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门后无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nbsp然而,只有黄琬之和她身后的几名心腹账婢知道,铁锭底座与石基的契合处,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倾斜。
nbsp它被人移动过,又被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
nbsp黄琬之没有声张,回到监察司后,她连夜拟了一封奏疏,名为《武库巡查七律》。
nbsp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凡武库重器封存,须由兵部、枢密院、监察司三司联署,以特制印泥封缄,每月初一开匣核对印样,但有毫厘之差,三司主官一体问罪。
nbsp朝议之上,百官哗然。
nbsp这等于给武库上了三重枷锁,任何一环都动弹不得。
nbsp出人意料的是,被认为会极力反对的太尉贾诩,只是淡淡地翻阅了奏疏,提笔批了四个字:“依例施行。”
nbsp百官散去,贾诩回到府中,将一名心腹召至密室。
nbsp烛火摇曳,映着他深邃的眼眸。
nbsp“陈子元要的不是铁,是规矩。”他将一杯冷茶饮尽,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可他忘了,规矩一旦立下,握着刀鞘的手,就再也换不成别人了。”
nbsp他从书架最深处取出一个铁盒,里面是一份《西凉军械残谱》的副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他将残谱一页页投入火盆,看着它们化为灰烬。
nbsp最后,只留下一页残图,小心地折好,夹入一本《礼记》的夹层中。
nbsp“告诉陇西的人,北辰铁非止一地,上邽的旧窖,也该启封了。”
nbsp几乎在同一时间,陈子元也收到了黄琬之的密报。
nbsp看到“泥裂铜移”四个字,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提笔在报告上批注:“他不动铁,是怕留下搬运的痕迹;可他忘了,规矩本身,就是最深的刻痕。”
nbsp他放下笔,对李息下令:“暗中抽调三名最精干的账婢,改扮成海贸商旅,持‘海贸税余采购令即刻北上陇西。别的不用查,专查近三年来,所有铁矿、铁坊的税收账目,一分一厘都不能错。”他又取出一块巡更用的木牌,交给李息,“转告韩德,从今夜起,每日在木牌背面加刻一字,每日更换位置,作为暗码。”
nbsp当夜,三更天的梆子声刚刚敲过,韩德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北库幽深的回廊里。
nbsp他像往常一样走着,耳朵却竖得像警觉的狼。
nbsp行至第七重门附近时,一阵几乎微不可闻的刮擦声,突兀地钻入他的耳中。
nbsp那声音极轻,极细,不像是金属摩擦,更像是人的指甲,在坚硬的铁器表面缓缓划过。
nbsp韩德心中一凛,脚下却不停,反而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仿佛是被夜风呛到。
nbsp他借着咳嗽的掩护,退到廊下,慢条斯理地点燃了手中的火把。
nbsp火焰升腾,光芒暴涨,他状似无意地将火把朝第七重门的方向晃了晃。
nbsp就在火光掠过门缝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一丝诡异的景象——门缝深处,一缕幽幽的青蓝色火苗,如鬼火般一闪,倏然隐灭。
nbsp那绝不是火把的反光!
nbsp韩德的呼吸骤然停滞,握着巡更木牌的手猛地攥紧,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
nbsp他死死盯着那道门缝,心中翻起滔天巨浪,一个荒谬而可怕的念头破土而出:“北辰铁……难道真的能自燃?”
nbsp与此同时,洛阳城楼之上,夜风呼啸。
nbsp陈子元刚刚展阅了李息派人送来的最新暗码拓片。
nbsp他的指尖在拓片上缓缓移动,最后停在了两个新刻的字上——“门暖”。
nbsp他盯着这两个字,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仿佛在拼凑一幅巨大的、横跨天地的拼图。
nbsp许久,他忽然头也不回地问向身后侍立的随从:“陇西那边,最近可有呈报什么异象?”
nbsp随从愣了一下,连忙翻阅记事簿,低声道:“回大人,有一桩奇闻。狄道县三日前,有一口废弃多年的枯井,夜里忽然喷出青色火焰,当地牧民惊为神迹,称之为‘地火神怒,正准备上报朝廷。”
nbsp风穿过檐下,挂在角上的铜铃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
nbsp陈子元缓缓闭上了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既像了然又像嘲讽的弧度,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原来,火种一直都埋在地底。”
喜欢。
第342章 门后无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