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81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逼宫进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时候,大明这边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nbsp大明的新行省制和教育改革经过在吕宋的一年试验后,汇总结果也是在新年的第一天送到了朱怡伦的御案前

    nbsp与此同时,筹备了许久的大明中央银行也同步开始了准备工作

    nbsp京城又开始了又一次的民间科技转移

    nbsp京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各地公司的代表,皇宫前更是站满了人,皇宫卫兵站在皇宫大门前组成人墙挡在护城河上的桥中间

    nbsp太卜司警员身穿警服站在各处执勤

    nbsp皇宫里,今天本应该是开大朝会的,但因为这次科技转移而选择了让路

    nbsp朱怡伦正在御书房整理着这次要转移的民用科技

    nbsp这些都是一些民用科技,经过朱怡伦筛选后并没有超前多少

    nbsp“陛下,时间到了”

    nbsp秦贤走了进来说道

    nbsp“哦,好”

    nbsp朱怡伦站起来拿着厚厚一摞文件袋

    nbsp“陛下,我来吧”

    nbsp秦贤走过来接过朱怡伦手中的文件袋

    nbsp像油皮文件袋这些东西早就在大明各处应用了起来

    nbsp这些东西的制造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难度

    nbsp“走吧”

    nbsp朱怡伦说着先走了出去,秦贤则是跟在他后面

    nbsp随着时间到了9点,皇宫中传来咚咚咚的鼓声,门口的皇宫卫兵让开道路,一个身穿军装的男人站在最前,那人赫然就是御林军统领王得资

    nbsp“有序进场,谁要是大吵大闹皇宫卫兵就会来请你出去,自然的你也会失去机会”

    nbsp王得资看着面前躁动的人群说道

    nbsp还在吵闹的人群听到王得资的喊声也是顿时安静了下来

    nbsp毕竟自己的公司只要能拿到技术转让就能挣钱,谁也不想因为某些不开眼的人而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nbsp毕竟这次能参加的都是一些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大公司是没有机会参与的,只能自己不断创新才不会被后来的小公司赶超

    nbsp这就变相等于一种激励模式,你不努力想吃老本是不可能的,通过鲶鱼效应激活市场,对于小公司而言就是秦国式军功授田,对于跟杨铁同时期发展的公司就是红桃皇后效应,倒逼你持续创新

    nbsp众人依次进入皇宫,虽然今天温度稍微有些高,仍然阻止了不了他们的热情

    nbsp大洋洲地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完全相反,大洋洲的夏季从12月到次年2月,冬天则是在6到8月

    nbsp所以大明的新年将是在夏天度过

    nbsp皇宫前的大广场上,摆满了非常多靠背坐椅和一人用的小桌子,这些是为这些人准备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太阳底下站满一个小时

    nbsp明地大洋洲京城建筑规模跟北平京城是一模一样的

    nbsp就在众人就坐后,王伴伴走到大殿门口的石阶上

    nbsp“陛下到!”

    nbsp王伴伴大喊一声

    nbsp众人立刻站起来,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的男人走了出来

    nbsp“参见陛下!”

    nbsp大广场上的众人齐声行礼道

    nbsp“免礼”

    nbsp朱怡伦走到准备好的桌子前坐下

    nbsp“谢,陛下”

    nbsp众人说完直起身体重新坐下

    nbsp“先把这次要发的东西,先发个目录给他们”

    nbsp朱怡伦对着身边的王伴伴说道

    nbsp“是,皇爷”

    nbsp王伴伴说完,挥了挥手

    nbsp只见众多宫女拿着非常多写满字的小书册走过来,开始一人分发一张

    nbsp最先拿到的人,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自己都没见过更没听过的名称时一脸的震惊

    nbsp“这么多!都是现在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只要能拿下一个,我老张家就能起飞了”

    nbsp最先拿到小书册的那人激动的说道

    nbsp“上次,我没有选上,这次,我一定要拿下一个”

    nbsp一个比较富态的中年男人看着小书册上的内容说道

    nbsp随着拿到小书册的人越来越多,现场顿时嘈杂起来

    nbsp这次朱怡伦选择的都是成熟的基础技术,要是直接发最终技术那跟全民抄作业大会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nbsp这次技术转移包括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才会出现的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采矿,冶金,纺织等

    nbsp“十分钟时间,可以选择自己能够承担的选项,十分钟后结束”

    nbsp王伴伴的声音再次响起,听到王伴伴的话现场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沙沙的翻书声

    nbsp(时间什么的我都用现代时间来表达了,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表达不准确)

    nbsp“你们先看着,这个时间朕先给你们讲讲什么是工业革命”

    nbsp朱怡伦笑着说道

    nbsp紧接着朱怡伦给在场众人简单讲解了什么是工业革命,以及大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工业的原因

    nbsp无数陌生的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自己的脑子,听的在场众人一愣一愣的

    nbsp旁边的报社记者们,手中的毛笔都快写的飞起来了

    nbsp虽然这次技术转移是面向小公司小商会,但仍然有大公司大商会派了代表过来

    nbsp目前大明多的仍然是以个人或家族为主体的商会,公司还很少,但有杨铁这个带头人,不少商会也在向着公司制度过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工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朝廷,需要在场的所有人以及大明的所有人,就算朝廷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技术应用不到实际中去,仍然没有任何作用,农民种出粮食养出牲畜供养大明的所有人,商人收购粮食让农民有利可图,商品的流动带动大明经济发展,工人生产出商品让商人能够从中赚取利润,工人生产出的武器保护大明巩固国防让大明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生活,三者缺一不可”

    nbsp朱怡伦说道

    nbsp“就像朕发给你们的小册子,上面的东西都是目前大明急需的,光靠朝廷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朕需要你们,当然,这上面的东西的数量是完全能满足在场的人数,为了避免贪多嚼不烂,所以朕规定了只能选择一项”

    nbsp朱怡伦接着说道

    nbsp朱怡伦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小时,在场不少人写记录的白纸都写了数十张了,但没人觉得枯燥,反而津津有味

    nbsp不少新名词冲击着在场的所有人的脑子,冲击着他们对于工业发展的固有认识

    nbsp这也是为什么朱怡伦要搞教育改革的原因

    nbsp(内容纯属虚构,和现实没有任何关联,切勿过度联想)

    nbsp京城外,不少人仍然在关注着这场盛会,不少人认为这是在抬高商人地位,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不断,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明要发展的必要过程

    nbsp朱怡伦也知道这一点,他不会放任商人无限做大,也不会让商人去想一些不该想的东西,但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商人,商品不会自己在市场中流动,这点无法避免,只能通过朝廷来调控这个平衡点

    nbsp“朕的话说完了,你们是否有疑问,可以举手站起来说出你的疑问,朕会一一解答”

    nbsp朱怡伦笑着说道

    nbsp在场的人都是商人,在面对缔造了如今大明的皇帝,不少人即使有疑问也不敢举手,毕竟士农工商,皇帝可以说自己不在乎,但你不能真的觉得皇帝不在乎

    nbsp突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nb

第84章 逼宫进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