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你们都啥意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这个年代,大棚可是个新鲜玩意,在这边的农村别说普及了,根本就看不着影儿。
nbsp郑先农也是摸着搞,反倒是李卫国,给他提了不少好建议。
nbsp水稻育苗还早着呢,出了正月就赶趟,不过趁着现在地里没上冻,必须先把棚子扣出来。
nbsp郑先农拿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的,记录着建大棚需要的用具,不少东西,都需要去县里购买。
nbsp秋天采收山货,知青们每人分了二百多块,然后交出来一百块,作为种植水稻的集资款,也显得紧紧巴巴。
nbsp郑先农咂咂嘴,一脸为难:“国子啊,我们几个上次去县里报名考试的时候,我去生产资料站问了,像是作为大棚骨架的竹坯子,还有塑料布,也没有那么大的,你说这可咋整?”
nbsp现在的塑料布,主要是用来蒙窗户的,幅面都比较窄。
nbsp没有塑料,叫啥塑料大棚啊?
nbsp这个问题,李卫国也没招,不像后来遍地都是钢架构的大棚,只要花钱,在网上就能订购,现在一切都得自己动手。
nbsp不过,体会过创业的艰辛,也才能品尝收获的快乐。
nbsp研究一阵,哥俩决定哪天再跑一趟县里,看看有没有法子。
nbsp正这时候,只见赵广定跑了回来:“国子,你看这啥玩意,黄蛤蟆都下山啦!”
nbsp二人跑到近前一瞧,只见他手里捏着一只林蛙,这时候逮住蛤蟆都得攥出尿来。
nbsp这月份,山上的林蛙都陆续开始进行冬眠。
nbsp林蛙有个习性,在哪个水泡子孵出来的,就回哪里进行冬眠。
nbsp这边离着山坡也不算太远,想必有一部分林蛙是在这边孵化的。
nbsp“看看这大母抱子,肚子里面,除了油就是籽,吃着老香了。”赵广定刚才赶着鹿群去喝水,在水泡子边上抓的。
nbsp这月份,林蛙已经辟谷,不再进食,所以肚子里面都非常干净,正是吃的好时候。
nbsp“广定叔,我跟你瞧瞧去。”李卫国是有养殖林蛙的打算,不过不是人工养殖,他想的是利用这边地理的优势,天然养殖。
nbsp他已经试过,自己的能力对蛙类同样有效,那么等到来年开春,林蛙产卵的时候,好像就可以试验一下。
nbsp李卫国拎着个小桶,跟着赵广定溜达过去,到那一瞧,李卫国也乐了:这不就是捕捉梅花鹿那地方吗,大泡子套小泡子的。
nbsp环境倒是挺适合,李卫国也就决定,把这里作为林蛙的天然养殖场,大不了,等到过两年分地的时候,把这一片儿承包下来。
nbsp鹿群就在水边啃草,那些成年鹿,都是用绳子俩俩连在一起,想跑也跑不了。
nbsp再说了,还有一黑一黄两只小狗,蹦蹦哒哒地经管着鹿群。
nbsp就是狗崽现在小了点,梅花鹿一蹶子就把它们蹬一溜跟头。
nbsp不过俩小家伙挺凶的,嘴里呜呜着,照样往前冲,毕竟血脉上是有压制的。
nbsp“要是能找到蛤蟆窝就好啦。”赵广定嘴里念叨着,在水边上来回遛,可惜搞不清水里边的情况。
nbsp林蛙和哈士蟆类似,冬眠的时候,都喜欢报团取暖,这个就叫蛤蟆窝,或者蛤蟆坑。
nbsp李卫国跟他不一样,直接把秋衣秋裤都脱掉,跳进水里。
nbsp赵广定吓了一跳,惊呼道:“国子,水凉啊!”
nbsp再过几天,这水就该上冰碴了,当然凉。
nbsp李卫国却没啥感觉,朝赵广定摆摆手,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水里。
nbsp水下的世界立刻呈现在眼前,虽然是死水泡子,但是现在这时候环境好,水里也有野生的小杂鱼。
nbsp像是鲫瓜壳子,老头鱼啥的,还真不少,不大一会,李卫国身旁就聚拢了一大群。
nbsp他看到数量最多的就是泥鳅了,都是一拃多长,在水底拱来拱去的。
nbsp几十年后,泥鳅被当成宝儿;现在嘛,反正他们这边是没人吃。
nbsp李卫国挥挥手,驱散一群泥鳅,刚才都差点钻他鼻子眼里了。
nbsp很快,他就发现不少蛤蟆,在水底下聚成一堆儿一堆儿的。种类还不少,有林蛙,也有哈士蟆,还有癞蛤蟆呢。
nbsp不错不错,李卫国非常满意,这些水泡子,用来繁殖林蛙足够用了。
nbsp于是他冒出水面,叫赵广定把水桶扔过来,抓了小半桶林蛙进去,公的多,母的少。
nbsp这年头,大伙也不怎么吃蛤蟆,所以李卫国弄这点吃,根本没啥影响。
nbsp最主要的是栖息的环境没被破坏,所以蛙类的数量也特别多,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nbsp等到繁殖季,一点不悬乎,马蹄坑里边都能看到蝌蚪。
nbsp拎着水桶走到岸上,李卫国在这边穿衣服,赵广定往桶里瞧瞧,好家伙,全都是黄蛤蟆,在里面手蹬脚刨的,弄的都是沫子。
nbsp赵广定竖起大拇指:“国子,你这是掏到蛤蟆坑啦,晚上搁点大酱焖上,嘿嘿,俺得告诉小芳多吃几个母抱子,这玩意才补呢!”
