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代掌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四章 蜃楼高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海雾轻拢月弯/浪叠白玉滩/星垂贝阙雕栏

    鲛绡帐暖夜未残

    我慵展/浮生半日闲/笑数潮信几度还

    霓裳翩/翩不过因果浅/酹沧渊

    君不见我逐浪翩翩

    君不见我踏歌绵绵

    君不见我笑饮千杯恩仇淡

    君不见我斩断红线

    君不见我焚尽诗卷

    君不见半阙残笛伴云眠

    忽见银澜/吞尽尘世忧愁敛/蜃楼为谁流转

    今朝又换新颜

    我长歌/振袖扫花霰/惊起鹭影两三片

    拾珊瑚/蘸霞色写偈言

    忘何年

    ”

    江枫初闻此曲,心神不由为之所夺,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一时间,什么宗门大业、修行大道、红尘欲念、“每日在纵横更新”,都变得无足轻重。他忽然觉得,若能加入其,逍遥自在过完此生,倒也不错。

    好在他本不通音律,身边佳人也只有晏殊佳略懂一二,故此这恍惚之感转瞬即逝,他登时警醒,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定了定神,他伫立云头,细观山间道宫。此刻前来求见仙翁的修士们已纷纷收起各色手段,在那通往道宫的狭窄甬道上

    十六名身着素白道袍的修士分列两侧。八男八女,个个肃然而立,宛如石像。江枫不想引人注目,悄然收起骨翼,在队伍最末。

    待细看这些接引修士,却见男修们相貌平平,既无仙风道骨之姿,亦无超凡脱俗之态;女修们亦是人之姿,素面朝天,毫无粉饰,甚至有相貌粗俗者混杂其。这般景象,与众人想象的仙家气象相去甚远。队伍不少人面露讶色,随即又显出几分愧色。就连江枫也不禁暗忖:原以为这“玉函仙翁”不过是借解救世人之名,行敛财享乐之实,必是锦衣玉食、美人环绕。如今看来,倒真有几分济世之心。

    队伍几位衣着华贵的修士更是神色一松,心想连这般平凡之人都能在此得到指点,自己岂不是更有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艘船上,除去水手和船长,共有二十三名修士。其自然也包括那位卖茶女,不过从她与水手们熟稔的交谈来看,她更像是常年往返这条航线的商贩,而非真正前往仙岛求道的修士。

    甲板上的修士们神态各异:

    有人沉默不语,蜷缩在阴暗无人的角里闭目沉思,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有人怀抱造型古怪的坛鼎,口念念有词,时而虔诚祈祷,时而如痴如醉;更有剑修独自立于船首,偶尔舞动长剑,横眉冷对,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气。只有少数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谈笑风生,或静听他人讲述,神情轻松自在,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旅人。

    航程过半,甲板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所有修士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但见海天相接处,一座仙岛竟凭空浮现。云雾缭绕间,琼楼玉宇若隐若现,金檐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霞为幔,碧波为阶,宛如仙境。

    “那……那就是银澜仙岛吗?”原本蜷缩在角的修士猛地跳起,一把抓住身旁的水手追问,眼竟噙着泪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没错,那就是银澜仙岛。”水手点头道,“你们要找的‘玉函仙翁就在这岛上设坛讲法,为人指点迷津。”

    “不是说还有半日航程吗?”有清醒之人质疑道。

    “银澜仙岛如海市蜃楼,何时出现全看缘分。”水手解释道,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不过只要船上有求仙问道者,船行至这片海域时,最多半日必能得见。可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天天在这附近航行,也永远无缘得见仙翁真容。”他说着叹了口气,“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仙人,明明已经长生不老,享尽人间富贵,还能有什么烦恼。”

    水手的喟叹抱怨并未引起修士们的共鸣。仙凡殊途,各有各的执念。眼见仙岛现世,心急的修士已祭出飞剑,化作流光直奔仙岛而去。江枫也按捺不住,正愁没有飞行法器时,背后突然传来异动,那对苍白骨翼再次展开,随着一阵劲风呼啸,他已腾空而起,转瞬间就将先出发的几人远远甩在身后。

    “呵,倒是小瞧了他,”大船的甲板之上,李芸远远遥望众人远去的身影,第一时间便瞥见了甚是扎眼的江枫,撇了撇嘴,眼闪过一丝不屑,“也不知把灵石藏在哪里了,连个灵茶都舍不得买,这么扣门,还去仙岛做什么?”

