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大汉启航,知识铺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机殿的气氛还未从海军改革的热潮中退去,洛阳城外已传来消息:第一批工匠与水利学者正陆续抵达京师。

    nbsp而陈子元并未停歇,他随即召集朝中儒士、博士,宣布了一项令满朝哗然的新政——推行汉语拼音与简化字改革。

    nbsp“语言是沟通之桥,文字乃文明之基。”他在廷议上侃侃而谈,“如今大汉疆域横跨万里,方言各异,文义难通。若不统一言语文字,则新政难推,民情难晓,何以教化万民?”

    nbsp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

    nbsp有人称此举太过激进,恐失古风;也有人低声赞许,认为这是真正的治国良策。

    nbsp审配虽未当场表态,却在事后对亲信道:“陈丞相此策,看似轻巧,实则深远。若成,则天下读书人将如雨后春笋,再无门槛之限。”

    nbsp为推动此事,陈子元亲自牵头,任命太学博士二十人,组建“词典编纂署”,着手编纂《大汉词典》。

    nbsp同时设立“书音馆”,由精通音韵的学者教授拼音,各地学院争相响应,甚至民间私塾也开始自发推广简化字。

    nbsp短短三月,洛阳街头巷尾,常见孩童手持识字木牌,口中念着“八、趴、妈、发”nbsp,朗朗上口。

    nbsp书院门前排起长龙,许多寒门子弟带着干粮前来应试,只为争得一个进入新设“国民学堂”的名额。

    nbsp而在朝堂之上,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nbsp“回禀丞相,”财政大臣审配呈上一份厚厚的奏章,声音低沉,“自年初以来,朝廷支出已达前年全年之数,其中八条贯通全国的大道预计耗银一千五百万两,另加移民安置、学院营建及海军扩编等费用,国库已见吃紧。”

    nbsp殿中一片寂静,众人目光皆投向陈子元。

    nbsp只见他接过奏章,翻阅片刻,神色不变,缓缓点头:“辛苦了,审大人。”

    nbsp审配略显迟疑,又补充道:“百姓迁移涉及数十郡县

第296章 大汉启航,知识铺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