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明争暗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杨洄的话,甘露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nbsp李林甫忍不住叹息一声:“唉……应该提前降旨罢免了夫蒙灵察,他只是个副使,威望不如王忠嗣、盖嘉运,要夺他的权应该不难!”
nbsp一直缄口不语的李琦插嘴道:
nbsp“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以下一道秘旨给太原尹杨慎矜,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王昱,命二人秘密处死夫蒙灵察,由杨慎矜暂代河东节度使之职。”
nbsp李林甫捻着胡须道:“希望渺茫,夫蒙灵察既然已经倒向李瑛,肯定会对杨、王二人有所防备。
nbsp幸好河东军只有三万余人,对大局影响有限。
nbsp可以让王昱、杨慎矜联络岢岚军、大同军、横野军的主将,许以高官厚禄,分化夫蒙灵察的河东军。”
nbsp“右相此计可行,中书省拟一道旨交给杨慎矜,许诺这三个军的统兵将军只要讨伐逆贼李瑛,便俱都以侯爵相授。”
nbsp不等李琦开口,太后武灵筠便做了决断。
nbsp“右相再继续刚才的话题,第二件事情要做什么?”
nbsp李琦急忙开口,展示一下自己这个皇帝的存在感。
nbsp“嗯……我说到哪了?”
nbsp被几个人一插话,李林甫几乎忘了自己刚才的话题,努力想了片刻,这才续上思维。
nbsp“第二件事就是必须派人着重拉拢张守珪,他担任范阳节度使七八年了,还兼任幽州都督。
nbsp而且,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还是他的义子。
nbsp也就是说,张守珪、安禄山父子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超过十万人,他们的立场至关重要。
nbsp臣建议派遣与张守珪交好的裴耀卿出使范阳,许以王爵,收买其心。
nbsp只要张守珪支持我们长安朝廷,将会让我军如虎添翼,剿灭李瑛只是时间的问题。”
nbsp“右相所言极是!”
nbsp武灵筠在军国大事上没有多少主意,只能对臣子们的建议言听计从。
nbsp经过在场众人的一番讨论,认为拉拢张守珪的重要性要在盖嘉运之上,必须给予最高规格的封赏。
nbsp张守珪掌控的兵力不仅远超盖嘉运,而且范阳军距离长安只有两千多里,威胁要远远大于安西军。
nbsp况且,盖嘉运去年才从北庭大都护改任安西大都护,而张守珪却在范阳镇守了七八年,范阳军对张守珪的服从性肯定也远远超过盖嘉运统领的安西军。
nbsp从安西到长安,最近的地方也有六七千里路程,远的地方甚至迢迢万里。
nbsp这个万里可不是形容词,而是实打实的一万里路程。
nbsp安西军靠双脚赶路,至少要走半年的时间才能回到长安,重要程度也不及张守珪统率的范阳军。
nbsp最后由李琦一锤定音,册封张守珪为范阳郡王、加太子太师头衔,领范阳、朔方、河西三镇节度使。
nbsp之所以把朔方、河西两镇划给张守珪,也是李林甫提出的驱虎吞狼之计,希望能够以此诱惑张守珪出兵进攻朔方地区,直取灵州。
nbsp同时为了拉拢安禄山,李琦又命令加封安禄山为渔阳郡公,领平卢节度使,授勋柱国。
nbsp总而言之一句话,爵位一定要比李瑛封的高,这样才能收买人心。
nbsp研究完了拉拢张守珪集团的策略,李林甫又提出了第三条建议。
nbsp“只要能笼络张守珪与盖嘉运,我们长安朝廷便能占据七成优势。
nbsp如此一来,也就仅剩江南与淮南、荆襄、岭南这些地方暂时处于空白,我们也要加强控制,绝不能让这些地方的刺史倒向李瑛。”
nbsp大唐朝廷的作战重心一直在北方与边陲,江淮、中原、荆襄、岭南等地都没有重兵,只在扬州、荆州设了两个大都督府,在岭南新设了一个节度使。
nbsp其中,扬州大都督府下辖十六个折冲府,目前残存的府兵大概还有三万多人。
nbsp荆州大都督府下辖十四个折冲府,兵力仅仅两万出头。
nbsp岭南节度使驻兵广州,拥兵一万八。
nbsp武灵筠皱眉道:“张九龄那个老家伙是李瑛的死党,他肯定会
第431章 明争暗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