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新县赴任,体察民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小山和周文轩随着石头商队的马车,一路晓行夜宿,跋涉了近月余。

    nbsp总算是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江南道的明州府辖下的清溪县。

    nbsp这清溪县,果然如传闻中所言,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县城不大,依山傍水而建。

    nbsp城墙看着也有些年头了,灰扑扑的,远不如青阳县那般齐整。

    nbsp街面上的店铺,也大多是些个寻常的米铺、油坊、杂货铺子,少有那高门大户的阔气景象。

    nbsp不过,这山清水秀的地界,民风倒也还算淳朴。

    nbsp街上的行人,虽然衣着朴素了些,可脸上大多带着几分平和安稳的神气。

    nbsp小山和周文轩在县衙附近的客栈安顿下来之后,头一件事,便是去县衙拜见知县黄大人。

    nbsp这黄知县年约五旬,方面大耳,看着倒像是个和气生财的富家翁,不像个官老爷。

    nbsp见了小山这个新科进士出身的年轻县丞,倒也还算客气。

    nbsp“呵呵,张县丞一路辛苦了。”黄知县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

    nbsp“本县这清溪县,地处偏僻,事务也简,张县丞初来乍到,且先熟悉熟悉县里的风土人情,莫要急着上手公务。”

    nbsp小山听出他话里头那股子不冷不热的敷衍劲儿,心里头倒也没恼。

    nbsp他晓得,自个儿年纪轻,又是外地来的,这新官上任,人家不摸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轻易就把那实权交出来。

    nbsp“多谢大人体恤。”小山恭恭敬敬地应道,“下官初来乍到,确需向大人和各位同僚多多请教学习。”

    nbsp接下来的几日里,小山便在主簿和典史的引领下,把这县衙里头的各个房科都认了个遍。

    nbsp又仔仔细细地,翻阅了县里的户籍、田亩、赋税、刑案等卷宗。

    nbsp这一看啊,他那眉头,可就渐渐地皱了起来。

    nbsp这清溪县,说是民风淳朴不假,可这日子,也确实是……穷得很啊!

    nbsp全县拢共也就那么万把户人家,可那登记在册的田地,却大多是些个产量低下的山坡旱地。

    nbsp水浇地少得可怜,水利设施更是年久失修,十有八九都荒废了。

    nbsp百姓们种地,大多还是用那老掉牙的直辕犁,深耕细作更是谈不上。

    nbsp一亩地的收成,能有那么一两石,那都算是老天爷开眼了。

    nbsp手工业呢,更是凋敝得很。

    nbsp除了几家打铁的铺子,还有那么一两处烧制粗陶的窑口,就再也看不见啥像样的作坊了。

    nbsp百姓们平日里的嚼用,大多还是靠着那点微薄的田地出产,和上山打柴、采些山货勉强维持。

    nbsp至于那赋税,虽然朝廷定下的税率不算太高。

    nbsp可摊到这本就贫瘠的土地和困苦的百姓头上,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nbsp卷宗上,还时常能看见因为交不起赋税而被催逼,甚至变卖田产家什的记录。

    nbsp“文轩姐夫,你看看。”这日,小山把周文轩叫到自个儿那简陋的签押房里,指着一堆账册说道。

    nbsp“这清溪县的百姓,日子过得……可真是苦啊。”

    nbsp周文轩也是眉头紧锁:“是啊,山儿。我这几日在街面上转了转,看着这县城虽然也还算安稳,可那寻常百姓家里,大多都是缺衣少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nbsp“而且,我看着这县衙里头,那些胥吏差役,一个个都油滑得很,怕是……平日里也没少从这百姓身上刮油水。”

    nbsp小山点了点头,他晓得,姐夫说的,怕是八九不离十。

    nbsp要想改变这清溪县的贫困面貌,光坐在衙门里头发号施令,那是万万不成的。

    nbsp必须得像自家爹爹在青石村那样,亲自下去走走,看看,听听。

    nbsp才能真正晓得这病根儿到底出在哪儿,也才能对症下药。

    nbsp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天里。

    nbsp小山便和周文轩一道,换上了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裳,每日里早出晚归。

    nbsp把这清溪县城周边的几个村子,都给它仔仔细细地,走了个遍。

    nbsp他们去那

第347章 新县赴任,体察民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