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帝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9章 仁义之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好!”荀子并未问这人是谁,而是对李斯说:“斯,既然你已经想好了就去做吧!”

    nbsp“不过斯,你要记住。你这个人虽然聪明,有时候却总是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你要记住,时刻不要被他人左右自己的判断,要始终坚定初心,不为所动。否则你终究有一日会死在你自己手上!”

    nbsp荀子这番话算是告诫,也算是对李斯的教导。

    nbsp李斯重重的点点头,对荀子长拜:“学生谨记恩师教导!”

    nbsp随后,师徒三人吃了最后一顿散伙饭。

    nbsp荀子给了李斯一个包袱,里面装着一些干粮和盘缠。

    nbsp李斯谢过以后就背着包袱出发了。

    nbsp韩非见李斯走了,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

    nbsp荀子看出了韩非的心思:“非,你跟你师兄的政见不合,老师劝告你,今后你们两人最好不要在一起共事。”

    nbsp“当然,如果你们的统帅是一个仁义的君主,那么可以例外。”

    nbsp韩非点点头:“学生谨记恩师告诫。”

    nbsp这个时候,一个小胖子伸出手想去偷荀子放在身边的包袱,荀子一伸手就抓住了他的手腕。

    nbsp那小胖子吃痛:“痛痛痛,放开放开!”

    nbsp荀子看着面前的小胖子,这小子大概十一二岁,长得白白净净,却偏偏不学好学人家偷盗。

    nbsp“小子,你可知偷盗是为人不耻的?”荀子抓着小胖子的手腕说。

    nbsp小胖子撇撇嘴:“先生你说的不对,偷窃的确是为人不齿的,可我偷窃并不是为了您的钱财!”

    nbsp荀子好奇的问:“你偷东西,难道还有道理?”

    nbsp小胖子说:“我偷东西是因为身边的人已经快活不下去了,为了他们,我不得不偷窃!”

    nbsp荀子放开了小胖子,将他拽到眼前,严肃的问:“你有没有欺骗我?”

    nbsp小胖子回答说:“我的家在韩国,原本我家的家境很殷实,因为战乱才流亡举家到了齐国,谁知在前往齐国的时候遇上战争,当时我们家遭了抢匪,如今家人快要饿死,我如果不选择偷窃,就只有看着他们饿死。”

    nbsp韩非说:“你怎么让我们相信你?”

    nbsp小胖子说:“不信你们可以跟我到我家去看看!”

    nbsp荀子支付了酒饭钱,带着小胖子往他家而去。

    nbsp事情果然如同小胖子说的那样。

    nbsp荀子见小胖子家可怜,便买了一些粮食送给他们。

    nbsp为什么没有送钱财,因为在这个时候粮食要比钱财更宝贵。

    nbsp小胖子千恩万谢,荀子与韩非离去时,发现小胖子将自己刚才送给他的粮食,其中的一半都送给了贫苦的邻居。

    nbsp这让荀子大为惊讶。

    nbsp荀子重新将小胖子叫到面前:“你为何要将粮食送给你的邻居?”

    nbsp小胖子说:“您给的粮食已经足够我家救命所用,等到灾荒缓解,我们家就可以种地自养。而我家可怜的邻居,已经几天没有吃饭,如果我不把粮食送给他们,他们只有饿死。”

    nbsp荀子笑着说:“你人还怪好嘞!”

    nbsp小胖子憨厚的笑了。

    nbsp荀子这时严肃的问:“你愿不愿意当我的徒弟呢?”

    nbsp小胖子不敢相信:“我吗?”

    nbsp荀子点点头。

    nbsp小胖子感激荀子送了他粮食,对方主动开口收徒,他自然不会拒绝。

    nbsp“徒儿张苍!拜见老师!”张苍对着荀子行了一个拜师礼。

    nbsp荀子将他扶起:“你叫张苍?”

    nbsp张苍点点头。

    nbsp荀子摸着张苍的头,笑着对韩非说:“看来你要有一个师弟了!”

    nbsp……

    nbsp时间飞速流转,转眼隆冬将至。

    nbsp随着步入冬季,天气愈发的寒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每到严寒时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几乎就是生死攸关的时候。

    nbsp这时代还没有棉衣棉被,对贵族来说,贵族可以通过木炭取暖,可以通过穿着各种厚实的衣物保暖,总之冬天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冬天就没那么友好了,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木炭可以取暖,更加没有那些贵重厚实的衣服,普通百姓在冬季能做的,就只有蜷缩在四面漏风的房子里靠一家人的体温取暖。

    nbsp田秀听说众多百姓无法过冬,便想了一个好主意。他按照记忆将火炕的图纸做了出来交给手下去实践。

    nbsp火炕被很快造好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nbsp田秀解释了一下火炕的用途,却有人发出疑问:“丞相,在烧火炕的时候,产生煤毒怎么办呢?”

    nbsp煤毒也就是后世说的一氧化碳,这时之所以不烧煤取暖,很大原因就是无法解决煤炭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

    nbsp田秀作为穿越者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容易,在烧炕的时候,只要做一个烟囱,将烟排到室外,就不会中毒。”

    nbsp尽管一些人将信将疑,但是火炕被推出去之后,经过老百姓的实测,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nbsp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使用火炕过冬,火炕不仅在赵国地区被广泛应用,韩、魏、齐以及更加寒冷的燕国,百姓都开始大量的使用火炕。

    nbsp火炕的出现帮助普通的百姓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冬天,这个小小的发明,与纸一样,都是跨时代的产物。

    nbsp田秀也因为研究出了火炕,仁义之名被传播的更广。

    nbsp在赵国你可以辱骂赵王,但绝对不能辱骂田秀。

    nbsp田秀在赵人心中,已然宛若神明。

    nbsp这让赵地的贵族变得忧心忡忡。

    nbsp田秀的名声越发响亮,从民间百姓到军队朝堂,几乎所有人都对田秀交口称赞。

    nbsp他的威望已经盖过了曾经的平原君,现在的赵国,只要田秀愿意,似乎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nbsp“如果我们继续纵容田秀,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要成为第二个田乞了!”说话的是赵康。

    nbsp赵康的话,也引来了房间中一众赵氏宗族的附和。

    nbsp田乞当初就是依靠着自己在齐国的崇高威望,一步一步取代了齐国基业,并且为田氏代齐奠定了深厚基础。

    nbsp赵康等人相当忧心,田秀用不了多久就要蜕变成第二个田乞。

    nbsp“也许我们是时候该行动了!”赵康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喜欢。

第469章 仁义之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