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被赶出家门得七旬老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到半小时,院门就被猛地推开,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nbsp“爹!娘!“
nbsp王秀兰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进堂屋,脸上还带着从市场匆忙赶回的红晕。
nbsp她站在门口,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两位老人,嘴唇颤抖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nbsp岳母缓缓站起身,手中的小毛被她轻轻放在椅子上。
nbsp她向前走了两步,浑浊的眼中泪光闪烁。
nbsp“秀兰啊...“
nbsp“娘!!“
nbsp王秀兰终于哭出声来,直接扑进母亲怀里,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
nbsp岳父也站起身,颤巍巍地走过去,将妻女一起搂住,老泪纵横。
nbsp苏建国悄悄退到一旁,给这久别重逢的一家人留出空间。
nbsp他看见妻子在王秀兰怀中哭得肩膀一耸一耸地,岳父粗糙的大手不停地拍着女儿的背,就像哄小孩一样。
nbsp“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没见了...“
nbsp王秀兰抽泣着说,声音闷在母亲肩头。
nbsp“女儿不孝,没能回去看您们...“
nbsp“傻孩子,说这些干啥。“
nbsp岳母抹着眼泪。
nbsp“知道你忙,这不我们来看你了么?“
nbsp苏建国清了清嗓子,适时地插话。
nbsp“爸、妈,既然来了,这次一定要多住些日子。家里地方够,您二老想住多久都行。“
nbsp王秀兰这才从父母怀中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向丈夫,眼中满是感激。
nbsp岳父擦了擦眼角,打量着宽敞的堂屋,疑惑地问。
nbsp“建国啊,我记得你以前不是厂里的工人吗?还有刚刚说秀兰她在看店,这是怎么回事?“
nbsp王秀兰闻言,突然破涕为笑,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色。
nbsp她拉着父母的手,让他们重新坐下,自己则站在他们面前,像个急于分享好消息的孩子。
nbsp“爹、娘,您们不知道,建国现在可了不得了!“
nbsp王秀兰眼睛亮晶晶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nbsp“他几个月前就把工作卖了,在苏家屯老家盖了蔬菜大棚,种反季节蔬菜。现在我们在东单市场开了家39;苏记蔬菜行39;,生意可红火了!“
nbsp岳父岳母面面相觑,显然被这一连串信息冲击得有些懵。
nbsp岳父迟疑地问。
nbsp“卖...卖工作?那铁饭碗不要了?“
nbsp“爸,您听我说完。“
nbsp王秀兰迫不及待地继续道。
nbsp“建国可有眼光了!他看准了局势要变,提前布局。现在咱们家四个大棚,每天能出好几百斤新鲜蔬菜。市场上就咱们一家有反季节菜,卖得可贵了!“
nbsp苏建国站在一旁,看着妻子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好笑。
nbsp平日里节俭朴实的王秀兰,此刻却像个炫耀丈夫成就的小媳妇。
nbsp“有多贵啊?“
nbsp岳母好奇地问。
nbsp王秀兰神秘地笑了笑,小声道。
nbsp“黄瓜一块钱一斤!“
nbsp“一块钱一斤?“
nbsp岳父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nbsp“咱们那夏天才一毛啊!“
nbsp“这还不算什么呢!“
nbsp王秀兰更来劲了。
nbsp“咱们店里现在一天能卖上千斤菜,加上豆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将近一千块钱呢!“
nbsp“一千块?“
nbsp岳父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nbsp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重复。
nbsp“一天...一千块?“
nbsp岳母也呆住了,干瘪的嘴唇无声地蠕动着,似乎在计算这笔天文数字意味着什么。
nbsp对他们这辈人来说,一千块几乎是一辈子的积蓄。
nbsp苏建国连忙上前。
nbsp“爸,您别激动,小心碎瓷片。“
nbsp他一边收拾地上的碎片,一边谦虚地说。
nbsp“秀兰夸张了,不是每天都能卖这么多,平均下来也就七八百。“
nbsp“那也了不得啊!“
nbsp岳父终于回过神来,激动得胡子直颤。
nbsp“我跟你妈种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nbsp王秀兰骄傲地挺起胸膛。
nbsp“建国现在可厉害了,连国营饭店都找咱们长期订货呢!“
nbsp她突然想起什么,转向苏建国。
nbsp“对了,赵经理今天来了吗?“
nbsp苏建国点点头。
nbsp“来了,价格谈妥了,比市场价高一成半。“
nbsp王秀兰得意地向父母解释。
nbsp“还有全聚德,四九城最有名的烤鸭店!现在都用咱们家的黄瓜!“
nbsp岳父岳母已经被这一连串的好消息震得说不出话来。
nbsp只是不住地摇头,嘴里念叨着“了不得“、“真没想到“之类的话。
nbsp苏建国看着两位老人震惊又欣喜的表情,也是无奈的一笑。。
nbsp这刺激,对于两位老人,还是太大了些。
nbsp他轻声对王秀兰说。
