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此言确实不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后还有废六国文字、统一车轨与文字,皆为稳固大秦根基之举。”

    nbsp“但这些需待郡县制推行、天下安定后再行实施。

    nbsp废除文字不易,恐生波澜,须循序渐进。”

    nbsp嬴迟沉思,虽重生于此,却深知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统至关重要。

    nbsp唯有如此,大秦方可驾驭江山。

    nbsp“造纸术、冶铁术吾已精通,更有诸多后世知识与高产作物如红薯、土豆,足以让大秦稳握这片土地。”

    nbsp“未来可期。”

    nbsp嬴迟心中喜悦。

    nbsp秦末前,嬴迟需待天下易主后启用某些事物,但局势突变,这天下注定属嬴迟,这些事物亦可提前准备。

    nbsp随这些跨越时代的成果问世,嬴迟作为天命之子的威名将更加远扬,所谓旧势力复国不过是空谈。

    nbsp对这个时代与炎黄子孙而言,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最期盼的生活,然而历经数千年,这片大地仍存粮食短缺之忧。

    nbsp时光飞逝,吕不韦先行到达,坐于嬴迟左侧。

    nbsp不久,韩非、蒙毅、冯去疾等人率部将整理好的卷宗送达东宫正殿。

    nbsp“参见太子殿下。”

    nbsp众人行礼。

    nbsp蒙毅与冯去疾深知嬴迟成为储君对家族意义非凡;韩非更是全力辅佐嬴迟。

    nbsp嬴迟示意入座后,众人叩谢。

    nbsp吕不韦到来时,众人纷纷行礼问候。

    nbsp虽已辞去相邦之职,他依旧备受尊敬。

    nbsp“文书是否齐备?”

    nbsp嬴迟问。

    nbsp韩非恭敬回答:“储君,所有材料已呈交。

    nbsp臣可简述当前秦帝国人口情况。”

    nbsp嬴迟点头:“天下尽归大秦。”

    nbsp“秦原有约一千二百万人,韩约五百八十万,魏约一百八十五万,赵约九百多万,燕约一百五十多万,齐约百万,楚约八百多万。”

    nbsp“合计五千多万。”

    nbsp“这是秦未吞并六国前的数据。

    nbsp实际人数难免有误,误差应在两百万以上。”

    nbsp“历经八年战乱,中原荒废,人口骤减。

    nbsp据我推测,如今秦总人口恐不足五千万。”

    nbsp韩非向嬴迟汇报。

    nbsp“果然如此。”

    nbsp“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nbsp“开战即增赋税,等于逼民赴死。

    nbsp若遇昏君,必成灾难。

    nbsp然若由我治理,可避此祸。”

    nbsp嬴迟沉思。

    nbsp“赋税现状如何?”

    nbsp嬴迟点头,看向冯去疾。

    nbsp“储君,战事影响下,各地赋税未统一。

    nbsp本国赋税已达十分之几,原六国之地更高,达十分之八或九。

    nbsp齐国因未遭战火主动投降,赋税较低,仅十分之几。”

    nbsp“百姓负担沉重,饿殍常见。”

    nbsp“须妥善处理。”

    nbsp“此事不易。”

    nbsp“刚统一,诸多事务待理,地方豪强和复国势力阻挠。

    nbsp六国土地多被他们控制,调税恐生连锁反应。”

    nbsp“减税作用有限。”

    nbsp“实难应对。”

    nbsp蒙毅神色凝重。

    nbsp赋税关乎国本,不可轻举妄动。

    nbsp各国未像秦通过变法收地,仅凭军功授田,秦亦未全面改革。

    nbsp贸然行动定会动荡。

    nbsp即便秦王亦难以从容处置。

    nbsp嬴迟闻言微皱眉头,已有决断:“赋税问题严重。

    nbsp民为国本,民安则国安。

    nbsp身为储君,我可监国,此问题定解决。

    nbsp先完善郡县制,强化朝廷掌控力。”

    nbsp“殿下英明!”

    nbsp众人齐声附和。

    nbsp“很好,现在我来谈谈对郡县制的思考,各位可提出意见或补充。”

    nbsp嬴迟见众人专注倾听,直接进入正题。

    nbsp即便距离朝会还有时日,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缓。

    nbsp“太子已对郡县制形成具体构想?”

    nbsp吕不韦心中疑惑。

    nbsp昨日秦王才将此事交托,太子竟一夜之间就有了头绪?吕不韦此行旨在协助嬴迟完善计划,认为自己能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怀有自己的见解。

    nbsp“不知太子对政务有何高见?传闻太子见解独到,若有不足,我愿直言。”

    nbsp吕不韦暗自思忖。

    nbsp“愿闻其详。”

    nbsp蒙毅等人屏息凝神,等待嬴迟发言。

    nbsp“我国疆域辽阔,现有各国旧地未明确划分,仍沿用原属国名号。”

    nbsp“本君欲将全国划为十郡。”

    nbsp“每郡依土地面积与人口规模决定辖县数量。”

    nbsp嬴迟语气坚定。

    nbsp“太子之意,似是先大致确定十郡范围,再由各县补充细节,整体方案由朝廷拟定,县区划分交由地方官员执行。”

    nbsp吕不韦迅速领会,兴奋道:“妙极!”

    nbsp嬴迟浅笑回应:“若由咸阳统一规划,所需资料庞杂,耗时恐以年计。

    nbsp我建议先以咸阳为中心构建十郡基础框架,再交各地郡守细化县区设置,最终决策权在我,还需呈报咸阳核准。”

    nbsp众人听毕,皆展露喜色。

    nbsp作为朝廷重臣,他们深知此法若推行,郡县制度将迅速落地,或许不到一年便可全面铺开。

    nbsp“太子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吕不韦由衷赞叹。

    nbsp“臣等折服。”

    nbsp蒙毅等人也同声称颂。

    nbsp“以十郡为基

第172章 此言确实不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