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准备扩建六个大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刘厂长接过合同,脸上堆满了笑容,却又带着几分尴尬。
nbsp34;苏老板,实在不好意思,厂里现在库存只有六吨塑料薄膜。34;
nbsp刘厂长搓着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剩下的四吨,我保证一个星期之内一定交货!34;
nbsp苏建国眉头微皱,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nbsp他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nbsp时间不等人,蔬菜大棚的扩建计划必须尽快启动。
nbsp34;刘厂长,咱们做生意讲究诚信。34;
nbsp苏建国声音沉稳。
nbsp34;一个星期,不能再拖了。34;
nbsp34;一定一定!34;
nbsp刘厂长如释重负,连忙保证。
nbsp34;我马上安排工人三班倒生产,就是不吃不睡也给您赶出来!34;
nbsp苏建国点点头,起身与刘厂长握手。
nbsp他知道塑料厂现在日子不好过,能接下这笔订单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
nbsp但生意归生意,他必须确保自己的计划不受影响。
nbsp34;你现在就安排车,先把这六吨运走。34;
nbsp苏建国说着,将一千块交给了刘厂长。
nbsp刘厂长接过钱,顿时满脸微笑,立刻招呼厂里的运输科长安排车辆。
nbsp半小时后,一辆满载塑料薄膜的解放卡车停在了厂区门口。
nbsp34;苏老板,您要不要坐我们厂的小轿车回去?34;
nbsp刘厂长殷勤地问道。
nbsp苏建国摇摇头,拍了拍卡车的车门。
nbsp34;我就坐这车走,正好押货。直接送到苏家屯,省得中途转运麻烦。34;
nbsp很快,卡车开出四九城,直奔苏家屯而去。。
nbsp苏建国坐在副驾驶位置,透过车窗望着远处逐渐暗淡的天色。
nbsp司机老张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一路上话不多,专注地握着方向盘。
nbsp34;苏老板,您这塑料是做什么用的?34;
nbsp老张终于忍不住好奇,打破了沉默。
nbsp34;盖蔬菜大棚。34;
nbsp苏建国笑了笑。
nbsp34;冬天种反季节蔬菜,卖到城里去。34;
nbsp老张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nbsp34;这大冷天的能种出菜来?34;
nbsp34;能。34;
nbsp苏建国自信地说。
nbsp34;只要温度控制好,黄瓜、西红柿都能长。34;
nbsp卡车驶过一片收割后的玉米地,惊起一群麻雀。
nbsp苏建国开始思考以后的布置。
nbsp六个新大棚一旦建成,产量就能翻数倍,到时候不仅能稳定供应现有客户,还能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甚至到别的大市场开店。
nbsp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卡车的大灯照亮前方坑洼不平的土路。
nbsp苏建国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nbsp远处,苏家屯的灯火依稀可见。
nbsp34;前面右拐,直接开到村后的蔬菜大棚那儿。34;
nbsp苏建国给老张指路。
nbsp当卡车的大灯照亮四个白色大棚时,苏建军正带着几个村民在值夜。
nbsp看到有车来,他警惕地拿起手电筒照了过来。
nbsp34;哥?34;
nbsp苏建军认出了从卡车上下来的苏建国,惊讶地喊道。
nbsp34;你怎么这个点回来了?还坐着大卡车?34;
nbsp苏建国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
nbsp34;塑料买回来了,整整六吨!先卸货吧。34;
nbsp苏建军闻言大喜,连忙招呼值夜的村民过来帮忙。
nbsp在明亮的汽灯照射下,十几个壮劳力开始从卡车上卸下成卷的塑料薄膜。
nbsp34;哥,怎么只有六吨?不是说买十吨吗?34;
nbsp苏建军一边搬货一边问道。
nbsp34;厂里库存不够,剩下四吨一个星期后送来。34;
nbsp苏建国解释道。
nbsp34;不过不影响咱们的计划,明天就开始扩建!34;
nbsp34;扩建?34;
nbsp苏建军顿时眼睛一亮。
nbsp34;要建几个新大棚?34;
nbsp苏建国伸出六根手指。
nbsp34;六个!加上现有的四个,一共十个大棚。到时候一天能出上千斤菜!34;
nbsp苏建军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手里的塑料卷差点掉在地上。
nbsp他连忙稳住,脸上却掩不住兴奋。
nbsp34;太好了!这下咱们的生意可要翻番了!34;
nbsp卸完货已是深夜十一点多。
nbsp苏建国谢过司机老张,安排他在村里住一晚再回城。
nbsp兄弟俩打着手电筒,在月光下绕着现有的四个大棚转了一圈。
nbsp34;建军,你看那边。34;
nbsp苏建国指着大棚西侧的一片空地。
nbsp34;那里地势平坦,离水源也近,适合建新大棚。34;
nbsp苏建军点点头。
nbsp34;那片地是村集体的荒地,跟老支书说一声应该能用。不过有些地方不平整,得先平整土地。34;
nbsp34;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找老支书。34;
nbsp苏建国说着,打了个哈欠。
nbsp34;先回去睡会儿,明天有的忙呢。34;
nbsp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建国就起床了。
nbsp他简单洗漱后,拿着卷尺和木桩来到昨晚看中的那片空地。
nbsp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腿,但他毫不在意,专注地丈量着土地,不时在地上钉下木桩做标记。
nbsp等到八点多时,苏建军来这拖拉机已经从城里返回。
nbsp34;哥,量得怎么样了?34;
nbsp苏建军问道。