    那如悬浮半山耸立的仙岛越来越近,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暖湿,与海上的腥臊截然不同,更有一种花香沁人心脾,无不舒畅。灵雾缭绕间,可见仙鹤衔芝,玄鹿饮涧,奇花异草摇曳生辉,每一片叶尖都坠着灵气凝练而出的水滴。数名白衣修士踏空而来,似为早得到讯息,接引众人入岛,袖袍翻飞间,剑气如虹;又听得有人在亭台之观海抚琴,弦音荡开时,半山上的云雾绽出朵朵青莲,歌声清越悠扬,让人不禁想象歌者定是位绝世佳人。

    声声入耳的歌声如清泉般浸透识海,直入心扉:

    “

    海雾轻拢月弯/浪叠白玉滩/星垂贝阙雕栏

    鲛绡帐暖夜未残

    我慵展/浮生半日闲/笑数潮信几度还

    霓裳翩/翩不过因果浅/酹沧渊

    君不见我逐浪翩翩

    君不见我踏歌绵绵

    君不见我笑饮千杯恩仇淡

    君不见我斩断红线

    君不见我焚尽诗卷

    君不见半阙残笛伴云眠

    忽见银澜/吞尽尘世忧愁敛/蜃楼为谁流转

    今朝又换新颜

    我长歌/振袖扫花霰/惊起鹭影两三片

    拾珊瑚/蘸霞色写偈言

    忘何年

    ”

    江枫初闻此曲,心神不由为之所夺,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一时间,什么宗门大业、修行大道、红尘欲念、“每日在纵横更新”,都变得无足轻重。他忽然觉得,若能加入其,逍遥自在过完此生,倒也不错。

    好在他本不通音律,身边佳人也只有晏殊佳略懂一二,故此这恍惚之感转瞬即逝,他登时警醒,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定了定神,他伫立云头,细观山间道宫。此刻前来求见仙翁的修士们已纷纷收起各色手段,在那通往道宫的狭窄甬道上

    十六名身着素白道袍的修士分列两侧。八男八女,个个肃然而立,宛如石像。江枫不想引人注目,悄然收起骨翼,在队伍最末。

    待细看这些接引修士,却见男修们相貌平平,既无仙风道骨之姿,亦无超凡脱俗之态;女修们亦是人之姿,素面朝天,毫无粉饰,甚至有相貌粗俗者混杂其。这般景象,与众人想象的仙家气象相去甚远。队伍不少人面露讶色,随即又显出几分愧色。就连江枫也不禁暗忖:原以为这“玉函仙翁”不过是借解救世人之名,行敛财享乐之实,必是锦衣玉食、美人环绕。如今看来,倒真有几分济世之心。

    队伍几位衣着华贵的修士更是神色一松,心想连这般平凡之人都能在此得到指点,自己岂不是更有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艘船上,除去水手和船长,共有二十三名修士。其自然也包括那位卖茶女,不过从她与水手们熟稔的交谈来看,她更像是常年往返这条航线的商贩,而非真正前往仙岛求道的修士。

    甲板上的修士们神态各异:

    有人沉默不语,蜷缩在阴暗无人的角里闭目沉思,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有人怀抱造型古怪的坛鼎,口念念有词,时而虔诚祈祷,时而如痴如醉;更有剑修独自立于船首,偶尔舞动长剑,横眉冷对,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气。只有少数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谈笑风生,或静听他人讲述,神情轻松自在,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旅人。

    航程过半,甲板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所有修士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但见海天相接处,一座仙岛竟凭空浮现。云雾缭绕间,琼楼玉宇若隐若现,金檐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霞为幔,碧波为阶,宛如仙境。

    “那……那就是银澜仙岛吗?”原本蜷缩在角的修士猛地跳起,一把抓住身旁的水手追问,眼竟噙着泪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没错,那就是银澜仙岛。”水手点头道,“你们要找的‘玉函仙翁就在这岛上设坛讲法,为人指点迷津。”

    “不是说还有半日航程吗?”有清醒之人质疑道。

    “银澜仙岛如海市蜃楼,何时出现全看缘分。”水手解释道,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不过只要船上有求仙问道者,船行至这片海域时,最多半日必能得见。可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天天在这附近航行,也永远无缘得见仙翁真容。”他说着叹了口气,“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仙人,明明已经长生不老,享尽人间富贵,还能有什么烦恼。”

    水手的喟叹抱怨并未引起修士们的共鸣。仙凡殊途,各有各的执念。眼见仙岛现世,心急的修士已祭出飞剑,化作流光直奔仙岛而去。江枫也按捺不住,正愁没有飞行法器时,背后突然传来异动,那对苍白骨翼再次展开,随着一阵劲风呼啸,他已腾空而起,转瞬间就将先出发的几人远远甩在身后。

    “呵,倒是小瞧了他,”大船的甲板之上,李芸远远遥望众人远去的身影,第一时间便瞥见了甚是扎眼的江枫,撇了撇嘴,眼闪过一丝不屑,“也不知把灵石藏在哪里了,连个灵茶都舍不得买,这么扣门,还去仙岛做什么?”

