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巴尔干战争(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我有个条件,让他的骑兵先去打保加利亚人,我们在后面接应。”
nbsp大使刚走,塔拉特帕夏就闯了进来,手里举着凯末尔作坊的步枪:“这枪比德国货还好!伊兹密尔的工人说,他们一个月能造两千支,用棉花就能换。”
nbsp恩维尔帕夏接过步枪,突然发现枪管上刻着“伊兹密尔造”:“让凯末尔把作坊迁到君士坦丁堡,我给他当陆军大臣副手。”
nbsp“他不肯来。”塔拉特帕夏递过凯末尔的回信,“他说要在伊兹密尔建兵工厂,还让我们把从德国买的机床给他一半,否则就不供货。”
nbsp恩维尔帕夏把信撕成碎片:“给他!只要能造出好枪,让我给他下跪都行!”他突然想起什么,“让贾维德帕夏去跟南洋党谈判,用安纳托利亚的棉花换他们的机床,越多越好。”
nbsp索菲亚的首相府里,伊万·格奥尔基耶夫正对着罗马尼亚的宣战书发火。书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旁边堆着从黄金集团借来的华夏元钞票,每张都印着联合帝国左皇帝朱锦华的头像。
nbsp“罗马尼亚人居然敢偷袭我们的后方!”格奥尔基耶夫把宣战书揉成一团,“他们的军队连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凭什么跟我们打?”
nbsp塞尔维亚首相尼古拉·帕希奇端着酒杯走进来,酒液晃出了杯沿:“我们可以暂时停火,先联手打罗马尼亚人。希腊人已经同意了,他们的舰队可以封锁多瑙河。”
nbsp格奥尔基耶夫盯着地图上的南多布罗加:“打完罗马尼亚,马其顿必须归我们。你们塞尔维亚人已经拿到科索沃了,别太贪心。”
nbsp“斯科普里的铜矿必须归我们。”帕希奇用手指戳着地图,“林建斌副党首说了,只要我们能拿到铜矿,南方党就再给我们五万支步枪,还帮我们建炼钢厂。”
nbsp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南洋党的电报:“陈德康副党首说,他们愿意帮我们修萨洛尼卡港,用克里特岛的橄榄油抵账,但要我们保证不进攻保加利亚。”
nbsp格奥尔基耶夫猛地站起来:“你们敢背叛盟约?”
nbsp“不是背叛,是务实。”韦尼泽洛斯掏出一份报表,“我们的士兵已经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南洋党答应只要港口修好,就给我们十万华夏元的贷款,利息比黄金集团低一半。”
nbsp这时,俄国大使闯了进来,手里举着沙皇的电报:“陛下命令你们立刻停火!否则就收回所有援助,还要联合罗马尼亚进攻你们!”
nbsp格奥尔基耶夫把电报拍在桌上:“告诉沙皇,保加利亚不是俄国的殖民地!”他转向帕希奇,“明天我们就进攻罗马尼亚,你们要是不帮忙,就别怪我们单独和奥斯曼签约。”
nbsp帕希奇犹豫了半天,终于点头:“可以,但我们要布加勒斯特的纺织厂。”他突然压低声音,“南方党的人说,他们的军舰已经开到黑海了,只要我们需要,随时能提供火力支援。”
nbsp当天晚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军队悄悄撤出了对峙前线,转而向罗马尼亚边境集结。格奥尔基耶夫站在边境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罗马尼亚的营地,那里的篝火稀稀拉拉,像一群垂死的萤火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们的士兵连大衣都没有。”格奥尔基耶夫对身边的军官说,“明天天亮就进攻,用骑兵冲散他们的阵型。”他从怀里掏出黄金集团的贷款协议,“大卫·陈·斯坦利说,只要我们拿下多布罗加,他就再借我们两百万,用黑海的石油开采权抵账。”
nbsp军官突然指着远处的海面:“那是什么?”黑暗中,十几艘军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桅杆上飘着联合帝国的龙旗。
nbsp“是南洋党的舰队。”格奥尔基耶夫眯起眼睛,“陈德康副党首说过,他们要保护在罗马尼亚的侨民——其实就是盯着多瑙河的航运权。”他突然笑了,“也好,让他们看看保加利亚军队的厉害。”
nbsp伊兹密尔的凯末尔作坊里,机床的轰鸣声彻夜不停。凯末尔正和工程师们调试新造的炮弹,弹壳上的螺纹是用德国图纸改进的,比原版更适合奥斯曼的老式火炮。
nbsp“试射一下。”凯末尔对工人说,“目标是码头旁边的废弃堡垒。”
nbsp炮弹呼啸着飞出,在堡垒墙上炸开一个大洞。陈德康的商人拍着手走进来:“太棒了!中南联邦的炮兵说要订五千发,用暹罗的锡矿抵账。”他递过一份报纸,“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打罗马尼亚了,奥斯曼趁机收复了色雷斯的五个村庄。”
nbsp凯末尔看着报纸上恩维尔帕夏的照片,他正站在收复的村庄里演讲,身后的士兵们穿着五花八门的军服,有德国的、俄国的,还有二十年前的英国款式。
nbsp“他们还是不明白。”凯末尔把炮弹壳扔进工具箱,“靠别人的武器赢来的土地,迟早要还回去。”他指着新到的机床,“这些是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产的,韩建国大使说,只要我们能造坦克,他们愿意提供发动机图纸。”
nbsp商人瞪大了眼睛:“你们要造坦克?”
nbsp“不是现在。”凯末尔抚摸着冰冷的机床,“但总有一天,奥斯曼要靠自己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土地。”他望着窗外的码头,联合帝国的商船正在卸货,灯光在海面上铺开一条金色的路,“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该怎么造好枪了。”
nbsp作坊外传来报童的叫卖声,报纸头条写着“奥斯曼与黄金集团签订新协议”,副标题是“安纳托利亚的铁路权抵押给北方党”。凯末尔没去买报纸,他知道上面肯定印着恩维尔帕夏的豪言壮语,说要“用借来的武器重建帝国”。
nbsp“让他们说去吧。”凯末尔对工人们说,“我们继续造枪,每一支都要刻上‘伊兹密尔造。”他拿起一支刚造好的步枪,枪管在灯光下泛着蓝光,“总有一天,这个名字会让所有人都记住。”
nbsp远处的海面上,南洋党的舰队缓缓驶过,探照灯在夜空划出一道道光柱。凯末尔知道,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久,巴尔干的土地还会流更多的血,奥斯曼的官员们还会签下更多的卖身契。但在这里,在伊兹密尔的这个小作坊里,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nbsp他把步枪递给身边的老兵,老兵曾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失去一条胳膊,现在是作坊的质检员。老兵抚摸着光滑的枪身,突然哭了:“要是当年我们有这枪,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nbsp凯末尔拍着他的肩膀:“现在造也不晚。”他望向东方,那里是联合帝国的方向,据说那里的工厂能日夜不停地造出火车、军舰和各种机器,“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nbsp机床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和远处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笨拙却坚定的歌。在巴尔干的炮火和列强的算计中,这支歌或许微不足道,但对凯末尔和他的工人们来说,这是奥斯曼未来的第一个音符。
喜欢。
第253章 巴尔干战争(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