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长安秋点整三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折nbsp抚民整军备北伐
nbsp长安城的秋阳带着灼人的暖意,洒在刚收割完的麦田里。姜维站在未央宫的废墟上,铁肢踩着半块断裂的龙纹柱础——那是西汉遗物,柱础上的祥云纹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nbsp远处的西市传来商贩的吆喝声,混着羌骑的呼哨与蜀军操练的呐喊,织成一片喧闹的市井声。
nbsp“将军,户籍册核完了。”张达捧着厚厚的竹简过来,额上沾着汗,“长安及周边三县,共有百姓七万六千余户,其中能征调的青壮一万二千人。只是……”他挠了挠头,“不少人怕打仗,说前几年刚被魏军拉过壮丁,家里就剩老弱了。”
nbsp姜维接过竹简,指尖划过“槐里县”三个字——那里曾是汉武帝的茂陵所在,如今却只剩残碑断垣。“让各县令把存粮清单报上来,”他的铁肢敲了敲柱础,“每户发三斗冬麦,青壮自愿参军者,额外给两匹布。告诉他们,蜀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参军是保家卫国,不是替谁卖命。”
nbsp王二扛着新造的连弩过来,机括上的铜件在阳光下闪着光。“将军您看,这是按您的图纸改的,一次能射五支箭,射程比老款远二十步。”他扳动扳机,五支木箭“嗖嗖”射出,精准钉在百步外的靶心,“工兵营三天能造五十架,就是铜箭头不够,得让西羌那边送点矿石来。”
nbsp正说着,阿莱娜的银枪挑着个布包从街角转出来,身后跟着几个羌人商贩。“卓玛姐姐派来的商队到了,”她把布包往地上一摔,滚出十几个拳头大的铜块,“带来了三百斤铜矿,还有这玩意。”她从怀里掏出个羊皮袋,倒出几粒黑色的种子,“说是西域的芝麻,能榨油,也能当粮食。”
nbsp姜维拿起一粒芝麻,放在指尖捻碎,一股清香味散开。“让农官教百姓种上,”他对张达道,“长安的土地肥沃,说不定能有收成。”他转向阿莱娜,“商队里有熟悉洛阳路的吗?我想派个细作过去,探探司马昭的动静。”
nbsp“有个叫马钧的,原是魏国人,因得罪了司马昭才逃到西羌。”阿莱娜指着商队里个瘸腿的中年人,“他说自己会造指南车,还能仿魏军的军械。”
nbsp那中年人听到点名,连忙上前作揖,左腿微跛,却站得笔直。“小人马钧,曾在魏国军械营当差,”他从怀里掏出张图纸,“这是司马昭新造的投石机,比老款轻一半,射程却远了五十步,据说要用来守洛阳。”
nbsp姜维看着图纸,铁肢在“配重箱”处停住——上面标着个巧妙的齿轮结构。“这东西确实厉害,”他点头道,“你愿留下来帮蜀军造军械吗?”
nbsp马钧眼睛一亮,猛地跪下:“若将军不弃,小人愿效犬马之劳!只求能亲眼看到汉军打进洛阳,为我那被魏军杀了的妻儿报仇!”
nbsp三日后,长安城外的校场竖起了高高的旗杆,“汉”字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万二千人的新兵队列成方阵,青壮们大多穿着缴获的魏军皮甲,手里握着新造的长矛,虽然站姿还不够整齐,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劲。
nbsp姜维穿着亮银甲,铁肢按在腰间的佩剑上,站在将台上。“我知道你们中有人怕打仗,”他的声音透过传令兵的呐喊传遍校场,“但你们看看身后的家眷——魏军再来,他们会抢走你们的粮食,烧毁你们的房屋!”他指向西方,“西羌的兄弟帮咱们守长安,咱们也要让他们知道,汉军不是软柿子!”
nbsp校场里响起雷鸣般的吼声:“保家卫国!保家卫国!”
nbsp张达突然策马从东门冲进来,手里举着封鸡毛信。“将军!洛阳来的急报!”他翻身下马,将信呈上,“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重整兵马,号称二十万,要夺回关中!”
nbsp姜维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他看完后,将信纸往将台上一拍:“来得正好!”铁肢指向校场的新兵,“让他们见识下,咱们用连弩和新投石机,怎么打退二十万大军!”