    那如悬浮半山耸立的仙岛越来越近,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暖湿,与海上的腥臊截然不同,更有一种花香沁人心脾,无不舒畅。灵雾缭绕间,可见仙鹤衔芝,玄鹿饮涧,奇花异草摇曳生辉,每一片叶尖都坠着灵气凝练而出的水滴。数名白衣修士踏空而来,似为早得到讯息,接引众人入岛,袖袍翻飞间,剑气如虹;又听得有人在亭台之观海抚琴,弦音荡开时,半山上的云雾绽出朵朵青莲,歌声清越悠扬,让人不禁想象歌者定是位绝世佳人。

    声声入耳的歌声如清泉般浸透识海,直入心扉:

    “

    海雾轻拢月弯/浪叠白玉滩/星垂贝阙雕栏

    鲛绡帐暖夜未残

    我慵展/浮生半日闲/笑数潮信几度还

    霓裳翩/翩不过因果浅/酹沧渊

    君不见我逐浪翩翩

    君不见我踏歌绵绵

    君不见我笑饮千杯恩仇淡

    君不见我斩断红线

    君不见我焚尽诗卷

    君不见半阙残笛伴云眠

    忽见银澜/吞尽尘世忧愁敛/蜃楼为谁流转

    今朝又换新颜

    我长歌/振袖扫花霰/惊起鹭影两三片

    拾珊瑚/蘸霞色写偈言

    忘何年

    ”

    江枫初闻此曲,心神不由为之所夺,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一时间,什么宗门大业、修行大道、红尘欲念、“每日在纵横更新”,都变得无足轻重。他忽然觉得,若能加入其,逍遥自在过完此生,倒也不错。

    好在他本不通音律,身边佳人也只有晏殊佳略懂一二,故此这恍惚之感转瞬即逝,他登时警醒,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定了定神,他伫立云头,细观山间道宫。此刻前来求见仙翁的修士们已纷纷收起各色手段,在那通往道宫的狭窄甬道上

    十六名身着素白道袍的修士分列两侧。八男八女,个个肃然而立,宛如石像。江枫不想引人注目,悄然收起骨翼,在队伍最末。

    待细看这些接引修士,却见男修们相貌平平,既无仙风道骨之姿,亦无超凡脱俗之态;女修们亦是人之姿,素面朝天,毫无粉饰,甚至有相貌粗俗者混杂其。这般景象,与众人想象的仙家气象相去甚远。队伍不少人面露讶色,随即又显出几分愧色。就连江枫也不禁暗忖:原以为这“玉函仙翁”不过是借解救世人之名,行敛财享乐之实,必是锦衣玉食、美人环绕。如今看来,倒真有几分济世之心。

    队伍几位衣着华贵的修士更是神色一松,心想连这般平凡之人都能在此得到指点,自己岂不是更有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艘船上,除去水手和船长,共有二十三名修士。其自然也包括那位卖茶女,不过从她与水手们熟稔的交谈来看,她更像是常年往返这条航线的商贩,而非真正前往仙岛求道的修士。

    甲板上的修士们神态各异:

    有人沉默不语,蜷缩在阴暗无人的角里闭目沉思,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有人怀抱造型古怪的坛鼎,口念念有词,时而虔诚祈祷,时而如痴如醉;更有剑修独自立于船首,偶尔舞动长剑,横眉冷对,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气。只有少数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谈笑风生,或静听他人讲述,神情轻松自在,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旅人。

    航程过半,甲板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所有修士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但见海天相接处,一座仙岛竟凭空浮现。云雾缭绕间,琼楼玉宇若隐若现,金檐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霞为幔,碧波为阶,宛如仙境。

    “那……那就是银澜仙岛吗?”原本蜷缩在角的修士猛地跳起,一把抓住身旁的水手追问,眼竟噙着泪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没错,那就是银澜仙岛。”水手点头道,“你们要找的‘玉函仙翁就在这岛上设坛讲法,为人指点迷津。”

