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3章 七座并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忠点点头,他觉得自家阿父文武双全,什么都好,就是对这种事情不太敏感。

    “梁国初立,目前受封的基本都是梁公近臣....但那些边缘之臣或是初出茅庐的士子想要晋升,在资历与功绩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去攀附诸位公子。”

    “早立世子有利于安定人心,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何况淼公子足智多谋,颇有父风且是嫡长,不立世子那才奇怪吧。”

    “嗯....确实如此。”邓艾回想着方才的内容,口中评价道:

    “桓元则虽不是梁公元从,但自梁公正始之初开府以来便多有走动,而且梁公能走到今日,他多有功劳,论资历当得起首相一职。”

    “傅兰石、孙德达二人亦是幕府心腹,也都在台阁任职多年,他二人为左右相,执掌尚书省和门下省可谓是得心应手。”

    邓艾又如此评价一句接着说道:

    “至于这三相三省其实与此前无二,三相分别领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三省之中,中书定策,尚书收入,门下发出。”

    “不过倒是比起旧制,权责更为清晰一些。而且三相皆有实权,不是名誉之位,从而能有效制衡各省,不至于尚书省一家独大,中书门下沦为清贵。”

    “三相相互制衡,至少现任的三相彼此不太可能穿一条裤子吧。”

    “大人所言极是。”邓忠道。

    “你继续说。”邓艾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唯。”邓忠继续道,“三省之下设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民部、工部、刑部,各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

    “嗯...”邓艾摩挲着下巴,“这与此前的尚书五曹类似吧。”

    “是的。”

    邓忠大致陈述了一下六部职能。

    邓艾听完后,缓缓道:

    “吏部对应吏曹尚书,掌管官员迁调。”

    “兵部对应五兵尚书,掌军官选任与军队训练。”

    “民部对应左民尚书,掌户籍、税赋,财政。”

    “工部对应客曹尚书,但也不尽然。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似乎还分掌了匠作寺的职能。”

    “礼部也是如此。”邓忠道,“应当是分掌了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的职权。”

    “对。”邓艾沉声道,“那这新设的刑部便是分割了廷尉卿的职权。”

    “不过梁国还是保留了九卿,六部尚书只是分管一部分事务。”

    邓忠作了补充,说完他又故作神秘道:

    “大人,接下来儿要说的可是重中之重了。”

    邓艾迫不及待地摆手:“速速讲来。”

    “除三省六部之外,又设御史台、靖安司、枢密院、度支府,并称四台。”

    “御史台掌监察、弹劾官员,为京兆杜陵杜恕所领。”

    “靖安司掌国都戍卫、治安、敌国情报等务,为河东平阳贾充所领。”

    “枢密院掌兵马调度,为东海郯城王松所领。”

    “度支府掌财政收入和支出和整理官员的俸禄分配,为范阳涿县卢钦所领。”

    三省六部,四台?

    如果说三省六部只是以现有官制的演变,还在意料之内,但多出来的这四台便是真的新鲜玩意了。

    “三省与四台于许昌设七座,如遇国主外出不能理事、国主年幼等,七座并论,可暂决国事。”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533章 七座并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