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81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神州海军发展规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体系化海军

    nbsp1588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无敌舰队是其巅峰代表——这支由130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不仅包含重型盖伦帆船、中型武装商船,还配备了专门的运输船、补给舰和通信船,形成了主力舰+辅助舰的初步编队结构

    nbsp更关键的是,西班牙海军已具备职业化雏形,船员分为常备水兵(接受过严格航海与火炮训练)与征召水手(临时补充),军官阶层通过贵族世袭与军事学院培养结合,形成了一套从舰长到普通水手的等级制度

    nbsp尽管无敌舰队最终因战术失误和风暴失败,但它证明了规模化舰队+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为后世海军提供了模板

    nbsp17世纪,英国在借鉴西班牙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度革新将海军职业化推向新高度,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后,英国意识到英国远离大陆板块,海洋对于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系统性改革海军

    nbsp1625年查理一世时期,英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规定每年拨款维持一支常备舰队(约3050艘战船之间不等),船员不再是开战后才临时征召的渔民或商人而是签订长期服役合同的职业水兵,享受固定薪饷与晋升通道

    nbsp1650年代,英国海军推行资历晋升制,优秀水兵可通过考试晋升为军官(如海军上尉这一军衔需至少5年航海经验),并设立皇家海军学院(1673年正式成立),专门培养航海、炮术与战术人才

    nbsp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造船厂开始批量建造风帆战列舰——这类木制战船装备6090门火炮,按甲板层数分为一级(三层甲板,90100门炮)、二级(两层甲板,7080门炮)等,形成战列线战术的物质基础

    nbsp战列线战术就是海军战船在海上排成一列,也就是俗称的一字长蛇阵

    nbsp到18世纪,英国海军已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职业舰队(1700年约100艘主力舰,1800年超200艘),船员超10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海上日不落

    nbsp直到近代的1840年后,以蒸汽动力为主要驱动的蒸汽战舰横空出世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木制帆船,同时这又是一次海军发展历史的重大转折,驱逐舰,巡洋舰等概念出现

    nbsp1840年前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蒸汽动力技术逐渐成熟,以蒸汽机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战舰开始取代延续两百余年的木制风帆战船

    nbsp这一变革不仅是动力的迭代,更引发了海军战术、舰艇分类与海战模式的全面革新,标志着世界海军从风帆时代正式迈入蒸汽铁甲时代

    nbsp早期的蒸汽战舰并非一夜之间取代风帆——19世纪初期,工程师们首先尝试将蒸汽机作为风帆战船的辅助动力(如1819年美国萨凡纳号首次横渡大西洋时使用蒸汽机辅助航行),但受限于锅炉体积大、煤炭消耗高、螺旋桨技术未成熟等问题,这类混合动力的战舰效率低下,仅用于短途运输或内河巡逻

    nbsp而这个转折点则是出现在1830年以后,英国工程师弗朗西斯·佩蒂特·史密斯与瑞典发明家约翰·埃里克森分别独立改进了螺旋桨设计,解决了传统明轮(暴露在船侧的桨轮)易被炮火击中、水下阻力大的缺陷。螺旋桨藏于船底,不仅减少了水流阻力,还能在恶劣海况下稳定运转,大幅提升了蒸汽战舰的适航性与隐蔽性

    nbsp但在现在1823年斯密斯在神州的支持下已经完成螺旋桨技术的设计,并获得了神州专利技术保护

    nbsp高压蒸汽机的应用使单位体积的功率输出翻倍,配合更高效的燃煤锅炉,蒸汽战舰的续航能力从最初的短途辅助延长至跨洋航行

    nbsp神州科学家特斯拉(特斯拉电圈发明人特斯拉的架空同名人物)设计的船用高压蒸汽机和船用爆燃式锅炉则是很好的提前解决了早期蒸汽战舰的心脏病问题

    nbsp1840年前后,英国皇家海军率先建造了纯蒸汽动力的阿基米德号试验舰(1838年首航),随后推出第一代实用型蒸汽战列舰布伦海姆号(1840年下水)这类战舰保留了风帆作为备用动力(以应对煤炭不足的情况),但主要依靠蒸汽机驱动螺旋桨前进,标志着蒸汽战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nbsp蒸汽动力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动力系统,更推动了舰艇功能的专业化分工,海军不再需要“全能型”的风帆战列舰,而是根据作战需求分化出不同类型的战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概念雏形

    nbsp19世纪中叶,随着全球殖民扩张加速,各国海军需要一种既能独立执行远洋巡逻、侦察任务,又具备一定火力和防护能力的战舰。早期的巡洋舰多由改装的风帆护卫舰或小型蒸汽船发展而来,但1840年后,专门设计的蒸汽巡洋舰开始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吨位介于主力舰(战列舰)与小型炮舰之间(通常20005000吨),装备1020门中口径火炮(如68磅、9英寸炮),航速1215节(蒸汽动力加持下显着快于风帆战舰),续航能力强(可携带大量煤炭)

    nbsp主要承担的职责是侦察敌情、保护商船队、攻击敌方运输线、殖民地防御等任务

    nbsp虽然现代意义上的“驱逐舰”要到1890年代才正式定名,但其承担的核心职能方面,即nbsp对抗敌方小型高速舰艇(如鱼雷艇)在1840到1870年代已初现端倪

    nbsp1860年代,随着鱼雷技术(如白头鱼雷,1866年由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发明)的成熟,各国开始建造小型、高速的鱼雷艇,试图以低廉成本近距离攻击敌方主力舰。这些鱼雷艇吨位小(几十吨)、速度快(1520节),但防护薄弱,难以独立作战

    nbsp为拦截敌方鱼雷艇,海军需要一种小型高速护航舰,它们吨位略大于鱼雷艇(约200500吨),装备中小口径火炮(用于摧毁鱼雷艇)和简易鱼雷发射管(用于反击),航速与鱼雷艇相当甚至更快(1822节)。英国皇家海军在1870年代末建造的神射手级高速炮舰被视为早期驱逐舰的原型,其设计目标十分明确,保护主力舰免受鱼雷艇的骚扰

    nbsp风帆时代的海战以战列线战术为核心,双方舰队排成单纵列,通过侧舷火炮进行远距离对轰,胜负往往取决于舰船数量与火炮口径,而蒸汽动力与新型舰艇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

    nbsp蒸汽战舰不再依赖风向,可以自由选择进攻角度与撤退路线,即抢占T字横头(即己方舰队横向排列,集中全部火炮攻击敌方先锋舰)成为新战术核心

    nbsp18401870年代的蒸汽战舰革命,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现代海军思维的转型,从依赖自然力的规模对抗,转向依托工业能力的体系化作战,巡洋舰、驱逐舰等新舰种的诞生,为后续的无畏舰时代航母时代埋下伏笔,而蒸汽动力与螺旋桨技术的结合,则让海军真正具备了全球到达、快速反应的能力

    喜欢。

第197章 神州海军发展规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