    “不是说还有半日航程吗?”有清醒之人质疑道。

    “银澜仙岛如海市蜃楼,何时出现全看缘分。”水手解释道,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不过只要船上有求仙问道者,船行至这片海域时,最多半日必能得见。可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天天在这附近航行,也永远无缘得见仙翁真容。”他说着叹了口气,“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仙人,明明已经长生不老,享尽人间富贵,还能有什么烦恼。”

    水手的喟叹抱怨并未引起修士们的共鸣。仙凡殊途,各有各的执念。眼见仙岛现世,心急的修士已祭出飞剑,化作流光直奔仙岛而去。江枫也按捺不住,正愁没有飞行法器时,背后突然传来异动,那对苍白骨翼再次展开,随着一阵劲风呼啸,他已腾空而起,转瞬间就将先出发的几人远远甩在身后。

    “呵,倒是小瞧了他,”大船的甲板之上,李芸远远遥望众人远去的身影,第一时间便瞥见了甚是扎眼的江枫,撇了撇嘴,眼闪过一丝不屑,“也不知把灵石藏在哪里了,连个灵茶都舍不得买,这么扣门,还去仙岛做什么?”

    那如悬浮半山耸立的仙岛越来越近,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暖湿,与海上的腥臊截然不同,更有一种花香沁人心脾,无不舒畅。灵雾缭绕间,可见仙鹤衔芝,玄鹿饮涧,奇花异草摇曳生辉,每一片叶尖都坠着灵气凝练而出的水滴。数名白衣修士踏空而来,似为早得到讯息,接引众人入岛,袖袍翻飞间,剑气如虹;又听得有人在亭台之观海抚琴,弦音荡开时,半山上的云雾绽出朵朵青莲,歌声清越悠扬,让人不禁想象歌者定是位绝世佳人。

    声声入耳的歌声如清泉般浸透识海,直入心扉:

    “

    海雾轻拢月弯/浪叠白玉滩/星垂贝阙雕栏

    鲛绡帐暖夜未残

    我慵展/浮生半日闲/笑数潮信几度还

    霓裳翩/翩不过因果浅/酹沧渊

    君不见我逐浪翩翩

    君不见我踏歌绵绵

    君不见我笑饮千杯恩仇淡

    君不见我斩断红线

    君不见我焚尽诗卷

    君不见半阙残笛伴云眠

    忽见银澜/吞尽尘世忧愁敛/蜃楼为谁流转

    今朝又换新颜

    我长歌/振袖扫花霰/惊起鹭影两三片

    拾珊瑚/蘸霞色写偈言

    忘何年

    ”

    江枫初闻此曲,心神不由为之所夺,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一时间,什么宗门大业、修行大道、红尘欲念、“每日在纵横更新”,都变得无足轻重。他忽然觉得,若能加入其,逍遥自在过完此生,倒也不错。

    好在他本不通音律,身边佳人也只有晏殊佳略懂一二,故此这恍惚之感转瞬即逝,他登时警醒,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定了定神,他伫立云头,细观山间道宫。此刻前来求见仙翁的修士们已纷纷收起各色手段,在那通往道宫的狭窄甬道上

    十六名身着素白道袍的修士分列两侧。八男八女,个个肃然而立,宛如石像。江枫不想引人注目,悄然收起骨翼,在队伍最末。

    待细看这些接引修士,却见男修们相貌平平,既无仙风道骨之姿,亦无超凡脱俗之态;女修们亦是人之姿,素面朝天,毫无粉饰,甚至有相貌粗俗者混杂其。这般景象,与众人想象的仙家气象相去甚远。队伍不少人面露讶色,随即又显出几分愧色。就连江枫也不禁暗忖:原以为这“玉函仙翁”不过是借解救世人之名,行敛财享乐之实,必是锦衣玉食、美人环绕。如今看来,倒真有几分济世之心。

    队伍几位衣着华贵的修士更是神色一松,心想连这般平凡之人都能在此得到指点,自己岂不是更有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艘船上,除去水手和船长,共有二十三名修士。其自然也包括那位卖茶女,不过从她与水手们熟稔的交谈来看,她更像是常年往返这条航线的商贩,而非真正前往仙岛求道的修士。

    甲板上的修士们神态各异:

    有人沉默不语,蜷缩在阴暗无人的角里闭目沉思,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有人怀抱造型古怪的坛鼎,口念念有词,时而虔诚祈祷,时而如痴如醉;更有剑修独自立于船首,偶尔舞动长剑,横眉冷对,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气。只有少数人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谈笑风生,或静听他人讲述,神情轻松自在,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旅人。

