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6章 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乡绅势力因为能让家里的孩子读书而坐大。

    孩子做官之后又能反哺家里,让更多的族中子弟读书出仕。

    慢慢的,他们就会演变成汉唐时期的世家门阀?

    好像也说不过去。

    宋朝好歹也有三百年国祚,咋就没出现什么有名的门阀世家?

    不对。

    宋朝是三百年国祚没错,但是以靖康耻为分界线的话,宋朝就等于是前一百五十年,后一百五十年,说是两个朝代也没什么问题。

    经历过黄巢拿着族谱点名杀戮之后,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好像还真不足以培养出像样儿的门阀世家。

    哪怕有那么点儿苗头,后来也被胡元给打断。

    再然后就到了咱老朱。

    想到这儿,朱皇帝便望着杨少峰问道:“你说的是世家门阀?”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小婿要说的是,科举。”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皇帝不禁再一次陷入了懵逼的状态。

    科举。

    科举现在不是已经废除?

    虽然现在每年都还有春闱和秋闱,但这只是应急的法子,等再过上几年,科举就会被彻底废除。

    想着想着,朱皇帝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终于让咱找到科举的毛病了!

    同样的,也终于让咱找到那些乡绅士绅的命门了!

    朱皇帝黑着脸说道:“科举取代了举孝廉,但是读书的成本终究太高,高到普通百姓难以承担,最后能考上科举的,始终还是那些人,所以,刚刚你才说事关大明江山社稷。”

    杨少峰微微点头,朱皇帝又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分析。

    “咱废了科举,但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又不得不继续开恩科,而在十年的恩科当中,起码还要招收三千个进士。”

    “而在这三千个进士当中,可能会有两千多个都是出身于乡绅、地主、豪强的读书人。”

    “十年之后,官场上最起码会有两千多个这样儿的官老爷。”

    “而咱们大明却只有一千来个县,这些人势必会有一部分进入朝堂。”

    “从朝堂到地方,这些人的影响力加一块儿,会大过咱这个皇帝。”

    “你想说的是这个?”

    杨少峰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周敬心他们那一批进士,老登很可能已经彻底停掉科举,改为举荐制。

    敲黑板,这里面有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

    在原本的历史上,老登头一年停掉科举,第二年就有个知县老爷开始在地方上搞社学。

    到了洪武八年,老登更是直接下诏,要求整个大明都“广建社学”。

    十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科举重开。

    注意这中间的跨度。

    十年。

    十年寒窗。

    也就是说,老登因为对第一次恩科取仕的结果不满意,所以停了科举,然后又推广社学,十年后再重新开科取仕。

    这十年的时间,就是给那些普通百姓家里,能够进入社学读书的孩子们的成长时间。

    可惜,再好的计策,也照样都能玩出花儿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726章 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