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名将之后竟然暗通金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弃疾接过信件,借着大堂中的烛火,先是瞧着沾满鲜血的书信。
辛弃疾小心拆开信封,打开信封后,里面则是另外一封书信,书信封面并没有任何内容,辛弃疾取出里面的信笺,当他展开信纸,目光细细扫过那些字迹时,当看完之后,辛弃疾脸色骤然大变。
“这……这绝不可能!”辛弃疾脸色大变,就连双手都微微颤抖,几乎拿不稳那张薄薄的纸,究竟是什么要紧的事,让他这个枢密副使都十分惊诧不已。
“啊——究竟是什么大事?”
陆游见状,连忙接过信纸,只见他看了几行内容便倒吸一口冷气:“啊——这怎么可能……吴曦,他竟敢...!”
韩牧站在一旁,虽不明就里,但从辛弃疾和陆游的反应中便知道事态严重:“辛老,陆老,不知这信中说了什么?让你们两位都如此震惊不已。”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绪,他对韩牧开口道。
“韩小友有所不知,这可真是一封事关大宋安危的绝密书信呀,这封信,乃是我大宋兴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抚使、太尉吴曦写给金国丞相的乞降信,他承诺只要金国答应他,册封他为蜀王,他便可以归降金国,并且在三月之内,献出大散关,放金兵入蜀!”
韩牧从这个吴曦的官职和武阶便清楚,他一定是一位重要人物,太尉是南宋武将武阶里最高一等,太尉之上便可以加节度使,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而兴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抚使便是吴曦的差遣。
虽然南宋的川蜀一带,在行政上还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宣抚使司统辖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梓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基本涵盖整个汉中、四川、重庆、贵州,而川蜀战区也是南宋抵御金国的三大战区之一。
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辛弃疾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他亲手栽种的海棠,思绪万千。
“没想到呀,吴家三代忠烈,吴玠、吴璘率领西军守卫川蜀,浴血奋战,挡住了金兵南下的铁蹄,为大宋保住了半壁江山,如今,吴璘的孙子居然要投敌叛国。
听到辛弃疾说起吴玠、吴璘,韩牧这才恍然大悟,靖康之变到建炎南渡,金国大军几乎横扫整个淮河以北,在宋金长达数十年的大战中,爆发出不少的名将,而岳飞、韩世忠之外,吴玠、吴璘两兄弟便是镇守川蜀的第一大功臣。
南宋陆续追封的七位异性王中,吴玠、吴璘两兄弟就以战功战功占据其二。
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可见吴玠、吴璘两兄弟的功劳之大。
而眼下的南宋七王中,实则只追封了五位,岳飞和刘光世两人还没有追封为王,岳飞虽然已经平反,但还没有扩大到追封王爵的地步。
刘光世自然不必讲,他本身的作用在于建炎前期,到了后期朝廷有岳飞、韩世忠还有杨沂和,吴玠、吴璘所率领的主力军后,刘光世就淡出政治舞台了,没有追封王爵也是情有可原。
韩牧回过神来,他也意识到,如果就连昔日镇守川蜀抵御金人的吴玠、吴璘之后都反叛朝廷而归降金国,此事带来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吴曦乃名将之后,怎会……”陆游喃喃自语,眼中满是不解。
辛弃疾仰天长叹,他猛地转身开口道:“正因如此,他的背叛才更为致命,川蜀将士多受吴家恩惠,若吴曦振臂一呼,恐怕……”
辛弃疾没有说下去,但陆游很明白后果,川蜀一失,长江天险上游尽归金人,大宋则危矣。
辛弃疾一拳砸在书案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好个吴曦,他父亲吴挺在世时,曾与我共饮,谈及家国大事,每每泣下,想不到其子竟如此不肖!”
他再次拿起那封信,仔细阅读每一个字。
信中,吴曦不仅承诺献关,还详细列出了川蜀各要塞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甚至标注了几条秘密山路,可供金兵绕过关隘。
更令人心惊的是,信中提及临安城内几位大臣的名字,暗示他们或可成为内应。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即告知韩大相公,我们必须做出应对。”辛弃疾沉声道。
陆游也点了点头道:“的确应该如此,如果此信的内容是事实,我们此时做出应对,一定还来得及。”
韩牧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但韩侂胄可未必会听从辛弃疾和陆游的一面之词,毕竟说吴曦要谋反,这件事别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他家也是三代忠良,祖辈更是出了两个异姓王。
第374章 名将之后竟然暗通金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