    航程过半,甲板上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所有修士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但见海天相接处,一座仙岛竟凭空浮现。云雾缭绕间,琼楼玉宇若隐若现,金檐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霞为幔,碧波为阶,宛如仙境。

    “那……那就是银澜仙岛吗?”原本蜷缩在角的修士猛地跳起,一把抓住身旁的水手追问,眼竟噙着泪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没错,那就是银澜仙岛。”水手点头道,“你们要找的‘玉函仙翁就在这岛上设坛讲法,为人指点迷津。”

    “不是说还有半日航程吗?”有清醒之人质疑道。

    “银澜仙岛如海市蜃楼,何时出现全看缘分。”水手解释道,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不过只要船上有求仙问道者,船行至这片海域时,最多半日必能得见。可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天天在这附近航行,也永远无缘得见仙翁真容。”他说着叹了口气,“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仙人,明明已经长生不老,享尽人间富贵,还能有什么烦恼。”

    水手的喟叹抱怨并未引起修士们的共鸣。仙凡殊途,各有各的执念。眼见仙岛现世,心急的修士已祭出飞剑,化作流光直奔仙岛而去。江枫也按捺不住,正愁没有飞行法器时,背后突然传来异动,那对苍白骨翼再次展开,随着一阵劲风呼啸,他已腾空而起,转瞬间就将先出发的几人远远甩在身后。

    “呵,倒是小瞧了他,”大船的甲板之上,李芸远远遥望众人远去的身影,第一时间便瞥见了甚是扎眼的江枫,撇了撇嘴,眼闪过一丝不屑,“也不知把灵石藏在哪里了,连个灵茶都舍不得买,这么扣门,还去仙岛做什么?”

    那如悬浮半山耸立的仙岛越来越近,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暖湿,与海上的腥臊截然不同,更有一种花香沁人心脾,无不舒畅。灵雾缭绕间,可见仙鹤衔芝,玄鹿饮涧,奇花异草摇曳生辉,每一片叶尖都坠着灵气凝练而出的水滴。数名白衣修士踏空而来,似为早得到讯息,接引众人入岛,袖袍翻飞间,剑气如虹;又听得有人在亭台之观海抚琴,弦音荡开时,半山上的云雾绽出朵朵青莲,歌声清越悠扬,让人不禁想象歌者定是位绝世佳人。

    声声入耳的歌声如清泉般浸透识海,直入心扉:

    “

    海雾轻拢月弯/浪叠白玉滩/星垂贝阙雕栏

    鲛绡帐暖夜未残

    我慵展/浮生半日闲/笑数潮信几度还

    霓裳翩/翩不过因果浅/酹沧渊

    君不见我逐浪翩翩

    君不见我踏歌绵绵

    君不见我笑饮千杯恩仇淡

    君不见我斩断红线

    君不见我焚尽诗卷

    君不见半阙残笛伴云眠

    忽见银澜/吞尽尘世忧愁敛/蜃楼为谁流转

    今朝又换新颜

    我长歌/振袖扫花霰/惊起鹭影两三片

    拾珊瑚/蘸霞色写偈言

    忘何年

    ”

    江枫初闻此曲,心神不由为之所夺,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一时间,什么宗门大业、修行大道、红尘欲念、“每日在纵横更新”,都变得无足轻重。他忽然觉得,若能加入其,逍遥自在过完此生,倒也不错。

    好在他本不通音律,身边佳人也只有晏殊佳略懂一二,故此这恍惚之感转瞬即逝,他登时警醒,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定了定神,他伫立云头,细观山间道宫。此刻前来求见仙翁的修士们已纷纷收起各色手段,在那通往道宫的狭窄甬道上

    十六名身着素白道袍的修士分列两侧。八男八女,个个肃然而立,宛如石像。江枫不想引人注目,悄然收起骨翼,在队伍最末。

    待细看这些接引修士,却见男修们相貌平平,既无仙风道骨之姿,亦无超凡脱俗之态;女修们亦是人之姿,素面朝天,毫无粉饰,甚至有相貌粗俗者混杂其。这般景象,与众人想象的仙家气象相去甚远。队伍不少人面露讶色,随即又显出几分愧色。就连江枫也不禁暗忖:原以为这“玉函仙翁”不过是借解救世人之名,行敛财享乐之实,必是锦衣玉食、美人环绕。如今看来,倒真有几分济世之心。

    队伍几位衣着华贵的修士更是神色一松,心想连这般平凡之人都能在此得到指点,自己岂不是更有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百九十四章 蜃楼高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