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四夷僧院堪卧虎 三韩故事起柳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知了庆云和陈道巨的关系,最欢喜的自然是萧衍,
nbsp这下和庆云诸人间的“战略同盟”就变得更有意义了。
nbsp庆云,祖暅之,本就是南人,也并不排斥为南齐贤王助力。
nbsp只是陈道巨的下落现在可真没人知道呀,庆云忽然就想起了瓠采亭,毕竟当日出言激走陈叔的人,就是她啊。
nbsp七嘴八舌之间,一行人又回到了兰若主寺。
nbsp萧衍一干人寄宿在四夷馆,而李神俊则于蜚驮堂暂住,三方颔首作别。
nbsp元法僧想起两个女娃还巴巴地在为他们担心,忙带着三个义弟脚下加速,奔向皆空堂。
nbsp两个丫头所住的禅房果然还有灯火,庆云抢先推门而入,不待对方发话,却先向瓠采亭追问起了陈道巨当日情况。
nbsp瓠采亭一个劲的澄清,自己也只是个传话的,怎么会知道陈道巨的动向?
nbsp这件事儿毕竟只有庆云一头热,其他人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聊起方才的一场乱战了。
nbsp庆云再也找不到插话的机会,只得泱泱作罢。
nbsp一旁的元法僧却讲得唾沫飞溅,把刀斧剑的无间合击夸得天花乱坠,
nbsp话锋一转,又说那虫二先生如何一剑退群豪,
nbsp再讲到南齐侍中萧衍欲迎竟陵王,事涉齐高祖隐秘。
nbsp把那两个小丫头听的,啧啧不断。
nbsp最后还是瓠采亭埋怨道,
nbsp“二哥你为什么不用烨鹄弹?”
nbsp元法僧和刘赢还不知道这烨鹄弹是什么东西,祖暅之免不了废了番唇舌解释,
nbsp然后才对瓠采亭道,
nbsp“对方可是当年的天下第一剑客。
nbsp能不能伤到他还在其次。
nbsp这要是一弹甩了出去,那可就结了死仇!
nbsp就算今天这关我们能过去,来日要是师父知道了,也是会‘清理门户的。”
nbsp瓠采亭吐了吐舌头,反呛道,“那现在怎么办?”
nbsp“明天我准备去一次太室山,拜会北派天师寇冠云。
nbsp可以向他打听一下家师的下落。
nbsp如果他老人家恰好再附近,那想来还有机会。”
nbsp元法僧也拍了拍脑壳,
nbsp“嗯,我明天去探探那个李神俊的底牌,或许也可有些帮助。”
nbsp其他的人此时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刘赢知道寇冠云是一代剑术名家,那定是要跟二哥去拜会一下的。
nbsp两个小妮子也想找机会见识一下太室风光,起哄同往。
nbsp只剩庆云一个,不忍见大哥独行,便没有跟风站队。
nbsp第二天大家起得也都不算太早,尤其是元法僧,等他养足了精神,暅之一行早就出发了。
nbsp庆云随了大哥来到蜚驮堂,正赶上婆罗门大师讲经。
nbsp好嘛!又是讲经。
nbsp可是既然称作信众,恰逢其时,出于礼貌,这是不能不听的啊。
nbsp两个人寻了蒲团坐下,却没看见李神俊,只能装模做样的听婆罗门大师讲蜚驮。
nbsp庆云听了片刻,你还别说,这蜚驮可并不都是枯燥的经文,
nbsp讲的都是史诗一般的上古往事,倒是别有乐趣。
nbsp当然,这些故事都是以戎州,也就是现在的身毒为中心展开的。
nbsp用婆罗门大师的话说,身毒是华夏人对他们的蔑称,信众一般称为天竺。
nbsp两词同源,只是音译各有褒贬。
nbsp天竺人以戎州须弥山为中心,分天下四州。
nbsp东望大国,西通商路,北临崇山,南有乔木。
nbsp当然,后世翻成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芦州,南赡部州,也不失为一种半意译半音译的说法。
