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华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8章 大唐排行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乱糟糟的议论,吴先生扔掉手里的果核表示抗议。

    nbsp“你们吵吵嚷嚷的,还听不听老朽给你们念诵?

    nbsp不听的话,我就回家教导孙子读书了,争取将来培养个尚书出来。”

    nbsp众人闻言嗤笑。

    nbsp“你自己到老都是秀才,年轻的时候勉强在县衙做个主薄,做梦培养尚书啊?”

    nbsp“不听拉倒!”

    nbsp吴先生露出恼怒之色,作势欲走。

    nbsp众人堵着不让路:“都别插嘴了,让吴先生继续给咱们念诵官员名单,这么好的先生,他的孙子将来一定能做宰相!”

    nbsp“这还差不多!”

    nbsp吴先生这才面露喜色,转身重新来到告示前,继续诵读起来。

    nbsp“除了以上的两省主官、六部尚书、御史大夫之外,榜单上还张贴了九寺五监主官的名字。”

    nbsp“太常寺寺卿李琰,当朝亲王,祖籍陇右。”

    nbsp“大理寺寺卿李琬,当朝亲王,祖籍陇右。”

    nbsp“光禄寺寺卿夏侯功,河南荥阳人。”

    nbsp“鸿胪寺寺卿严挺之,京兆华阴人。”

    nbsp“宗正寺卿郑有为,山西潞州人。”

    nbsp“司农卿萧衡,山西河东人。”

    nbsp“太仆卿李希言,宗室,祖籍陇右。”

    nbsp听完吴先生的诵读,有人问道:“怎么没有太府卿与卫尉卿?”

    nbsp旁边有人插嘴:“太府卿不就是被判了五年徒刑的魏王李琚?自从他被抓起来之后,太府卿就一直空缺。”

    nbsp“上任卫尉卿是萧太师的儿子萧华,自从他被调往汉中担任太守之后,好像这个职位也是一直空缺。”

    nbsp“原来如此,那有劳吴先生继续给俺们往下诵读。”

    nbsp吴先生清了清嗓子,像个说书先生一样继续给围的水泄不通的百姓讲解告示上的内容。

    nbsp“下面的是五监主官。”

    nbsp“国子监祭酒李琬,当朝亲王,祖籍陇右。”

    nbsp“军器监监正郑钧,淮南扬州人。”

    nbsp“将作监大匠李让,京兆凤翔人。”

    nbsp“少府监监正刘君雅,淮南庐州人。”

    nbsp“都水监都水使者卢杞,河南滑州人。”

    nbsp有人插嘴道:“都水使者只是个五品官,还没有咱们长安令的级别高,不配上榜啊!”

    nbsp此言一出,引得周围百姓一阵哄笑。

    nbsp吴先生一本正经的纠正:“长安令与都水使者皆是正五品,不懂得不要瞎说。”

    nbsp“下面还有这么多,都是写的啥,请吴先生继续赐教。”

    nbsp马上有人站出来催促吴先生言归正传。

    nbsp吴先生盯着看了片刻,这才带着陌生感说道:“下面的这一堆是各省布政使,都是正三品的大官。”

    nbsp“哇哦……正三品可是跟宰相平级了,布政使又是什么职位?”

    nbsp吴先生捋着胡须,老神在在的道:“告示上说了,自即日起,当朝宰相升为正二品,六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卿、京兆尹都升为从二品了。”

    nbsp“至于这布政使嘛,就是各省的主官,相当于从前各道的采访处置使,这可是正三品的大官。”

    nbsp百姓们恍然顿悟,纷纷道:“那请吴先生给我们介绍下各省布政使都是何方人物?”

    nbsp吴先生背着双手,皱着眉头盯着告示,一边看一边读。

    nbsp“京兆尹韦陟,京兆万年人。”

    nbsp“洛阳尹韩休,京兆长安人。”

    nbsp“太原尹王维,山西河东人。”

    nbsp“以上三位府尹都是从二品的高官,与六部尚书平级。”

    nbsp“老朽接下来再为诸位街坊念诵各省布政使,大伙儿可要竖起耳朵听好了。”

    nbsp吴先生摇头晃脑,浑然进入了说书人的状态。

    nbsp“四川布政使岑参,湖北荆州人。”

    nbsp“陇右布政使颜真卿,山东琅琊人。”

    nbsp“河南布政使杜鸿渐,京兆万年人。”

    nbsp“安徽布政使田仁琬,江苏吴郡人。”

    nbsp“河北布政使公孙玄,河北沧州人。”

    nbsp“浙江布政使许万年,浙江杭州人。”

    nbsp“以上六省布政使,皆授兵部侍郎头衔,便于为各省兵马提供后勤供应。”

   

第758章 大唐排行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