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府试考场,再展才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府试,正式开始了。

    nbsp紧接着,便有身穿统一服饰的衙役,手捧着一沓沓印着墨字的试卷,开始在各个号舍之间穿梭分发。

    nbsp小山的心,也随着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nbsp他接过那份带着油墨清香、却又沉甸甸的试卷,目光迅速地在上面扫过。

    nbsp府试的第一场,依旧是以经义为主,但难度和深度,却比县试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nbsp四书义两题,五经义一题。

    nbsp每一题,都需要考生对相关的经文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旁征博引,阐发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nbsp更让小山感到压力的是,在试卷的最后,竟然还有一道“试帖诗”的题目。

    nbsp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和韵脚,作一首合乎格律的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

    nbsp这对于平日里主要精力都放在经义和策论上的小山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nbsp他虽然也跟着周先生学过一些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但毕竟练习不多,算不上擅长。

    nbsp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将那三道经义题目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

    nbsp第一道四书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nbsp这一题,小山在周先生的辅导下,曾经做过类似的策论练习,心中倒也还算有几分把握。

    nbsp他略一思索,便已有了大致的破题思路。

    nbsp第二道四书义,则出自《论语·为政》,题目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nbsp这一题,考察的是对儒家“德政”思想的理解,也算是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nbsp第三道五经义,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竟然出自《尚书·大禹谟》,题目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nbsp这“十六字心传”,乃是儒家心性修养的最高纲领,义理深奥,极难阐发。

    nbsp小山看到这一题,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感到了一丝棘手。

    nbsp他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先闭上眼睛,将这三道题目的相关经文和周先生平日的讲解,都在脑海中仔细地回顾了一遍。

    nbsp然后,他才重新睁开眼睛,目光变得清澈而坚定。

    nbsp他决定,先从自己最有把握的第一题入手。

    nbsp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在那张印着朱红格子的考卷上,写下了第一个字。

    nbsp破题,要精准犀利,直指核心。

    nbsp承题,要圆转换顺,承上启下。

    nbsp起讲,要开宗明义,气势恢宏。

    nbsp他牢记着周先生教导的那些制艺法度,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力求完美。

    nbsp他的思路,如同山涧的清泉,渐渐变得流畅起来。

    nbsp那些曾经背诵过的经文,那些与恩师探讨过的义理,那些自己苦思冥想得来的感悟。

    nbsp此刻都化作了笔下一个个清秀而有力的文字,跃然纸上。

    nbsp他写得很快,也很稳。

    nbsp狭小的号舍里,只剩下他笔尖划过纸张时发出的、轻微的沙沙声。

    nbsp以及他那因为高度专注而显得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nbsp窗外的阳光,渐渐从最初的熹微,变得越来越炽热。

    nbsp考场内,弥漫着一股汗水、墨汁和紧张情绪混合的特殊气味。

    nbsp有的考生,早已是满头大汗,抓耳挠腮,对着空白的试卷,一筹莫展。

    nbsp有的考

第183章 府试考场,再展才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