nbsp这东胜神州乃是依昆仑赤县神州之例,翻译得倒也确切。
nbsp蜚驮古谕,上古之初,神我的祭品化为万物,
nbsp口化婆罗门,代表智慧,传递神谕,就相当于中原士族公卿高高在上;
nbsp手化刹帝利,主征伐,握权柄,如将佐百僚;
nbsp腿化吠舍,皆地主豪商,如华夏寒门;
nbsp脚化首陀罗,例为蚁民;
nbsp至于不入籍者,为奴为仆,那都是不由自主的贱民。
nbsp这些士庶之别,阶级之分,其实在魏晋时期的中国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中原信众也不难理解。
nbsp所谓蜚驮古谕,其实就是给这种不平等的制度一个天定的名分而已。
nbsp不过理解归理解,庆云的生长环境与世无争,他对那些阶级间的繁文缛节是非常不以为然的。
nbsp所以啊,听到这后半段就有些走神了。
nbsp好在婆罗门大师也没打算讲很久,反正这寺中讲经走得是流水席,每天都要出面和信众宣讲,贪多反而难讲透彻。
nbsp等到信众散去,庆云推醒了元法僧,便往后院禅房寻李神俊去也。
nbsp李神俊出身不俗,出手自也阔绰,在这里独自包了一处单间,甚是清雅。
nbsp二人扣开了门,寒暄几句,庆云瞥见李神俊手中握着一本花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
nbsp在书页卷起的最高处,赫然是萧衍二字,庆云一时便起了兴趣,随口问道,
nbsp“李兄这是在研究什么呢?”
nbsp李神俊也无意隐瞒,将册子摊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我从大统那里讨来了在四夷馆借宿的人员名单,想碰碰运气。
nbsp要是里面藏着些什么贵人,能助我等上山也未可知。”
nbsp听这么一说,元法僧也急忙凑过来了,三个人津津有味地研究起了这本名册。
nbsp名册里有很多名字已经被划掉,想是已经离寺,但剩下的名单依然很长:
nbsp高昌国马义舒王子
nbsp柔然国沙弥尼郁闷
nbsp倭国苏我高丽
nbsp新罗国智大路王子
nbsp扶桑游方僧慧深
nbsp百济国宇文本柕
nbsp高车国大连翮祖
nbsp东离国比丘尼许黄玉
nbsp仇池国杨绍先比丘尼杨洌
nbsp扶南国柳心舞
nbsp盘盘国无上僧
nbsp伽耶国苏鲁
nbsp毗骞国不灭僧
nbsp伊伯国刘必金多
nbsp吐谷浑慕容圣婴
nbsp盘古国司烜蒙哥
nbsp写在最后的,就是南齐一行人:萧衍,席阐文,萧云长,太史叔明,褚万春。
nbsp“这个名单能有什么用?”
nbsp元法僧皱着眉头,晃着脑袋,读着那一个个陌生,拗口的名字,实在是有些不耐烦。
nbsp李神俊却摇了摇头,他用指节在杨洌这个名字上敲了几下,
nbsp“杨洌,嗯,杨洌,难道是她?
nbsp这个人我需要再仔细查一查。
nbsp等有消息了,再来找你们商议。小龙王以为如何?”
nbsp元法僧不知道是否被那一长串的名单扫了兴致,脸上堆满倦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nbsp只是礼节性地又和李神俊扯了几句,便拉着庆云告辞了。
nbsp“大哥,你走这么急干甚么?”
nbsp“别吵!别吵!
nbsp让我背背,杨绍先,杨洌,柳心舞,无上僧……
nbsp快,快走,等会儿我就忘了!”
nbsp背这个干什么?
nbsp平时还真看不出来,大哥竟然还有这一手绝活,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把整个名单背下来了?
