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 深井规划,防旱远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nbsp农家的日子,总是围绕着土地和节气,周而复始。

    nbsp张大山一家虽然多了采药、酿酒、制酱、织布等诸多“副业”。

    nbsp但农业生产,始终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nbsp而制约农业生产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土地本身的肥力,便是——水。

    nbsp水车虽然解决了那五亩劣田的灌溉难题。

    nbsp但张大山心里清楚,这并非一劳永逸之策。

    nbsp水车的运转,完全依赖于清河的水量。

    nbsp若是遇到大旱之年,河水枯竭,水车便成了无源之水,摆设而已。

    nbsp更何况,他们家新购置的那三亩水浇地,虽然离河边也不算太远,但地势和距离,现有的水车是无论如何也覆盖不到的。

    nbsp还有家里的生活用水。

    nbsp饮用、做饭、洗衣、酿酒、制酱……哪一样都离不开水。

    nbsp以前那口浅井,出水量小,水质也不算好,仅仅是勉强够用。

    nbsp随着家里人口增多,用水量也越来越大,那口浅井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nbsp未雨绸缪,方能长远。

    nbsp张大山深知这个道理。

    nbsp尤其是在经历了分家初期的种种艰难之后,他对风险的意识,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nbsp绝不能等到真正干旱来临,或者水源出现问题时,才手忙脚乱。

    nbsp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nbsp他决定,要趁着现在春播后的农闲,家里人手也还算充足。

    nbsp在靠近棚屋的地方,深挖一口真正意义上的、能够稳定出水、且水质优良的水井。

    nbsp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生活用水问题。

    nbsp更是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干旱天气,储备下一份救命的水源。

    nbsp有了充足的井水,至少能保证人畜饮水无忧,能保住棚屋旁边的菜地,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给最需要水的庄稼补充一点救命水。

    nbsp这个决定,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nbsp选址很关键。

    nbsp张大山没有随意乱挖。

    nbsp他仔细观察了棚屋周围的地形、土质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

    nbsp又回忆起《天工开物》中关于“凿井”的一些记载,虽然语焉不详,但也提到了一些关于观察地脉、寻找水脉的经验之谈。

    nbsp最终,他在离棚屋后门不远、地势相对较低洼、且附近有几丛喜湿植物生长的地方,选定了一个位置。

    nbsp他用石灰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

    nbsp“就这里了。”

    nbsp“铁牛,石头,栓子,柱子,家伙什都拿好。”

    nbsp“今天,咱们爷几个,就跟这地底下较较劲。”

    nbsp挖井,绝对是一项极其艰苦的体力活。

    nbsp尤其是深井。

    nbsp张大山指挥着四个儿子,先是将表层的浮土和石块清理干净。

    nbsp然后,便轮流挥舞着家里仅有的那把铁镐和几把破锄头,开始向下挖掘。

    nbsp泥土还算松软,但很快,就遇到了大量的碎石和粘土层。

    nbsp挖掘的进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nbsp镐头砸在石头上,溅起火星,震得手臂发麻。

    nbsp锄头挖在粘土上,粘连难起,费力无比。

    nbsp汗水很快就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nbsp挖出来的土石,需要用簸箕或者破筐,一点点地装好。

    nbsp再由守在井口的人,用早就准备好的粗麻绳系住筐子,用力地往上拉。

    nbsp随着井越挖越深。

    nbsp往上运土变得越来越困难。

    nbsp井底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缺氧。

    nbsp铁牛和石头轮流下到井底挖掘。

    nbsp张大山则负责在井口接应、指挥。

    nbsp栓子和柱子年纪小,力气不足,就负责将运上来的土石,用张大山用木头做的简易独轮车运到远处倒掉。

    nbsp全家人都动员了起来。

    nbsp王氏和花儿、丫丫,则负责烧水、做饭,保证这几个重劳力的饮食和饮水供应。

    nbsp她们看着男人和半大孩子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满身泥泞的样子,心里又疼又急,却也只能默默地做好后勤,在心里祈祷能早日挖到水。

    nbsp一天,两天,三天……

    nbsp井越挖越深。

    nbsp从最初的一人多深,到两人深,再到接近三丈(近十米)。

    nbsp期间,他们挖断了好几把锄头柄,铁镐的尖头也磨钝了。

    nbsp还遇到了两次小规模的井壁塌方,幸好没有伤到人。

    nbsp但地下水,却迟迟不见踪影。

    nbsp挖出来的,依旧是干燥的、颜色越来越深的粘土和岩石层。

  

第100章 深井规划,防旱远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