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华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1章 失去价值的棋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光弼在奏折中说道:

    nbsp吐蕃全国不过三百万人口,而我大唐仅四川境内的百姓就达到了四百二十万。

    nbsp若是加上那些隐瞒不报的黑户,还有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藩属民族,整个四川境内的唐人超过四百五十万人。

    nbsp所以,我李光弼不需要朝廷的支援,只要四川的官员能够提供钱粮支持,我就能打进逻些城。

    nbsp而陛下你任命与我搭档了两年的岑参主政四川,掌管二十多个州,就是对我平定吐蕃的最大支持。

    nbsp岑参是我的知己,有勇有谋有手段,有他为我供应粮草,我李光弼绝对不会找朝廷要一石粮食。

    nbsp往昔,吐蕃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地利,以逸待劳,方才导致当年薛仁贵将军兵败大非川。

    nbsp而如今,尺带丹朱妄想趁着大唐内乱占据陇右与四川,派遣了三十五万大军长途跋涉,深入大唐疆域。

    nbsp大唐与吐蕃在两块战场上鏖战了一年的时间,朝廷肯定压力巨大,为了粮草与军饷发愁。

    nbsp但吐蕃人又何尝不是?

    nbsp高原的贫瘠土地能生产多少粮食?

    nbsp高原的铁矿又能铸造多少甲胄与箭矢?

    nbsp高原又有多少马匹与牦牛运送粮食?

    nbsp吐蕃人可是深入大唐作战,跋涉了三四千里,他们的压力绝对不在大唐之下。

    nbsp而如今,乞力徐率领的十万人马已经折损过半,臣尾随不放,深入敌腹,就算追到逻些城也要全歼这支人马。

    nbsp据臣派出的斥候刺探,目前的逻些城兵力只有五六万人。

    nbsp只要吃掉了乞力徐的这支人马,我军就可以兵临逻些城下。

    nbsp远在陇右的二十万吐蕃人如果要撤退,那就请陛下让哥舒翰咬住他,给臣创造击破吐蕃国都的机会。

    nbsp从陇右到逻些城将近五千里,只要陇右军能死死咬住不松口,臣一定能抢在陇右的吐蕃军回援之前抵达吐蕃国都。

    nbsp安史之乱固然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但没有川军增援,国内的兵力依旧可以应付,无非就是多打一两年。

    nbsp而灭亡吐蕃的机会却是千载难逢,臣以项上首级保证,不破吐蕃愿以死谢罪!

    nbsp李光弼写好书信之后并没有派使者快马加鞭送到长安,而是交给了李嗣业替自己转呈。

    nbsp李嗣业带着两万人马,穿越险峻的蜀道,跋山涉水,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抵达长安。

    nbsp到那时,李光弼率领的人马想必已经深入高原境内,就算大唐皇帝不同意,那也是骑虎难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nbsp李光弼的信心之所以如此足,那就是好友岑参给他的。

    nbsp得知李光弼决心追击吐蕃军,深入敌境,直捣逻些城。

    nbsp岑参保证只要自己还担任四川布政使,就会竭尽所能发动四川的百姓供应粮草与兵器,还能持续不断的输送新兵,就是军饷无法保证。

    nbsp李光弼告诉岑参“这就够了,军饷我自己解决!”

    nbsp李光弼解决军饷的办法就是告诉麾下的九万唐军:“随我杀进逻些城,破城之后,里面的财宝任你们劫掠三天!

    nbsp“什么狗屁军饷,一个月才一贯,你们一年也不过只能领到十二贯!

    nbsp“只要能攻破逻些城,那你们返回故乡的时候,都会变成富甲一方的土财主!”

    nbsp正是在李光弼的鼓舞下,川军才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力。

    nbsp即便深入高原五百里,依旧像是非洲二哥那样死死咬住乞力徐的残军不松口。

    nbsp“禀报节帅,有吐蕃使者求见。”

    nbsp卫兵的报告将李光弼的思绪从地图中拉了出来,伸手挑了挑桌案上的灯芯,让帅帐里面的灯光变得更加明亮一些。

    nbsp“带他进来见我!”

  &n

第781章 失去价值的棋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