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城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那是……小姨阳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间,暑气日盛一日。

    nbsp皇帝拓跋焘虽仍滞于阴山,却并未忘记养母窦太后的生祭。

    nbsp他特下诏书,命太子拓跋晃代其前往崞山(1),拜祭太后陵寝,以尽孝思。

    nbsp随行护驾与参与祭礼的,皆是朝中重臣与太子的心腹:都官尚书李云从负责行程护卫与仪仗安全;南部尚书陆丽精通礼仪典章,负责主持祭奠流程;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则统领随行禁军,确保万无一失。

    nbsp出发前夜,武威公主府内,李云从抱着刚刚两个月大、粉雕玉琢的女儿李葭月,久久不舍得放下。

    nbsp小葭月似乎也感知到父亲要远行,咿咿呀呀地,挥动着藕节般的小手,黑葡萄般的眼睛望着父亲。

    nbsp拓跋月产后恢复得极好,面色红润,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疲惫。

    nbsp她为李云从亲自整理一应出行之物,轻声嘱咐:“崞山路途虽不算遥远,但山道崎岖,你定要万事小心。太子安危系于你身,陆尚书、长孙尚书亦是国家栋梁,不容有失。”

    nbsp李云从将女儿递还于乳媪,转身握住拓跋月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柔:“月儿放心,我自有分寸。倒是你与葭月,在家要好生休养。府中护卫我已再三叮嘱过,定会护你们周全。”

    nbsp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那道懿旨之事,你已尽力,余下的便看天意罢。切勿过于劳神。”

    nbsp拓跋月点了点头,将脸轻轻靠在他胸膛前。

    nbsp翌日,仪仗队伍浩浩荡荡离开平城,向崞山行进。

    nbsp一路上,太子拓跋晃沉默寡言,似沉浸在对窦太后的追思之中。

    nbsp李云从与陆丽、长孙渴侯则不敢有丝毫怠慢,安排宿卫,巡查道路,确保行程顺畅安全。

    nbsp隔日,队伍抵达崞山。

    nbsp但见山势巍峨,林木苍翠,窦太后的陵寝依山而建,规模虽不及皇家陵园宏大,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与太后遗言中所求的宁静高远相契合。

    nbsp祭奠仪式由陆丽主持,依礼而行,庄重而虔诚。

    nbsp太子拓跋晃亲自上香、奠酒、诵读祭文,言辞恳切,追述太后慈爱、明理之美德,感念其抚育至尊、慈爱后辈之恩泽。随行众人皆屏息静气,神情哀戚。

    nbsp仪式毕了,众人并未立刻离去。

    nbsp立于陵前,极目远眺,但见群山起伏,云雾缭绕,天地开阔。

    nbsp陆丽不禁感慨道:“昔日太后巡幸至此,曾言‘此山之上,于我而言乃是安息之所。如今观之,太后确有远见。远离朝堂纷扰,独享这山河壮丽,好不清净自在。”

    nbsp长孙渴侯亦点头附和:“太后一生贤德,不恋权位,临终之言更是深明大义,顾全皇室体统,令人感佩。”(2)

    nbsp李云从沉默地望着远处山峦,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nbsp他想起拓跋月转述的、太后教育她的懿旨,更觉这位老人可敬可叹。她本是罪臣家眷,一生居于后宫,却能超越个人之得失,窥见制度之残忍,并试图改变,这份胸怀实是宽广。

    nbsp太子拓跋晃久久伫立,半晌才缓缓道:“太后慈训,孤不敢忘。为君者,当时刻以江山社稷、百姓福祉为念,亦当存仁孝之心,顾念人伦常情。”

    nbsp他的话,似乎另有所指,或许也想到了太子妃那未知的命运。

  &nb

第二百五十六章 那是……小姨阳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