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国有铮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污蔑其驾崩,到时候可能会引来反噬……
nbsp“朕决定赌一把!”
nbsp等诸位大臣讨论的差不多了,李瑛目光如炬的做出决定。
nbsp“择日向天下人宣布李隆基驾崩,宣称洛阳的李隆基是替身,是傀儡……
nbsp我军力争在三个月内打进洛阳,到时候再送逆贼李隆基进陵墓,外地百姓谁又能分辨真真假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只要我们能打进洛阳,把李隆基、武氏一网打尽,史书还不是由朕与诸位爱卿来书写?”
nbsp李琚第一个支持:“臣支持陛下的决定,即刻向天下人宣布李隆基驾崩,说他纵欲过度,服用壮阳丹药意外猝死。”
nbsp“咳……”
nbsp李瑛用咳嗽掩盖自己想笑的冲动,这八郎还真是个人才!
nbsp老六李琬开口道:“不可,太上……李隆基毕竟是我们的父亲,把他诋毁的太厉害,有损皇室形象。
nbsp如果陛下实在想选择这条策略,那就对外宣称他感染风寒,呕血而死。
nbsp就不要再抹黑他了,毕竟对我们兄弟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nbsp张九龄、萧嵩、李祎俱都赞成李琬的提议,认为就算要采用中策也不应该把李隆基描绘的过于不堪。
nbsp“荣王所言有理,李隆基虽然现在置社稷于不顾,但他毕竟也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从前还是有功劳的。如果诋毁的太厉害,反而有损朝廷形象,有损宗室形象!”
nbsp李瑛颔首:“六郎说的有道理,那就对外宣称李隆基感染风寒病死……”
nbsp就在会议即将以李瑛的意志拍板之时,一直在权衡利弊的颜杲卿站了起来,拱手道:“臣反对这个策略!”
nbsp颜杲卿现在越来越像太宗时期的魏征,但李瑛并不反感,作为一个明君,身边有唱反调的铮臣反而是一件幸事!
nbsp“颜卿说来听听。”
nbsp李瑛一脸淡定的示意颜杲卿坐下说话。
nbsp“臣站着说话比较有条理,就让臣站着把话说完。”
nbsp颜杲卿并没有从命,而是执意站着说话,李瑛便不再勉强。
nbsp颜杲卿清了清嗓子,朗声分析这件事的利弊。
nbsp“李长源的这条策略过于弄险,所然短时间内可以获利,化解李隆基对陛下的污蔑,避免洛阳朝廷动摇各地民心。
nbsp但往长远来说,此计弊大于利,甚至可以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不,也许是两千,甚至是更多!”
nbsp“呵呵……这么严重吗?”
nbsp李瑛笑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愿闻其详!”
nbsp颜杲卿挺直脊梁,用洪亮的声音抽丝剥茧的分析。
nbsp“首先,李隆基是皇帝,而且是做了三十年的中兴之君,他的生死肯定都要载入史册。
nbsp不管我朝如何描写李隆基之死,再下去若干年,肯定会有史官站出来修正。
nbsp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隆基逃离长安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nbsp下去百年乃至几百年之后,想必世上依然还会流传着李隆基逃离京城,满朝文武弄个替身冒充皇帝出殡的流言。
nbsp如此一来,后世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满朝文武?
nbsp李隆基为了一己之私,与武氏母子勾结,继续挑起内战,固然会被史书谴责。
nbsp但陛下与臣子为了打败李隆基,却找一个替身来冒充父亲,冒充前任皇帝,一样会被后人唾弃、不耻!
nbsp况且,皇帝出殡乃是国葬,陛下与皇后,以及诸位亲王、郡王、宗室王公、满朝文武大臣都需要披麻戴孝,隆重发丧,昭告天下。
nbsp如果躺在棺椁中的那个人并不是李隆基,而是一个哑巴替身,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岂不沦为后世之笑柄?
nbsp战场上固然兵不厌诈,但上升到了朝堂那就是政治博弈。
nbsp陛下不应该执着于眼前的得失,而应该步步为营,不让自己在大义上面有亏,如此必能战无不胜,让天下百姓心悦诚服!”
nbsp听了颜杲卿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张九龄、萧嵩等老臣俱都额头见汗,面红耳赤,心中连叫惭愧。
nbsp皇帝还年轻,有时候做事难免激进,这并不可怕。
nbsp可怕的是大臣们的思维都跟着走,不能帮助君主规避错误,等着酿成大错的时候悔之晚矣!
nbsp从这一方面来说,颜杲卿这个宰相实至名归,堪称当朝砥柱。
nbsp“颜侍中言之有理啊!”
nbsp“我等草率了!”
nbsp“如此看来,长源这条策略确实过于弄险,短时间内虽然能够获利,但长远来看,弊端远远大于利益……不可行啊!”
喜欢。
第613章 国有铮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