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帝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2章 削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而且田秀也实在是不敢任用这些宗亲,田氏祖传技能太强大了,万一再有个人来个田氏代唐,那他可真是欲哭无泪。

    nbsp就连同姓田秀尚且猜忌,就更别说那些异姓王了。

    nbsp田秀下诏将太子的长子田煜封,为淮南王,命他去镇守江淮,田煜的淮南国是从淮阳郡拆分而来,他的国都位于上蔡。

    nbsp太子的次子田冀被封为衡山王,国都位于城阳。

    nbsp实际上从地图上来看,淮南王的封地更接近于汉代的衡山王,而衡山王的封地则更靠近江陵。

    nbsp这主要是由于田乐业的楚王占据了寿春,这就使得后面的淮南王和衡山王,他们的封地,只能不断向西迁移,以至于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nbsp太子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了王爵,田承业的长子田淑同样被赐予王爵。

    nbsp田淑被封为代王,田秀从田玉的晋国拆出了上谷郡,又将代郡部分土地补充入代国,代国的国都也就在代城。(书末尾有所有诸侯国的图)

    nbsp将自己的三个孙子封为王之后,田秀看着地图陷入沉思。

    nbsp他的唐朝相比起真正的唐朝,版图小的不是那么一丢丢。

    nbsp不过由于生产力的关系,目前田唐对边境的掌控力,远不如李唐那样稳固,这使得田秀非常忧心。

    nbsp郭瑗之端着茶水从后面过来,轻声说:“陛下,喝杯茶吧。”

    nbsp田秀转身看向郭瑗之,展颜一笑,说:

    nbsp“瑗之,你来的正好,我们的彻儿也该封个王了。”

    nbsp郭瑗之笑了笑,说:“彻儿才两岁,封王是不是太急了?”

    nbsp田秀就说:“等到朕把富饶的地方都封完了,将来彻儿可就没什么好地了,趁现在朝廷能册封的土地还多,抓紧给咱们彻儿选一个好地方。”

    nbsp郭瑗之听了以后对田秀说:“妾身全凭陛下做主,陛下给彻儿那块封地,妾都不会有怨言。”

    nbsp这几句话说下来,田秀非常高兴。

    nbsp淑妃虽然漂亮,但可没郭瑗之这么会说话。

    nbsp郭瑗之见了皇帝,往往几句话就能把田秀哄的心花怒放。

    nbsp田秀盯着地图看了一会,说:“我给彻儿选了两个封地。”

    nbsp“第一个是让他到吴国去,替朝廷镇守东南,吴国那个地方有铁矿,又有渔盐之利,这孩子到那准穷不了。不过吴国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民风彪悍胀气多,距离朝廷也远。”

    nbsp“第二个就是让他到南阳,我准备在南阳另筑一座城,就叫襄阳,襄阳是战略要冲地,往南可以连接江陵,往西可以进入关中,往北则是朝廷的都城洛阳,这个地方人口稠密,土地富饶,比起吴国也更繁华。不过缺点就是,一旦将来国家起了战事,襄阳必然首当其冲。”

    nbsp“所以瑗之,你想让咱们的彻儿去哪?”

    nbsp郭瑗之闻言,盯着地图看了良久,最后说:

    nbsp“陛下,妾以为让彻儿去南阳为好。吴国虽有物产之利,但民风彪悍难制,以彻儿年幼,恐难以掌控局面。而南阳人口稠密、土地富饶,且襄阳战略位置重要,若能经营好此地,对国家和彻儿都大有裨益。虽有战事风险,但也能让彻儿在历练中成长,学会应对危机。况且陛下圣明,必能保障国家太平,襄阳虽处要冲,也不一定会有战事。妾相信彻儿在南阳定能有所作为,为朝廷镇守一方。”

    nbsp田秀听后,点头称赞道:“瑗之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封彻儿为襄阳王,待他长大后便前往襄阳就封。”

    nbsp郭瑗之盈盈下拜:“多谢陛下,彻儿能得此机遇,全赖陛下疼爱。”

    nbsp田秀笑着扶起她:“这是彻儿应得的,日后你也要好好教导他。”

    nbsp郭瑗之恭敬应下,心中却也暗暗为儿子的未来谋划起来。

    nbsp田彻被封为襄阳王的消息传出以后。

    nbsp太子府。

    nbsp叔孙通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对太子说:“太子爷,皇帝这一招可太绝了。”

    nbsp太子盯着地图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门道就问:“这有什么问题吗?”

    nbsp叔孙通就指着地图说:“太子,南阳这个地方可是个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皇帝把公子彻封在这地方不说,还把南阳最精华的一块部分都给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您别看这块地只有巴掌大,但人口稠密,土地肥沃,要是公子彻在这里经营数年,成了气候,对朝廷来说可是个隐患。”

    nbsp襄阳距离洛阳实在是太近了,几乎可以说朝发夕至。

    nbsp如此近的距离,叔孙通真的担心田彻长大了如果谋反,朝廷这边会很被动。

    nbsp太子听了以后不以为意说:“不至于,彻儿还小,做不出什么事来,而且襄阳这位置也确实重要,到了战时,可能成为第一线。”

    nbsp叔孙通点了点头。

    nbsp这话倒是不错,就襄阳那个位置要是打起仗,不管谁要对朝廷出手都绕不开他。

    nbsp叔孙通突然长叹了一口气。

    nbsp太子忙问出了什么事?

    nbsp叔孙通就说:“太子,臣是为您将来担忧。”

    nbsp“孤有可忧?”

    nbsp叔孙通说:

    nbsp“如今天下藩王四起,朝廷北面有晋国,代国,东面有齐国,在西面还有一个汉中国,至于在南面,又有楚国,襄阳国。”

    nbsp“这些国家里面,以晋、齐、汉中三王的实力最强。”

    nbsp“这三个王掌握的土地就有十四个郡,天下三十六郡,这三个王就占了1/3,如果他们要是作乱的话……”

    nbsp田继业马上说:“哎,老师多虑了,晋王,齐王,汉中王都是孤的兄弟。”

    nbsp叔孙通摇头:“太子,您可知道周朝为什么失了天下吗?”

    nbsp田继业拱手说:“请老师赐教。”

    nbsp叔孙通神色凝重道:“周朝分封诸侯,初期依靠血缘维系,天下安稳。可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渐远,诸侯为了利益纷争不断,周王室权威不再,天下遂乱。如今陛下分封诸王,虽为稳固局势,但藩王势力渐大,难保日后不会重蹈周朝覆辙。您虽与晋王、齐王、汉中王是兄弟,可在权力面前,亲情未必可靠。”

    nbsp太子沉思片刻,道:“老师所言有理,但如今局势,分封也是无奈之举。孤当如何应对?”

    nbsp叔孙通说:“太子需广纳贤才,增强自身实力。同时,与诸王保持良好关系,观察他们动向。若有异动,早做防备。更要劝陛下,逐步削弱藩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如此方能保天下长治久安。”

    nbsp太子点头,道:“孤明白了,多谢老师提醒。孤会时刻关注局势,为大唐社稷着想。”说罢,太子望向远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忧虑。

    喜欢。

第752章 削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