nbsp元法僧回到禅房,取了纸墨,也不拿笔,生怕在研墨上花费时间把那名单忘了。
nbsp只见他挥舞墨条,十行俱下,转腕如飞,将心中所记誊写了一份,递给庆云校检。
nbsp庆云拼命地回忆着眼前闪过的字符,估摸着和自己的印象里差不多,于是肯定地对着大哥点了点头。
nbsp元法僧这才长吁了一口气。
nbsp“大哥,你到底记这个干什么呀?”
nbsp“你呀,难道忘了我们在这里不止一个任务吗?
nbsp查太子同党你忘记了吗?
nbsp和太子相勾结的外部势力,多半就落脚在四夷馆啊。
nbsp有了这份名单岂不是方便许多?
nbsp等二弟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们研究一下,应该先从谁着手盘查。
nbsp这两件事情都是要办的,后山一时半会儿闯不上去,我们也不能光闲着啊。”
nbsp庆云闻言,心下大为折服:
nbsp哦,大哥到底是大哥,我刚刚怎么就没想到呢?
nbsp祖暅之等人回来的时候,带来的消息并不算好,但也不能算太坏。
nbsp华阳先生确实曾经来过这里,但此时已经入蜀。
nbsp不过他和观中的綦毋道长约有要事,半个月之后,应该还会再回嵩山。
nbsp元法僧听罢并没有着急,魏王下达的两个任务虽然紧要,但也无需争那十天半月。
nbsp现在有了四夷馆的情报,那倒不如先换个方向。
nbsp他取出了自李神俊处誊抄的清单,询问众人看法。
nbsp众人一致认为,应该先去除那些和魏国绝对友好的,以及自身实力非常弱小的势力。
nbsp于是,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的被否决,最后只剩下高车,柔然,吐谷浑,南齐,四个国家。
nbsp刘赢仔细看了看,说道,
nbsp“本来柔然的嫌疑最大,可是在四夷馆中来自柔然的只有一名女子,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如,把柔然也去掉?”
nbsp瓠采亭闻言可不乐意了,“怎么,看不起女子啊?”
nbsp她口中虽然满是怒意,可是手底却做了个划去的手势。
nbsp刘赢知道四妹的脾气,忙好言相哄,这甲乙丙丁的选择题就这样去掉了一个备选项。
nbsp“南齐似乎可能性也不大。
nbsp我听说元恂原本的计划是逃亡平城,支持他的势力,多半还在北边。
nbsp而且萧衍一行人的目的我们也知晓,他们如果还另报有结交太子的心思,绝对不会在今日才到嵩山,更不会带来那么多人手,摆那么大排场。”
nbsp庆云的这段分析,似乎也很在理。
nbsp众人耳语了片刻,最终一致认可。
nbsp“那个什么浑,就是那个浑,我们拿它开刀!”
nbsp殷色可其实对这些事情并没有兴趣,因而不希望这个无趣的会议拖得太长,于是便主动出击,推动大家速做决断。
nbsp“不行,吐谷浑不行。”
nbsp元法僧此时仿佛已经有了决断,
nbsp“他们没有动机勾结太子。
nbsp吐谷浑部落包括了三支鲜卑部落,慕容,秃发和段氏。
nbsp慕容部落虽然在当地最强,但是秃发氏乃是拓跋旁支,慕容对他们一直十分忌惮。
nbsp魏王的眼光长远,认为慕容氏是值得拉拢的势力,
nbsp所以魏王力促慕容和段氏联姻,而鼓励秃发氏由羌地迁入山外山的藏地,在那里开辟一片新的疆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山外山的闪婆国笃信佛法,并不好战,
nbsp但是因为频繁受到来自嚈哒的异教势力威胁,对于同样崇佛尚法且能征善战的秃发部落很是欢迎。
nbsp魏王目前的政策,对慕容氏非常有利,以太子的见识恐怕是给不出更佳的方案。
nb
第31章 四夷僧院堪卧虎 三韩故事起柳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