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积善之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这一封圣旨不仅仅惊动了平柳村人,县城以及周边县镇消息灵通点的人家,也都得知隶家被皇上点名褒奖之事,一个个嫉妒的红了眼。

    nbsp王懿这人头脑灵活,一眼就看出了皇上此举背后的深意,想也不想的,把家里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备齐,还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高价收了一波粮食,然后赶在传旨太监回京前,当着他的面,将那上万斤粮食送到了荣信的手里。

    nbsp紧随他之后的,还有那么三三两两几个人,但他们能够拿出来的粮食有限,谁也没有王懿拿出来的粮食多。

    nbsp半个月之后,京城又来了几道圣旨,献粮最多的王懿除了和单家一样收到了黄金和玉如意的赏赐,还有了一个许多商户都梦寐以求的恩赐,那就是准许王家的后代参加科考。

    nbsp晋朝的律法,商户不得参加科举,许多富户即便金银满山,可是在地位上依旧远不如那些官宦人家,在衣食住行上也因为商籍,有很多限定,其中不能参加科举这一条,更是限制了商户该换门庭的上升道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王家和单家不同,单家做买卖猪羊鸡鸭等牲畜的生意,严格起来还归在农籍,而王家的买卖就大了,家里好几条商船走南闯北的运货,他家的产业,即便是在清州府内也是排名靠前的,不论他想了再多的招都不可能在旁饶眼皮子底下,让王府里的子孙去参加科考。

    nbsp可以王懿这一次献粮,比单家更值得。

    nbsp这下好了,他的成功戳动了许多商户的心,不仅是清州,这个消息传的太快,但凡澜江有点底蕴的商户统统尽可能的从其他地方收购粮食,然后以救济灾民的名义捐给朝廷,就想着能够如同王家一样,让家中的辈能够拥有科考的机会。

    nbsp轻而易举的,征粮的事就这么解决了,朝廷给出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赏赐以及商户子孙科考的机会,不废一兵一卒,而捐粮的豪商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机会,更是对皇帝感恩戴德。

    nbsp作为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的人,荣膺顺利的在宗庆帝那里留下了名字。

    nbsp******

    nbsp“富贵,你在清州的所见所闻。”

    nbsp清政殿内,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坐在龙椅之上,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对着身边的太监问道。

    nbsp“朕怎么觉得,你去了一趟清州,胖了三圈,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朕让你传旨的单家以猪羊出名,传闻中单家猪的味道远甚于异域黑猪,看你这样子,传闻所言非虚啊?”

    nbsp宗庆帝的身上并没有太多威严压迫的气势,此时身穿常服的他看上去甚至就像是一个寻常富贵人家的老人,和蔼可亲。

    nbsp身边伺候的太监都熟知老皇帝的脾性,也知道皇上并不是那种暴虐喜欢随意惩治下饶主子,相处起来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丝亲近。

    nbsp“还真被陛下猜着了,奴才在清州啊,真是实打实的过了一个嘴瘾。”

    nbsp要是单家人在场的话,就能看出来站在宗庆帝边上伺候的公公正是那一次过来传旨的公公,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宗庆帝会派自己的心腹大太监来传这么一道可有可无的圣旨。

    nbsp“哦?”

    nbsp宗庆帝原本只是了一句玩笑话,他这大太监富贵从他登基时在他身边伺候,陪伴他也有三十余年了,御膳房的手艺他有哪个没尝过,甚至有些珍馐美食,后宫的妃嫔未必有份,富贵却能沾他这个主子的光吃上几口,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夸赞清州的美食。

    nbsp这么一来,宗庆帝是真的好奇了。

    nbsp作者有话要:  今实在有些短,但是太晚了,明我早点起尽量多更一些

    nbsp本命年感觉接连不断出事,年初检查出乳腺腺瘤,后来又检查出囊肿,接着和家里人闹零矛盾,今又丢了身份证后患无穷,不多了,我要去淘爸爸那儿买红裤衩了

    喜欢。

第109章 积善之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