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6章 《青石杂谈》,记录心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来。”

    nbsp“这份信息,要免费送给咱们商会的所有成员,让他们都知道,跟咱们合作,是有大好处的。”

    nbsp“第四,要选登‘学子文章。”

    nbsp“学院里学生们写的好文章,好心得,无论文科还是专科,都可以选一些印上去。”

    nbsp“这不仅是对他们的鼓励,也能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nbsp“最后,还可以摘录‘小山来信。”

    nbsp“小山在外面做官,他看到的,听到的,关于朝廷的政策,关于民间的疾苦。”

    nbsp“摘录一些,也能让咱们和孩子们,开阔眼界,了解天下大事。”

    nbsp张大山这番构想,让周先生和林先生都听得是两眼放光。

    nbsp他们知道,这薄薄的一份“杂谈”,其背后所蕴含的能量,是何其的巨大。

    nbsp它不仅仅是一份刊物。

    nbsp它是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一个信息流通的渠道,更是一个凝聚人心的、强大的文化武器。

    nbsp“好,好啊!”周先生激动地一拍大腿,“男爵大人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nbsp“此事,便由老夫,亲自来牵头操办。”

    nbsp“绝不负大人所托。”

    nbsp很快,一个以周先生为“总编”,以林先生和学院其他几位教书先生为“编撰”的《青石杂谈》编辑部,便正式成立了。

    nbsp他们向各个工坊和科目的教习、学生们约稿。

    nbsp又将收集来的稿件,进行整理、润色和分类。

    nbsp半个月后。

    nbsp在文印坊里。

    nbsp豆子正带着几个对排版有兴趣的学子,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铅活字,排列在带框的铁盘之上。

    nbsp第一期薄薄的、只有十几页,却散发着清新墨香的《青石杂谈》,被成功地印刷了出来。

    nbsp它的版式很简单,字迹却清晰工整。

    nbsp里面有铁牛口述、林先生记录的《论精钢淬火之火候把握》。

    nbsp有花儿亲笔写的《天青色染料媒染剂之我见》。

    nbsp有石头提供的《南阳府近期粮价、布价、盐价行情分析》。

    nbsp还有一篇被评为最优的、由苏州学子孙思远写的、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解法心得。

    nbsp当这份前所未见的“期刊”,被免费分发到青石学院每一个师生,以及青石商会每一个成员的手中时。

    nbsp所有人都被这种新奇的形式,和其中蕴含的巨大实用价值,给彻底震惊了。

    nbsp学院的学子们,为了能让自己的文章登上《青石杂谈》,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nbsp而那些商会的商人们,在看到那份精准的市场行情分析后,更是如获至宝。

    nbsp当天,就有一位机灵的布商,根据杂谈上“江南棉价恐将上涨”的预测,立刻派人加急采购了大批棉花。

    nbsp半个月后,棉价果然大涨,让他平白多赚了数百两银子。

    nbsp此事传开,《青石杂谈》更是被商会成员们奉为了“商业宝典”,一期难求。

    nbsp张大山拿着这份由自己亲手催生的、小小的刊物。

    nbsp他看到,那些曾经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或者一个家族的知识和经验。

    nbsp如今,正通过这小小的、印着墨香的纸张,变成可以被记录、被分享、被广泛传播的、属于一个群体的共同财富。

    喜欢。

第396章 《青石杂谈》,记录心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