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羡慕朱由检的皇太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画面再转向皇太极方面。

    nbsp既然决定下要拿下遵化了,皇太极便点齐了四万五千建奴大军,外加一万五千人投靠过来的叛军和叛民,就兵分两路开始行事了。

    nbsp一路由他亲率三万两千人进攻遵化,另一路则是由爱新觉罗塔拜率领两万八千余人进攻迁安,阻挡山海关援兵。

    nbsp为了确保后方无忧,皇太极是特命宁完我驻守蓟镇负责一切军政要务,并留给了他八百余口亲兵。

    nbsp做好计划之后,他这一行便携带着的大量的辎重出发了。

    nbsp由于遵化距离蓟镇很近,皇太极一行仅用了两个时辰便奔赴到了遵化城下。

    nbsp抵达遵化与范文程等人会合之后,皇太极便梳理起了眼下的情况。

    nbsp其实,不用范文程说,皇太极便能看出此城的情况。

    nbsp在他的眼里,这遵化城高如天堑,要想攻下此城必须得软硬兼施才有可能。

    nbsp“宪斗,这遵化城知县为何人?”

    nbsp“启禀主子,此城是由明臣徐泽担任县令,巡抚是敌前河南按察使王元雅在担任。”

    nbsp“除了这事情外,奴才还查到,此城于半月前被敌兵部尚书孙承宗加固了一番,目前他好似就在这城中。”

    nbsp范文程不愧为他皇太极的铁杆,在见攻击不下遵化城后,旋即就开展了情报工作,可以说这遵化城几乎是被他摸了个门清。

    nbsp“哦?孙承宗那个老匹夫也在?除此之外,你近日可有探查前日伏击我们的敌将?”

    nbsp在皇太极看来,这有胆子埋伏他后金大军的人,定是位战略卓着的武将,倘若是能够以强大武力和丰厚的条件将其拉拢过来,势必会为自家的增加胜算筹码。

    nbsp至于孙承宗是否驻守在此城,这在他看来是个无伤大雅的事情。

    nbsp因为,那孙承宗是以防守而着称的!

    nbsp而倘若此城是被他又搞成了类似“关宁”那样的坚城,那大不了自己改道便是了,没必要在这个死磕!

    nbsp“主子,那伏击奴才的敌将,奴才详细探寻了一番,领头之人疑似是敌兵部尚书孙承宗之子,其麾下的数位武将。奴才并未查清根系,仅查明了一位。而那人是前些年扬名的孙传庭。”

    nbsp没错,孙传庭的事迹可是声名远播,不但蒙古人知晓,建奴人也知晓!

    nbsp“是哪位做出: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的知县?”

    nbsp“正是此人!”

    nbsp见主子念出了孙传庭的诗词,范文程也没生气,反而很是欣赏皇太极这副爱才惜才的样子。

    nbsp在他看来,若是皇太极能永葆此风,那后金想不壮大,想不入关都难。甚至有可能自己会辅佐他皇太极而成为一代名臣!

    nbsp的确,历史中的他的确是做到了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高位!

    nbsp“既然如此,那宪斗就随本汗一同观战吧。”

    nbsp听完了范文程的叙述,皇太极便就想试试这遵化城的水平了。

    nbsp“传本汗军令,命额驸纳穆泰率正黄本旗攻击城北西方。”

    nbsp“再命,额驸达尔哈率镶黄旗本旗攻击城北的东方。”

    nbsp“额驸和硕图,率正红旗本旗攻击城西的北方。”

    nbsp“雍舜率镶红旗本旗攻击城西的南方……”

    nbsp一如历史中的那样,皇太极便吩咐大军开始攻城了。

    nbsp皇太极的这次试探,可谓是使出了全力,不单是八旗精锐全出,就连蒙古与投靠过来的仆从军也一同参与了进去。

    nbsp而这试探的总兵力竟来到四万六千人之巨!

    nbsp没错,皇太极来到这里后,便就跟阿拜的部队汇合到了一起。

    nbsp……

    nbsp就在皇太极命令大军准备攻城的同时,遵化城内皆是满堂的肃静。

    nbsp作为眼下京师东区防务官的孙承宗,是早已离开去往了蓟县,眼下这遵化城那只留下了定国公徐允祯、及孙铨、孙传庭等一众伯爵将领于此。

    nbsp而眼下,负责防御遵化城的最高军事主官,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定国公徐允祯了。

    nbsp说句实话,就眼下而言,这几位国公也就朱纯臣、张世泽、沐天波一系还有点带兵的实力了。

    nbsp像定国公徐允祯和魏国公徐文爵二位,家传本领早已是落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是徐文爵这个魏国公,一身本领早已是在繁华的金陵给忘干净了。

    nbsp也是,像他们这种人,早已是过惯了富贵日子,且自身又是这大明的顶层勋爵,哪里还曾能想,有朝一日朝廷会要求自己带兵鏖战于野?

    nbsp我们再说回来。

    nbsp遵化县衙里,徐允祯静静的看着厅中的众人,眼神间是极度的无语且无奈。

    nbsp“说说吧,城外情况如何?我军能否守住此城?”

    nbsp说实在的,在他徐允祯原本的打算里,自己应该是守卫京师的才对。可这也不知道皇帝是抽了哪门子风,竟然让自己这个国公跑来守遵化了。

    nbsp其实按理说,他是应该守护京师的,但朱由检却也是想好好看看这些个国公的实力,所以才将他给调到了遵化,命他守护好进入京师的要道。

    nbsp“大人,现今城下有敌三万余人,依敌之兵力与我城内防备来看。守下此城应该无虑。可据守也不是长久之道。为今之际我等只能是出城迎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孙传庭等人还未开口,这身为阳武侯的薛濂便就站了出来。

    nbsp而这位阳武侯薛濂,是他定国公一系的人,为人言谈善举,行兵打仗也有两把刷子,极得他徐允祯的器重。

    nbsp当然了,能被他徐允祯所器重,自然也少不了这薛濂的搞钱能力。

    nbsp“武侯大人差异,半日前下官曾与孙将军到城上巡视。见那建奴兵源广袤,良马充足,且又在城外布出了战阵,若眼下与敌野战,实非我军所能为的。依下官来看,我军应驻守遵化,等待我朝的进一步指示。”

    nbsp在蒙古历练了大半年,孙传庭也蜕变成了一位皮肤黝黑,肌肉健硕的壮汉了。

    nbsp这在蒙古历练时,虽然他没亲自指挥大战,但也带人上了几番战场,实践了不少兵书上的兵法,给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nbsp也就是说,眼下的他早已不是那,只留意兵事的文官了。

    nbsp听着二人的争辩,徐允祯也纠结了起来。

    nbsp说实在的,他此时是很想出城迎敌作战的,但奈何他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

    nbsp而想要与城下的建奴打野战,除非是有一万到两万的骑兵不可,若没有这个,只怕就只能是据城而守了。

    nbsp“够了。此战就依孙知县等人的布置来吧。当然,我军也不可让建奴逞嚣,待我军消磨一二后,就请阳武侯薛濂与丰城侯李开先,带兵出战搅碎建奴的锐气!”

    nbsp“末将遵命!”

    nbsp自孙传庭等人回来,朝里的事情的是一件接一件的,而他们身上的功绩还需要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核验,所以到目前位置,孙传庭、孙铨二人还并无高阶官身。

    nbsp而徐允祯之所以做出如此安排,自然是想建立一番功业,毕竟总不能眼看着别人吃肉喝酒(朱纯臣),自己却是被皇帝给小觑。

    nbsp没错,相较于朱纯臣而言,他徐允

第182章 羡慕朱由检的皇太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