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灵祭:全面战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未命名还在改2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志与徒弟周瑾:黄泥岗后的江湖路

    nbsp第一章nbsp残阳下的师徒

    nbsp宣和二年秋,济州城外的官道上积着半尺厚的落叶。杨志拄着根开裂的枣木杖,每走一步,左腿的旧伤便像有条蜈蚣在肉里钻——那是当年在东京街头杀牛二时被衙役打折的骨头,阴雨天总来作祟。他身后跟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背着个磨得发亮的青布包袱,额头上渗着细汗,却不敢吭声。

    nbsp这少年名叫周瑾,原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的儿子。当年杨志在大名府教场比武,一枪搠翻了周瑾的父亲,本以为结下死仇,却不想那正牌军是个惜才的,临终前竟托人将独子送到杨志身边。34;杨制使枪法天下罕有,小儿若能得您三分真传,便不至于死在乱军里。34;这话像块烙铁,烫在杨志心上。

    nbsp此时日头已偏西,周瑾终于忍不住低声道:34;师父,前面那林子看着像有宿头。34;杨志抬头望去,只见暮色里露出半截山神庙的飞檐,檐角挂着的铜铃早没了声响,倒有几只乌鸦在梁上聒噪。他皱眉道:34;荒山野岭的,庙里指不定住着什么人。34;话虽如此,腿上的疼痛却容不得他再挑拣。

    nbsp庙门是两扇朽坏的木板,推开门时34;吱呀34;一声,惊起满梁尘土。正堂供着尊泥塑山神,半边脸已塌了,露出里面的草屑。周瑾刚放下包袱,就见神案下钻出个黑影,吓得他后退半步,拔刀的手却被杨志按住。

    nbsp34;是个讨饭的。34;杨志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那黑影慢慢直起身,原来是个瞎眼老妇,手里攥着根竹杖,脸上沟壑纵横,倒比山神像更显沧桑。34;客官行行好,34;老妇的声音嘶哑得像破锣,34;庙里就剩半块干饼,要不;

    nbsp杨志从怀里摸出两文钱递过去,老妇摸索着接过,突然浑身一颤:34;您这手;她枯瘦的手指抚过杨志掌心的厚茧,那里有三道交错的疤痕——是当年押送花石纲时被巨浪里的礁石划破的。34;老身认得这伤,34;老妇突然哭起来,34;那年在黄河边,也有个官爷手上带着这样的疤,给了我一锭银子;

    nbsp杨志的心猛地一沉。花石纲翻船的事已过去五年,他从殿司制使沦为配军,又从梁山逃出来,原以为过往早被江湖风尘埋了,却不想在这里被个瞎眼老妇勾起。周瑾见师父脸色发白,忙扶他坐到草堆上:34;师父,您歇着,我去生火。34;

    nbsp火堆燃起时,映得庙墙忽明忽暗。老妇啃着干饼,絮絮叨叨地说她原本住在黄泥岗附近,去年夏天来了伙贩枣子的客人,半夜里在冈上吵吵嚷嚷,第二天就听说生辰纲被劫了。34;那可是梁中书送给蔡京的宝贝,34;老妇咂着嘴,34;官府来查时,把我们这些附近的百姓都抓去问话,我儿子就是那时候被打瘸了腿;

    nbsp杨志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白。周瑾看在眼里,往火堆里添了根柴:34;老丈婆,那些劫纲的贼后来抓到了?34;老妇摇摇头:34;听说跑了,官府就抓了个卖酒的顶罪,可怜那汉子;

    nbsp话没说完,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带着兵器碰撞的脆响。杨志迅速吹灭火堆,低声道:34;躲到神案后面。34;周瑾刚把老妇扶过去,就见庙门被一脚踹开,闯进五个挎刀的汉子,为首的满脸横肉,腰间挂着块腰牌,上面34;济州捕快34;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nbsp34;这庙里有人!34;一个瘦高个指着地上未燃尽的火星,横刀挡住门口。那为首的捕头环视四周,目光在神案上扫了一圈,突然冷笑一声:34;把神幔拉开。34;周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听杨志突然咳嗽起来,从草堆里慢慢站起:34;官爷,就我一个过路人。34;

    nbsp捕头上下打量他,突然盯住他的左腿:34;走路怎么一瘸一拐的?34;杨志按住刀柄,正想编个说辞,却见周瑾从草堆后钻出来,挠着头笑道:34;这是我爹,前阵子在镇上被恶犬咬伤了腿。34;他脸上堆着憨笑,眼神却瞟向捕头腰间的刀鞘——那上面刻着朵牡丹花,是大名府军器监的样式。

    nbsp捕头显然没怀疑,啐了口唾沫:34;最近这一带不太平,有伙梁山贼寇逃窜,看见可疑人等就报官。34;说着从怀里掏出张画像,往杨志面前一递,34;见过这人吗?34;画上是个面如重枣的汉子,旁边写着34;赤发鬼刘唐34;。

    nbsp杨志的目光在画上扫过,喉结动了动:34;没见过。34;捕头34;哼34;了一声,带着人往外走,临出门时又回头看了眼杨志的手:34;你这手上的疤倒新鲜。34;杨志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34;砍柴时被斧子划的。34;

    nbsp直到马蹄声远了,周瑾才瘫坐在地上,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老妇摸索着抓住杨志的衣袖:34;客官,您......您是梁山来的?34;杨志没回答,从包袱里取出块伤药,往腿上敷。周瑾见他眉头紧锁,轻声道:34;师父,咱们真要去江南?34;

    nbsp34;嗯。34;杨志的声音有些发闷,34;听说江南宣抚使张叔夜正在招兵,去那里总比在这中原地带被官府追着强。34;他当年在梁山待了三个月,看着宋江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34;招安34;两个字,在他听来比34;贼寇34;更刺耳——他杨志世代将门,丢不起那份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周瑾却想起昨夜在客栈听到的话,说朝廷要派童贯征剿梁山,到时候免不了一场厮杀。他想问师父要不要回去帮衬,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见过师父对着月光擦拭那杆家传的浑铁点钢枪,枪杆上刻着34;杨家将34;三个字,每一笔都像浸着血。

    nbsp第二章nbsp太湖边的枪影

    nbsp一路往南,天气渐渐暖了。过了淮河,水网越来越密,官道旁常有乌篷船贴着芦苇荡滑行,船头的渔翁戴着竹笠,手里的橹摇得悄无声息。周瑾这才明白,师父为何非要绕道走水路——官府的盘查在船上松得多,而且杨志水性虽不及张顺那般,却也比寻常人强上几分。

    nbsp他们在高邮湖边搭上了一艘运粮船,船主是个矮胖的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吴语口音。34;两位是去苏州?34

未命名还在改2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