nbsp“你去准备晚饭吧,我去买只烤鸭回来,再打点好酒,今晚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nbsp王秀兰连连点头,擦干眼泪就往厨房走,边走边回头对父母说。
nbsp“爹、娘,您们先歇着,我给您们做几个拿手菜!“
nbsp岳母急忙站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我帮你...“
nbsp“不用不用!“
nbsp王秀兰把母亲按回椅子上。
nbsp“您二老今天啥也别干,就等着吃现成的!“
nbsp很快,时间来到了晚上。
nbsp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王秀兰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
nbsp铁锅里炖着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冒着泡,油亮的肉块在酱色汤汁中翻滚。
nbsp旁边的蒸笼冒着白气,里面是刚下锅的梅菜扣肉。
nbsp34;娘,您坐着别动!34;
nbsp王秀兰见母亲要起身帮忙,连忙按住她的肩膀。
nbsp34;这都多少年没给您做饭了,今天必须让我尽尽孝心。34;
nbsp岳母看着女儿忙碌的背影,眼眶又红了。
nbsp34;十个菜太多了,哪吃得了;
nbsp34;不多不多!34;
nbsp王秀兰麻利地将焯好的青菜倒入热油锅。
nbsp34;建国特意去全聚德买了烤鸭,还打了二斤好酒。您二老难得来一趟,必须得吃好喝好。34;
nbsp堂屋里,苏建国正陪着岳父喝茶。
nbsp老人的眼睛不住地往院子里瞟。
nbsp那里,苏玉芬正带着两个孩子玩耍,清脆的笑声不时传来。
nbsp34;这房子...真不错。34;
nbsp岳父突然开口。
nbsp34;比上次来宽敞多了。34;
nbsp苏建国给岳父续上茶。
nbsp34;前年刚翻修过,加了间厢房。等天暖和了,我打算把院子也整修一下,种些花草。34;
nbsp34;要花不少钱吧?34;
nbsp岳父下意识问道,随即又尴尬地抿了口茶。
nbsp34;还行。34;
nbsp苏建国笑了笑。
nbsp34;现在生意不错,负担得起。34;
nbsp厨房里传来王秀兰的喊声。
nbsp34;玉芬,来端菜!准备开饭了!34;
nbsp不一会儿,八仙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nbsp正中央是油光发亮的烤鸭,周围环绕着红烧鲤鱼、梅菜扣肉、白切鸡、蒜蓉粉丝蒸虾...
nbsp整整十道硬菜,看得两位老人直咂舌。
nbsp34;这也太破费了;
nbsp岳母小声嘀咕。
nbsp苏建国给岳父斟上白酒。
nbsp34;爸,尝尝这个,杏花村的老白汾,据说有二十年了。34;
nbsp酒过三巡,岳父的脸渐渐红润起来。
nbsp他夹了块鱼肉放进嘴里,突然问道。
nbsp34;建国啊,明强、明德他们呢?怎么不叫回来一起吃?34;
nbsp王秀兰的筷子34;啪34;地掉在桌上。
nbsp苏建国不动声色地给她换了双新的,语气自然地说。
nbsp34;老大结婚了,平时不怎么回来,老二...工作的地方远,老三在学校住校,周末才回家。34;
nbsp34;哦;
nbsp岳父点点头,又夹了块扣肉。
nbsp34;孩子们有出息就好。34;
nbsp王秀兰偷偷松了口气,给父亲碗里添了勺虾仁。
nbsp34;爹,您多吃点。这虾是我特地去市场挑的,可新鲜了。34;
nbsp34;嗯,好,好;
nbsp岳父应着,却突然停下筷子,眼神飘向远处。
nbsp34;你大哥家的有财,去年娶媳妇了;
nbsp饭桌上的气氛微妙的一滞。
nbsp苏建国敏锐地注意到岳母在桌下悄悄扯了扯岳父的衣服。
nbsp34;是吗?34;
nbsp王秀强笑道。
nbsp34;有财都成家了?时间过得真快;
nbsp34;办了二十桌呢。34;
nbsp岳父似乎没注意到妻子的暗示,自顾自地说。
nbsp34;彩礼就要了三百块,还不算三转一响;
nbsp岳母突然咳嗽起来,岳父这才住了口,低头扒拉碗里的米饭。
nbsp饭后,苏玉芬主动收拾碗筷。
nbsp苏建国则把王秀兰拉到厨房。
nbsp34;秀兰,你发现没有,爸妈今天不太对劲。34;
nbsp苏建国压低声音,眼睛瞟向堂屋方向。
nbsp王秀兰拧开水龙头洗碗。
nbsp34;可能是路上累了吧?毕竟年纪大了;
nbsp34;不对。34;
nbsp苏建国摇头,接过她手里的碗擦干。
nbsp34;爸刚才突然提到你侄子结婚的事,还特意说彩礼数目。妈的反应也很奇怪。34;
nbsp水声哗哗,掩盖了他们的谈话。
nbsp苏建国凑近妻子耳边。
nbsp34;我总觉得,他们这趟来是有事。34;
nbsp王秀兰的手顿住了。
nbsp34;能有什么事?信里也没说啊;
nbsp34;所以才可疑。34;
nbsp苏建国眉头紧锁。
nbsp34;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大老远从保定坐火车来,就为看看女儿?34;
nbsp王秀兰咬了咬嘴唇。
nbsp34;你的意思是;
nbsp34;找个机会问问。34;
nbsp苏建国把擦干的碗摞好。
nbsp34;别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们不好意思开口。34;
nbsp王秀兰点点头,眼圈有些发红。
nbsp34;要真是...要真是家里有困难,咱们现在有能力帮了;
nbsp苏建国拍拍妻子的肩。
nbsp34;去吧,好好问问。记住,不管什么事,现在有我在。34;
nbsp王秀兰深吸一口气,解下围裙走向堂屋。
nbsp苏建国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妻子搀扶母亲去厢房休息的背影,眼神复杂。
nbsp前世,岳父母也曾来过,但他当时只顾着为生计发愁,根本没注意这些细节。
第160章 被赶出家门得七旬老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