nbsp第二折nbsp函谷关外布疑阵
nbsp函谷关的秋风裹着沙砾,打在关楼的“魏”字旗上噼啪作响。守将王基正站在箭楼上擦拭他的虎头刀,刀刃映出他满是皱纹的脸——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已在这里守了十年。
nbsp“将军,关外发现蜀军的炊烟!”了望兵的喊声让王基握紧了刀,他快步走到箭垛边,举起望远镜——关外的戈壁上,隐约能看到数十个帐篷,炊烟在风中扯成细长的线,至少有上千人。
nbsp“姜维这小子想干什么?”王基皱眉,他记得情报说蜀军在长安休整,怎么突然摸到函谷关来了。“传令下去,关闭关门,弓箭手上城,再派斥候去探,看清楚是真打还是佯攻。”
nbsp三日后,斥候回报:蜀军约五千人,在关外十里扎营,每日操练,还在打造攻城器械,看样子是想强攻函谷关。王基却觉得不对劲——函谷关地势险要,五千人根本不够看,姜维不可能这么蠢。
nbsp夜里,他带着亲卫悄悄出关,摸到蜀军大营附近。帐篷里亮着灯,隐约有说话声传出,仔细一听,竟是在争论怎么填关外的壕沟。“用沙土填太慢,不如让工兵营造投石机,把石头扔进去。”“可咱们的投石机不够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王基冷笑一声,正要转身,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他猛地回头,虎头刀劈出,却砍了个空——月光下,只见个黑影窜进帐篷,帐内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nbsp“不好!”王基暗叫不妙,带人冲进去,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帐篷,地上散落着几个草人,脖子上挂着“蜀兵”的木牌。帐外传来马蹄声,他追出去时,只看到远处的黑影消失在戈壁尽头,地上留着个羊皮袋,里面装着半袋芝麻。
nbsp“是诱敌计!”王基捏碎了芝麻,突然明白过来,“姜维的目标不是函谷关,是……”他猛地转身,“快,派快马去洛阳报信,蜀军可能要绕道袭取潼关!”
nbsp此时的潼关,守将王浑正看着地图打哈欠。他刚收到司马昭的令,说函谷关吃紧,让他派五千人去支援。“王基那老东西就是胆小,”他对副将道,“姜维才几万人,还能飞过函谷关不成?按令出兵,剩下的人接着喝酒。”
nbsp副将刚领命,外面突然响起喊杀声。王浑醉醺醺地冲出去,只见火把如潮,蜀军已杀到关下,领头的那员大将铁肢挥剑,正是姜维!
nbsp“怎么可能?”王浑酒意全醒,看着关下的蜀军,突然想起什么,“糟了,关外的吊桥!”
nbsp潼关的吊桥昨夜被暴雨冲坏了一半,还没修好,此刻正歪斜地架在壕沟上。阿莱娜的羌骑已踩着吊桥冲了过来,银枪扫处,魏军士兵纷纷坠沟。
nbsp“放箭!放箭!”王浑嘶吼着,可城楼上的弓箭手刚弯弓,就被蜀军的连弩射倒一片——那些连弩,正是马钧改良的新款,射程远超魏军的弓箭。
nbsp不到半个时辰,潼关的城门就被撞开。姜维的铁肢指着跪地求饶的王浑:“把他捆起来,派人送长安去。”他对张达道,“留一千人守关,其余随我直取洛阳!”
nbsp第三折nbsp洛阳城外初交锋
nbsp洛阳的朱雀大街上,司马昭正烦躁地踱步。案上的军报堆得像小山,最上面那封写着“潼关失守”。他猛地一脚踹翻案几,青瓷碗摔得粉碎:“邓艾、钟会都是废物!连个姜维都挡不住!”
nbsp谋士贾充连忙上前:“大将军息怒,依属下看,可让成济带禁军守皇城,再召各地兵马勤王。姜维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撑不了多久。”
nbsp正说着,外面传来喧哗。司马昭冲到门口,只见天边烟尘滚滚,隐约有“汉”字旗的影子。“来得这么快?”他咬着牙,“传我令,打开北门,让百姓疏散,禁军列阵迎敌!”
nbsp洛阳北门外,姜维勒住马。城墙上的“魏”字旗在风中猎猎,禁军列成方阵,甲胄鲜亮,却掩不住士兵们慌乱的眼神。“张达带步兵攻东门,”他对阿莱娜道,“你带羌骑绕到南门,制造混乱,我攻北门。”
nbsp鼓声响起,蜀军开始攻城。张达的步兵推着云梯冲到东门,却被魏军的滚石砸得人仰马翻。“将军,城门太坚固了!”他大喊着,被块巨石擦过肩头,鲜血直流。
nbsp姜维在北门看得清楚,铁肢指向城墙中段:“那里的砖石颜色新,是去年修补的,让连弩射那里!”
nbsp五十架连弩同时发射,箭雨如蝗,密集地钉在城墙中段。砖石果然松动,王二趁机让工兵营架起投石机,石头“轰隆隆”砸上去,很快就砸出个缺口。
nbsp“冲!”姜维挥剑当先,蜀军士兵踩着缺口涌入。城楼上的成济挥舞长戟抵抗,却被姜维的铁肢格开,佩剑顺势划过他的咽喉。禁军见主将被杀,顿时溃散。
nbsp就在蜀军即将占领北门时,南面突然传来号角声。阿莱娜的声音远远传来:“将军小心,魏军援兵到了!”
nbsp姜维抬头,只见南面尘烟大起,旗号是“镇南军”——是司马昭的弟弟司马孚来了姜维当机立断
第214章 长安秋点整三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