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勒洛克勒的一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九章nbsp勒洛克勒的一天

    nbsp瑞士清晨,阳光像融化的黄金,泼洒在日内瓦湖的水面上。唐·本杰明和米歇尔坐在杰森开的黑色奔驰里,车窗降下三分之一,带着阿尔卑斯山雪气的风涌进来,吹动了米歇尔发间的丝巾——那是块印着齿轮图案的真丝方巾,昨天在日内瓦老城的古董店淘来的。

    nbsp「勒洛克勒离这里大概两小时车程,」米歇尔翻着导航,艾娃还准备了书籍,在路上无聊的时候看「据说那里的山路像钟表里的游丝,弯弯绕绕的,却藏着最准的时间。」

    nbsp杰森转动方向盘,车子驶离日内瓦市区,朝着侏罗山脉的方向开去。公路两旁的葡萄园渐渐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松针的香气混着野花的甜,从车窗缝里钻进来,像杯加了蜂蜜的薄荷茶。远处的山峰顶着雪白的帽子,山腰被成片的冷杉覆盖,像穿了件深绿色的毛衣。

    nbsp「看那片牧场本杰明指着窗外,一群棕色的奶牛正低头吃草,脖子上的铜铃偶尔发出「叮铃」的轻响,声音在山谷里荡开,像在给时间打节拍。牧场的木栅栏上爬满了红色的罂粟花,与绿色的草坡形成鲜明的对比,像幅被打翻了颜料的画。

    nbsp卡特从副驾转过头,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AHCI的总部在勒洛克勒的老城区,是栋17世纪的谷仓改造的。」他翻出照片,画面里的石头建筑爬满了常春藤,门口挂着块黄铜牌子,刻着「AcadémienbspHèrenbspdesnbspCréateursnbspIndépendants」的字样,「负责人叫让马克,以前是百达翡丽的资深制表师,后来加入了独立制表师学会。」

    nbsp车子驶过一座横跨溪流的石桥,溪水在鹅卵石间流淌,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光斑。溪边的草地上,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在野餐,蓝白红三色的桌布上摆着奶酪、面包和红酒,像瑞士国旗落在了绿地上。

    nbsp「瑞士的夏天好像把全世界的绿都攒齐了。」米歇尔拿出手机拍照,镜头里的远山、森林、草地层次分明,绿得像要滴下来,「难怪这里的人能做出那么精密的手表,连风景都讲究层次感。」

    nbsp唐·本杰明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忽然想起在冰岛的白夜——那里的辽阔与凛冽,和瑞士的精致与温润,像两块截然不同却同样珍贵的宝石。他忽然明白,为什么顶级的制表师都聚集在瑞士,这里的山水里藏着时间的密码:冰川的恒久、森林的耐心、溪流的精准,都成了工匠们的灵感来源。

    nbsp车子驶入勒洛克勒时,正午的阳光正斜斜地照在老城的石板路上。这座藏在山谷里的小城安静得像个秘密,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摆着钟表,有的是古董座钟,有的是现代腕表,走时的滴答声从敞开的窗户里飘出来,在街道上汇成一首温柔的交响曲。

    nbsp「到了。」杰森停下车,指着不远处那栋爬满常春藤的石头建筑,门口的黄铜牌子在阳光下闪着光,「AHCI就在那里。」

    nbsp让马克穿着件深蓝色的工装马甲,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三支不同型号的镊子,像位随时准备手术的医生。他站在AHCI总部的门口迎接他们,手里把玩着枚刚完工的机芯,齿轮咬合的声音细得像春蚕在啃桑叶。

    nbsp「欢迎来到独立制表师的乌托邦。」让马克的笑容里带着匠人特有的腼腆,他推开厚重的木门,空气中立刻弥漫开金属、木材与松节油混合的香气——那是时间的味道。

    nbsp展厅不大,却像个浓缩的钟表博物馆。正中央的玻璃柜里,摆着块PhilippenbspDufour的Simplicity系列腕表,银白色的表盘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最简洁的时分针和小秒盘。「这是独立制表之神的代表作,」让马克的声音里带着敬畏,「整块表没有任何复杂功能,却把基础机芯做到了极致——误差每天不超过两秒。」他指着表盘边缘的日内瓦纹,「这些纹路都是手工打磨的,要在放大镜下保持绝对均匀,全世界能做到的制表师不超过五个。」

    nbsp米歇尔的目光被角落里的工作台吸引,上面散落着各种工具:放大镜、镊子、微型锉刀,还有块正在组装的机芯,黄铜色的零件像精密的蛛网。「这是KarinbspVoutilainen的工作台,」让马克解释道,「他最擅长把19世纪的怀表机芯结构,用现代工艺重新诠释。」他拿起一枚表盘,上面的珐琅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这是他的招牌珐琅工艺,要经过七次烧制才能呈现这种温润的光泽。」

    nbsp唐·本杰明看着墙上的会员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擅长的领域:Fran?oisPaulnbspJourne的陀飞轮、VianneynbspHalter的天体运行表、StephannbspKudoke的雕花机芯……像份钟表界的武林秘籍。「你们接受定制吗?比如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独一无二的机芯和表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让马克点头,从抽屉里拿出本厚厚的定制案例集:「这是2010年为一位中东王室定制的三问报时表,」他翻开其中一页,照片里的腕表背面雕刻着宫殿图案,「光是报时的音簧就调试了整整八个月,确保在不同温度下都能发出清澈的叮咚声。」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歉意,「但定制需要时间——简单的款式至少两年,复杂功能可能要等五年,有些客户甚至要排到2028年。」

    nbsp唐·本杰明皱了皱眉——他需要的是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的定制表,显然AHCI的节奏与他的计划不符。「我很欣赏你们的工艺,」他合上案例集,「但时间上可能不太合适。」

    nbsp让马克并不意外,反而笑着说:「真正的好东西都值得等待。」他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个小小的齿轮图案,「如果唐先生改变主意,随时可以联系我。就算不定制,能欣赏这些作品也是种缘分。」

    nbsp离开AHCI时,勒洛克勒的阳光正穿过钟楼的尖顶,在石板路上投下细长的影。唐·本杰明回头望了眼那栋爬满常春藤的建筑,忽然觉得这里的制表师像群守着时光秘密的隐士,用毕生精力打磨着那些小小的零件,对抗着这个浮躁的时代。

    nbsp「接下来去FHH?」米歇尔碰了碰他的胳膊,「艾娃说他们的定制方案更灵活些。」

    nbsp「嗯本杰明看着远处的工厂区,那里的现代建筑与老城的石头屋形成鲜明对比,「去看看高级制表基金会能给我们什么惊喜。」

    nbspFHH的勒洛克勒工坊像座现代艺术博物馆,玻璃幕墙外是成片的冷杉林,阳光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接待他们的是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这位穿着西装的儒雅男士,却能准确报出每种机芯的零件数量,像本活的钟表百科全书。

    nbsp「FHH成立于2005年,」劳伦斯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他指着墙上的《高级制表白皮书》,「我们的核心使命,就是定义什么是真正的高级制表。」他翻开白皮书,里面详细标注着各项标准:「比如机芯必须有至少18种手工打磨工艺,复杂功能必须实现实用价值而非噱头,防水性能要经过200米深度测试……这些标准就像钟表界的宪法,确保消费者不会为华而不实的东西买单。」

    nbsp唐·本杰明注意到展厅里的互动屏幕,上面展示着不同品牌的机芯对比:百达翡丽的机芯、江诗丹顿的机芯、爱彼的机芯……每种机芯的拆解图都标注着工艺亮点。「这是我们

第249章 勒洛克勒的一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