nbsp母蛙出产的蛤蟆油,就是林蛙油,还专门有个挺上档次的名称,叫做:雪蛤。
nbsp在港岛以及东南亚的华人,都认为雪蛤油可以和燕窝相媲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早在清朝的时候,人们就把熊掌、猴头儿、飞龙、林蛙,称为“四珍”,都是专门进贡皇家的。
nbsp山里产的这些山珍,不怕你吃,就怕过度开采和破坏栖息环境,环境一破坏,搞不好直接绝根儿。
nbsp李卫国拎着水桶往马架子那边走,刚走几步,就听赵广定使劲在那甩了一下大鞭子:“你们这帮玩意,都啥时候了,还不往南飞!”
nbsp然后李卫国就听到一阵扇动翅膀的声音,伴着嘎嘎欧欧的叫声,向他扑过来。
nbsp抬头一瞧,好家伙,一大群水鸟,大多数都是大长腿大尖嘴的,都往他手上的桶里招呼。
nbsp还有扁嘴的野鸭子啥的,抢不上槽,急得在外围嘎嘎叫。
nbsp“怎么着,改抢了是吧!”李卫国连忙护住水桶。
nbsp这几个月,那些水鸟早就跟他混熟了,根本就不怕李卫国。
nbsp还好赵广定挥舞着大鞭子,就跟长坂坡赵子龙似的,杀将过来,将鸟群驱散。
nbsp“今年天头暖和咋滴,往年这帮玩意早都飞了,还敢嘚瑟是吧,信不信把你宰了吃肉!”赵广定嘴里嚷得虽然凶,但是李卫国早就告诉他了,不能伤害这些水鸟。
nbsp他也只好抬起脚,把一只长脖子大白鸟踢到一边。
nbsp不料想那只大鸟还挺厉害,张开翅膀,猛扑上来,咬住赵广定的脚脖子,使劲一拧,疼得赵广定妈呀一下蹦起来。
nbsp李卫国赶紧把那只大天鹅拦住:“你不是吃素的吗,怎么也来我这抢蛤蟆吃,人家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这反了?”
nbsp没错,天鹅跟那些吃鱼的水鸟不同,它们是吃素的,主要食物是水草水藻之类。
nbsp等到李卫国瞧见另外一只成年白天鹅,领着四只灰不喇唧的小天鹅之后,他有点明白了。
nbsp这小天鹅现在还是丑小鸭,个头非常小,羽毛未丰,根本没法长途飞行。
nbsp据说天鹅在迁徙的时候,要飞跃喜马拉雅山脉,这四个小不点,显然没那个能力。
nbsp而这些成年水鸟,一直滞留到现在,也都是因为幼鸟没有长成的缘故。
nbsp这还得怪那场山洪,冲毁了不少鸟巢,水鸟重新下蛋孵化,耽搁的时间有点长。
nbsp夏候鸟来他们这边,就是为了繁殖后代,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nbsp现在任务完成了,但只能算完成一半,幼鸟都走不了,留在这里的话,根本就没法过冬。
nbsp水鸟大多以鱼虾和水里的软体动物为食,等到冬天,冰面封冻,上哪找吃的去?
nbsp“你啥意思,不会是叫我帮你养孩子吧?”李卫国瞧着那只大天鹅,一个劲朝他点头哈腰的,好像有点明白它的意思。
nbsp李卫国也有点哭笑不得:怎么有点喜当爹的节奏呢?
nbsp行吧,看在白天鹅的面子上,就帮你养着,你也不怕我嘴馋,来个铁锅炖天鹅!
nbsp李卫国弯下腰,伸出手,挨个摸摸这四只灰突突的小天鹅,摇摇头道:“得了,既然你们信任我,义不容辞耳!”
nbsp两只大天鹅引吭啼叫,这下可好,又跑来一群天鹅,足有二十几只,瞧得李卫国都一愣一愣的:我们这地方,这么多天鹅的吗?
nbsp其实成年
第八十三章 你们都啥意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