nbsp苏建国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nbsp34;东西宽约一百米,南北长约六十米,足够建六个标准大棚了。不过;
nbsp他指着西北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那边有个小土坡,得铲平。东南角又有点低洼,需要填土。34;
nbsp34;这个简单,人多一天就能干完。34;
nbsp苏建军信心十足地说。
nbsp34;走,去找老支书。34;
nbsp苏建国收起工具。
nbsp34;得先搞定用地手续,再招些人手。34;
nbsp兄弟俩当即前往了老支书的家。
nbsp当苏家兄弟敲门时,老支书正在院子里喂鸡。
nbsp34;建国、建军,这么早啊?34;
nbsp老支书放下鸡食盆,拍了拍手上的谷壳。
nbsp34;听说你们昨晚拉回来一车塑料?34;
nbsp苏建国点点头,直接说明来意。。
nbsp34;老支书,我们想扩建蔬菜大棚,需要借用村西头那片荒地。34;
nbsp老支书眯起眼睛,沉吟片刻。
nbsp34;那片地荒着也是荒着,给你们用没问题。不过;
nbsp他顿了顿。
nbsp34;村里有些困难户,能不能优先招他们干活?34;
nbsp34;正有这个打算。34;
nbsp苏建国爽快地说。
nbsp34;我们准备招三十个劳力,一天一块钱工钱,还管一顿午饭。34;
nbsp老支书闻言眼睛一亮。
nbsp34;一块钱一天?这待遇可不低啊!34;
nbsp他转身往屋里走。
nbsp34;等着,我这就用大喇叭喊人!34;
nbsp村部的大喇叭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声音依然洪亮。
nbsp老支书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喊道:
nbsp34;全体村民注意了!苏建国要扩建蔬菜大棚,招工三十人,一天一块钱,管一顿饭!想报名的赶紧到村部来!34;
nbsp广播声在宁静的村庄上空回荡。
nbsp不到十分钟,村部门口就聚集了二三十号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nbsp苏建国站在村部门前的台阶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并没有多惊讶。
nbsp眼下这个时间段,农村的活已经全部干完了。
nbsp别说是一天给一块钱,还供饭,就是简单的供饭,也能招来不少的劳动力。
nbsp34;乡亲们!34;
nbsp苏建国提高声音。
nbsp34;我们准备扩建六个蔬菜大棚,需要大量人手。工作包括平整土地、搭建骨架、覆盖塑料薄膜等,可能要干十来天。34;
nbsp人群中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面露喜色。
nbsp一天一块钱,十天就是十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nbsp34;建国哥,工钱真的一天一结吗?34;
nbsp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高声问道。
nbsp苏建国认出了这是村里的马老大,有名的刺头。
nbsp他正要回答,苏建军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nbsp34;马老大,你这是什么话?34;
nbsp苏建军声音洪亮。
nbsp34;我哥在村里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34;
nbsp马老大被怼得哑口无言,讪讪地低下了头。
nbsp人群中有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nbsp34;大家放心。34;
nbsp苏建国接过话茬。
nbsp34;工钱每天收工时当场结算,绝不拖欠。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干活要实在,偷奸耍滑的可不行!34;
nbsp34;建国说得对!34;
nbsp老支书站出来支持。
nbsp34;这是给咱们村创收的好事,谁要是捣乱,我第一个不答应!34;
nbsp报名进行得很顺利,苏建国很快挑选了三十个身强力壮的劳力,又额外选了十个妇女负责做饭和打下手。
nbsp他把工人分成三组。
nbsp第一组由苏建军带领,负责平整土地;第二组由吴二埋汰带领,负责准备建材;第三组由张大柱带领,负责搭建大棚骨架。
nbsp34;今天先平整土地。34;
nbsp苏建国布置任务。
nbsp34;建军带人铲平那个小土坡,把土运到东南角填洼地。其他人清理地面上的杂草石块。34;
nbsp工人们领了工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nbsp苏建国亲自督工,不时指点几句。
nbsp到了中午,王桂香带着几个妇女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nbsp白菜炖豆腐、玉米面窝头,还有一桶飘着油花的蛋花汤。
nbsp34;大家辛苦了,先吃饭!34;
nbsp苏建国招呼道。
nbsp34;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再干。34;
nbsp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简单的饭菜,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nbsp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活计,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nbsp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nbsp到太阳西斜时,那片荒地已经变得平整开阔,完全符合建大棚的要求。
nbsp苏建国信守承诺,当场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块钱工钱。
喜欢。
第157章 准备扩建六个大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