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大将军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陆逊手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备派遣吴班、冯习率领四万精兵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

    吴班、冯习彼此呼应在巫地先后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姊归。

    为防止大魏乘机袭击,刘备还派镇北将军黄权率一军驻扎长江北岸,又派遣昭文将军伊籍带细作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求和未果只得奋起应战,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东吴兵马大都督。

    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孙桓等部共十五万军抵御蜀军;同时派遣吕范北上结好曹操,以避免两线作战。

    蜀刘兵势甚大,孙权只调拨来了十五万兵马,其中的七万乃是荆州投降守军,实质孙权仅调拨给了他不足八万兵甲。

    面对这种情况,陆逊仔细分析了双方的兵力、士气及地形诸多条件,随之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

    吴军只能采取了骄敌退兵策略,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

    诸多武将自然不赞同他的说法,于是陆逊只得耐心说服并奏请孙权的支持,随后孙权赐下宝剑一柄以镇军心。

    刘备大军气势如虹,一日推进百余里。

    陆逊率军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

    然后陆逊严令不准再退,转为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

    自此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全部留给了蜀军。

    此间陆逊也是饱受重压的,东吴声讨质疑之声一直都是涛潮不绝。

    可是,陆逊依旧坚守不战、避蜀锋芒,最后刘备大军推进愈来愈慢,直至演变成了对峙局面。

    刘备命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

    次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

    此时,蜀军已经深入吴境三百多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于是大军东进的势头骤然停顿下来。

    在吴军扼守要塞、坚守不出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大营寨。

    期间刘备为调动陆逊出战,命令前部都督张南,率部分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孙桓乃是孙权侄儿,所以吴军将军纷纷要求出兵救援。

    但陆逊深知孙桓深得士众之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分兵援助。

    刘备围点打援的计谋不成,随后又先后设计多谋,欲引陆逊出兵。

    但陆逊非常沉得住气,就是不予理睬。

    蜀军远征,战线纵深拉的过长导致补给困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至于蜀军锐气渐失、斗志涣散松懈。

    夏日酷暑难耐、刘蜀大军取水困难,抱怨哀声此起彼伏。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令水军舍舟移驻岸上、命大军将军勇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到秋后再行发动进攻。

    于是,出现了蜀汉大军安营扎寨连绵七百余里以避暑热。

    刘备移营之时,东吴诸将在程普、韩当几名老将带领下请命相袭。

    

第224章 陆逊手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