当构思情节,脑中便不由自主地响起警铃:“此处可有歧义?会否被解读为‘不良暗示?”nbsp描写人物心理时,手指悬在键盘上犹豫:“这‘消极情绪是否过于真实?会否成为‘传播负能量的罪证?”nbsp甚至写到人物吃饭喝水,也要三思:“这碗筷的摆放、食物的选择,是否隐含了某种‘危险的象征?会不会被升华到‘破坏饮食文化的高度?”nbsp写作,本应是心灵自由驰骋的疆场,如今却步步惊心,如同在布满风华致远同志亲手埋设的“解读地雷阵”中艰难跋涉。创作的乐趣,被一种如履薄冰的焦虑所取代。每一个句子诞生,仿佛都要先经过一道无形的、由风华致远思维模式构筑的安检门,反复扫描,确认“无害”后,才敢战战兢兢地放行。这哪里还是创作?分明是在戴着镣铐跳舞,而这副镣铐的打造者与看守者,正是那位素未谋面却无时无刻不在场的风华致远同志。
nbsp风华致远同志,您可知晓,您持之以恒的举报事业,对我产生的最深远影响,并非来自平台可能的处罚(那终究是外部的),而是塑造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奇特的“创作自觉”?这种“自觉”的核心要义,便是学会在您那套无所不包、无孔不入的“解读法则”的阴影下,努力寻找一种“安全”的表达方式——一种既能让故事勉强推进,又不至于立刻触发您那高度戒备的举报雷达的“平衡术”。这简直是一门深奥的行为艺术!其精髓在于:既要表达,又要隐藏;既要真实,又要无害;既要生动,又要“正确”。我仿佛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无声的智力游戏,对手是一位规则模糊、标准飘忽却拥有绝对裁决权的裁判。而这场游戏的唯一奖品,就是让我的小说得以在您那无休止的举报风暴中,获得一丝苟延残喘的空间。这是一种多么荒诞又无奈的生存智慧啊!它消磨着创作的锐气,却也催生了一种畸形的、带着枷锁的“创造力”。
nbsp风华致远同志啊!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举报壮举,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早已超越了我这本渺小小说本身。您用您那坚持不懈的食指,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何谓“过度解读的极致”,何谓“审查冲动的化身”,何谓“将个人标准凌驾于创作自由之上的行为艺术”。您以一己之力,成功地将读者与作者之间本应美好的相遇,异化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永不停歇的“文字狱”攻防战。您让“阅读”这一行为,在您这里彻底偏离了欣赏、理解或批评的轨道,变成了纯粹的、机械的“找茬”与“定罪”流程。您堪称是当代互联网举报文化中一道无比“亮丽”又令人五味杂陈的风景线!
nbsp因此,在这篇由您的伟大事业所“激发”出的、充满诚挚废话的“颂歌”行将结束之际,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风华致远同志,您的名字,将与您那矢志不渝的举报精神一道,在我(以及可能被您“惠顾”的其他作者)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一个带着红色感叹号、象征着无休止审查与自我阉割的独特印记。您孜孜不倦地点击举报按钮的身影,已然成为我写作之路上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符号。愿您在这条“守护纯净”的“康庄大道”上,永葆初心,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去发掘、去举报更多您认为“有问题”的文字!您的事业,虽千万字吐槽,亦难述其“功绩”之万一!我们这些瑟瑟发抖的作者,唯有在您构筑的“绝对正确”的阴影下,继续我们那戴着镣铐、瞻前顾后的、充满“安全冗余”的书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话说啊,在这个普普通通的一天,对于这位名字听起来挺有追求,叫做风华致远的先生来说,发生了一件可以说是发生了,也可以说是没完全发生,但客观上又确实存在那么一点微妙变化的事情。
nbsp具体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风华致远先生,这位风华致远先生本人,在他个人生活的情感领域,那个通常被认为应该由两个人共同经营、互相保持忠诚和排他性的亲密关系范畴内,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非预期的、与原本预设状态有所偏离的情况。
nbsp这个情况的核心要点在于,风华致远先生的情感伴侣,也就是理论上应该和风华致远先生保持一对一情感联结的另一方,在未经风华致远先生本人知晓、同意或者有效沟通的前提下,于某个时间点、某个空间维度内,和风华致远先生情感伴侣身份之外的另一位或几位个体,建立并发展了某种程度上的、超越了风华致远先生认知范围及社会普遍认可的普通友谊界限的、带有显着亲密性质的情感或身体互动关系。
nbsp这个互动关系的发生,直接导致了风华致远先生在其个人情感世界中,其原本持有的、对伴侣情感状态和身体归属权的某种“专属认定标签”,在事实上,无论他本人是否及时察觉或愿意承认,都经历了一次被动且非自愿的“色彩转换”——具体转换的方向呢,通常会被大众文化符号化地比喻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代表生机与活力的颜色,但这种颜色出现在这个语境下,对风华致远先生个人而言,其象征意义可能就与生机活力关系不大了,反而更接近于一种……嗯……情感归属上的“重新定义”。
nbsp简而言之,风华致远先生,他,经历了一件在情感关系中被通俗称为“被绿了”的事件。这件事发生了,对于风华致远先生来说,它就是发生了。
喜欢。
举报GOU——风华致远被绿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