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心中已有所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没有令朕失望。”
nbsp“他成功了。”
nbsp“两个月灭一国,除了武安君,谁能办到?诸位可畅所欲言。”
nbsp祖龙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响。
nbsp此言一出,原本主张赵迟撤军的王绾及多位后勤官员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忐忑。
nbsp齐国的覆灭不仅证明了赵迟的战略眼光,也让那些极力反对的人哑口无言,更让那些想借机打压赵迟的人找不到理由。
nbsp若无赵迟,大秦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完成统一,也不可能取得这般辉煌的战绩。
nbsp显然,世上除了祖龙,再无人能与赵迟齐名。
nbsp“大秦有武安君,实为福气。”
nbsp“我等钦佩至极。”
nbsp“齐灭之后,天下归一,大王功盖古今。”
nbsp“我等心悦诚服。”
nbsp满朝文武皆向祖龙祝贺。
nbsp千古一统
nbsp齐国沦陷,天下归于一统。
nbsp祖龙开创前所未有的基业,众臣亦为此千秋伟业的缔造者,必当留名青史。
nbsp“齐国既亡,几乎未损一兵一卒。”
nbsp“寡人终成不世之功。”
nbsp“天下自此一统。”
nbsp“寡人遂先祖遗志。”
nbsp祖龙立于龙椅前,满心欢喜地向群臣宣告。
nbsp一统天下,千古一帝,他终于达成心愿。
nbsp这一路,他的儿子功不可没。
nbsp日后父子相认,天下震撼。
nbsp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史册中,无论千年还是万载,他们的威名都将流传后世。
nbsp“臣等恭贺大王。”
nbsp此刻,满朝文武除了祝贺,别无他话。
nbsp当然,齐国**的消息渐趋平静后,所有大臣都洋溢着兴奋与喜悦。
nbsp大秦一统之势已开,他们也因此建立不朽功勋,成为千古一统的参与者。
nbsp……
nbsp“相邦,你还有何话说?”
nbsp祖龙目光锐利,带着几分玩味打量着王绾。
nbsp近段时间,王绾一直以国库空虚、粮草匮乏为由,试图劝说赵迟退兵。
nbsp表面看来是粮草问题,实际上王绾另有打算。
nbsp赵迟屡次为秦帝国立下灭国之功,声望甚至超过王绾。
nbsp若能让赵迟无功而返,他或许能借此提高自身地位。
nbsp朝堂之上,无一人是平庸之辈,而王绾更是深思熟虑。
nbsp如今赵迟灭齐之举,狠狠挫败了王绾。
nbsp“大王英明,臣实在难以企及。”
nbsp“武安君胆识与才智堪称天下第一,本官深感钦佩。”
nbsp王绾躬身施礼,语气诚挚。
nbsp“呵呵。”
nbsp祖龙轻笑一声,目光落在王绾身上。
nbsp随后,他面向群臣道:“寡人最厌烦朝中争权夺利及同僚间的内斗,希望诸位莫负所望。”
nbsp此言一出,王绾心中微震,明白祖龙所指为何。
nbsp“如今武安君灭齐,大局已定。”
nbsp祖龙续道,“齐国久未生事,将士无需再忧粮草,相邦也无须调配粮草往齐地。”
nbsp叮嘱完毕后,祖龙语调转肃:“齐亡天下安,诸卿功不可没,然非庆功之时。
nbsp治世比开疆更艰。
nbsp寡人盼诸卿合力,稳固此土,成就真正太平。”
nbsp祖龙环视群臣,声音威严:“治国方略由相邦拟定,呈章台宫供寡人审议。”
nbsp“臣遵旨。”
nbsp王绾迅速回应。
nbsp“另,”
nbsp祖龙继续说,“传令武安君,办完齐楚事务即刻回咸阳述职。”
nbsp此刻,祖龙内心波澜起伏。
nbsp这一天他等待已久。
nbsp赵迟归咸阳之日,便是父子相认之时,届时无人能阻。
nbsp“诸位还有事否?”
nbsp祖龙环顾四周,“若无事,退朝吧。”
nbsp祖龙挥袖欲离时,文官列队上前。
nbsp虽无显赫权势,却因受敬重而缓缓起身者是长公子扶苏的老师淳于越。
nbsp多年置身朝政外,专注礼法规矩的他开口:“臣有奏请。”
nbsp淳于越站起,高声道:“齐楚既亡,大秦一统。
nbsp大王功盖千古,远超历代君主。”
nbsp“为保大秦万世基业,臣斗胆建言。”
nbsp“大王当以礼法治国,以仁义安邦,方得天下太平。”
nbsp“自古传承最重要。”
nbsp“大王登基以来,宫中未立王后,后宫无主多年,未定储君,此有违祖制。”
nbsp“昔日天下未定,大王心系苍生,应以社稷为重,统御四海。”
nbsp“今四海已平,治国关键在于礼法。”
nbsp“大王乃天下表率。”
nbsp“后宫不安,则大秦难安。”
nbsp“朝局无储,则大秦难固。”
nbsp“臣恳请大王在天下安定时,早立储君,安定民心,奠定万世基业。”
nbsp淳于越直言不讳,句句紧扣礼法祖制。
nbsp祖龙听完淳于越的话后,眉间微蹙,待其说完,唇角泛起浅笑。
nbsp“淳于大人见解独到。”
nbsp“往昔天下纷争不断,不立储君是为了顾全大局。
nbsp如今四海归一,大秦无外患侵扰,设立储君协助理政势在必行。”
nbsp淳于越话音刚落,王绾即刻起身附和:“大人所言甚是。”
nbsp其余文官随之响应:“赞同淳于大人的见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臣等一致拥护。”
nbsp众人齐声附和,但少数人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nbsp“立储之事确需尽快商议。”
nbsp“一统之日,便是陛下确定储君之时。
nbs
第156章 心中已有所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