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章 太学学子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论什么政策,一般在颁布之初都是好的。

    结果如何,只能慢慢实行,慢慢看。

    其实对于人才选拔,夏侯献心中还有一个想法。

    在汉献帝时期,刘协曾一度复兴太学。

    选才方式是依科举才,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这和曹丕设得太学比较相似。

    但不同的是,刘协不许旁人推荐,只允许长委农野的寒门子弟应试。

    只不过曹操的出现,让其戛然而止。

    被曹操诛杀的议郎赵彦,便是那次“科举临时试行版”里选出的人才。

    夏侯献知道,为了制衡朝堂和防止士族做大甚至形成门阀,日后这种类似的人才录用之博弈是少不了的。

    但目前暂时不能步子迈得太大,以免遭到反噬,不可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摸索。

    ................

    洛阳,太学。

    “稚伯兄....你说苏博士(苏林)今年都八十岁了,怎么还在太学教书?”

    课余间,太学学子司马炎凑到秦秀身旁问道。

    秦秀放下手中狼毫,笑着说:

    “这你就不懂了吧,苏博士以前可是做过高官...给事中、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直到黄初年后才迁为博士。”

    “原来苏博士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说句不中听的,如若你以后仕途不顺,那也许苏博士便是你这辈子能接触到最大的人物了。”

    “啊?我以后仕途不顺...那可怎么办啊。”司马炎陷入了迷茫。

    “哈哈,戏言尔....令尊是荆州刺史,祖父是前任太傅,叔祖父又是尚书令,安世要是仕途不顺,这大魏就没人能顺了。“

    “噢,说的也是!”司马炎回过味来。

    秦秀继续道:“对了,我记得苏博士还为文皇帝解释过汉魏传承之关系: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于行运,会于尧舜授受之次。”

    “苏博士确实是德高望重之人,我只是觉得他一把年纪了,应该安享晚年生活的。”

    司马炎感叹一句,却是问道:“稚伯兄以后想做什么官?”

    秦秀想了想道:“我嘛...我想做博士,就在这太学教书育人。”

    “好志向!”司马炎为人宽厚,虽然他并不想拘泥于这一方之地,但他对他人的选择都由衷地表示鼓励。

    秦秀是大将军秦朗之子,秦朗三十多岁才有儿子,可谓是宠得不行。

    不过秦秀并未长歪,他十八岁便通得两经,做了文学掌故。

    其实他本可靠父亲的一句话就能出仕,但秦秀还是想亲自试试太学这条路到底如何。

    按照计划,等他两年后通三经后,便可补阙太子舍人。

    不过如今天子年幼,太子根本没影,魏沿汉制,太子阙位则隶属少府。

    “话说....安世你家世这么好,而且我看你对老师讲的经学兴趣寥寥,为何还要坚持来呢?”秦秀问道。

    司马炎叹气:“家父说,这是响应丞相号召,让大族子弟多来太学沉淀,不要总指望着靠乡评。”

    秦秀低头思忖,他之所以主动来太学进修,是有自己的考虑。

    他跟面前的司马安世可比不了,人家不好好念书,只能回乡定个高品咯。

    而自己却不同。

    自家阿父虽然身居高位,秦家又是贵胄。但实际上,在九品中正制下,秦家子弟在原郡几乎得不到高品评级,只能靠着宗族在洛阳的势力,勉强安排子弟。

    长此以往下去是不行的,阿父秦朗一旦不在了,秦家树倒猢狲散。

  &n

第526章 太学学子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