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记忆公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面的城市像被春雨催醒的藤蔓,三五年就是一番新模样。苏市的智能产业园早越过当年的城市边界,往东边的湿地漫延开来,新建的量子计算中心顶着半球形玻璃穹顶,晴日里能映出天上的云流——据说里头的光量子芯片,能同时模拟十座城市的能源流动轨迹,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比当年地下城里忽明忽暗的应急灯要安稳太多。
nbsp昆市的光伏农业带更成了连成片的“蓝绿海”。深蓝色的光伏板下,不再只是番茄和草莓,智能温室里架着层层叠叠的立体栽培架,架上垂着紫色的生菜、嫩黄的芽苗,机器人沿着轨道穿梭采摘,摘下的菜直接送进旁边的净化车间,装盒时还带着根上的湿土气。有回农场主站在田埂上看数据屏,瞧见当年在地下种过粮的老周路过,笑着递烟:“您看现在这菜,一天收三茬都够吃,哪像当年在地下,收一把青菜都得算着分。”老周望着光伏板反光的弧度,眯眼笑了:“好,好,这光晒着比地下的灯暖。”
nbsp西海岸的生态社区添了成片的“垂直森林”。居民楼的墙面上爬满常春藤和凌霄花,每三层就有个向外挑出的空中菜园,老太太们隔着栏杆递菜苗时,说话声能顺着花香飘半栋楼。有回放学的孩子趴在栏杆上看楼下,瞧见氢能通勤车无声滑过,车斗里堆着刚摘的黄瓜,脆生生的绿在阳光下闪,忍不住扯着嗓子喊:“张奶奶,您家黄瓜熟啦!”
nbspA市的地下工厂也往上“长”了。地面上盖起了研发中心,玻璃幕墙里嵌着巨大的全息屏,实时显示着地下车间的机械臂运转数据。有回小学生来参观,指着屏幕里飞速转动的齿轮问老师:“这些铁胳膊怎么比人还会干活呀?”老师笑着指了指远处的烟囱——那烟囱早不冒烟了,顶端装着个银色的风帽,转起来像朵会转的花,“它们干重活,咱们干巧活,这不就是从前人盼的好日子?”
nbsp可谁也没忘了地下。
nbsp当年的四座地下城,如今是“灾变记忆公园”的核心,成了新时代人脚边的“活历史”。
nbsp从地面往下走的电梯里,壁上的电子屏会自动亮起老照片:四十年前的苏市地下城入口,帆布棚子下堆着成箱的压缩饼干,雨棚漏雨,饼干箱上洇着深色的水痕;昆市地下城的通风口,幸存者们正扛着管道往里头钻,管道上沾着泥,有人的袖口还磨破了洞;A市地下城的储藏室,货架上摆着贴着手写标签的罐头,标签上“省着吃”三个字被摸得发毛。有老人带着孙子乘电梯,看见照片时会摸孩子的头:“那时爷爷就在这底下住着。”孩子扒着电梯扶手往下看,电梯正穿过厚厚的混凝土层,灯光在岩壁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倒比游乐场的过山车还让人心里发紧,小声问:“爷爷,底下黑不黑呀?”老人笑:“黑,但人心里亮。”
nbsp地下城的通道没改多少样。当年铺着铁皮的地面换成了防滑青石板,踩上去不硌脚了;墙壁上的应急灯换成了暖黄色的LED灯,照得那些斑驳的水泥墙反倒添了几分温软,连墙上当年用粉笔写的“今日供水时间”,都被小心拓印下来,旁边配着注解:“那时水金贵,得掐着点接。”通道两旁隔几步就有个玻璃展柜,里头摆着当年的旧物:掉了漆的水壶,壶嘴还留着牙咬的印;磨破了底的胶鞋,鞋里塞着晒干的茅草保暖;写满了调度记录的笔记本,最后一页记着“给三号区送绷带”,字迹被眼泪晕得发糊;甚至还有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玻璃上贴着张纸条,是当年藏这饼干的孩子写的:“留给明天饿的时候吃”,字迹歪歪扭扭,却让现在捧着奶油蛋糕的孩子看得眼睛发亮,拽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想把蛋糕分他一半。”
nbsp最热闹的是昆市地下城的“农耕记忆区”。当年为了在地下种粮,幸存者们用钢钎凿出了片“地下农田”,现在这片农田还留着半亩,种着当年的老品种小麦——麦秆比现在的矮半截,穗子却沉甸甸的,风吹过的时候,穗子磨着穗子,沙沙响得温柔。每到周末,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这儿体验:孩子们学着用小锄头翻土,汗珠子顺着额头往下掉,沾在睫毛上,直嚷嚷“比玩游戏累多了”;有个小胖墩翻不动土,急得蹲在地上哭,旁边的讲解员就笑着递水:“当年你爷爷奶奶在这儿种粮,一天要翻三亩地呢,比你这累十倍。”农田旁的储藏室改成了展厅,展货架上摆着当年种出来的老品种粮食,孩子举着手问:“那时候粮食够吃吗?”讲解员指了指墙上挂着的电子屏:“不够,所以他们才拼着命种粮,让你们现在能吃饱呀——你看现在的面包,随便吃。”
nbsp苏市地下城的“通讯站”成了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当年熔接光缆的机房还留着,老熔接机摆在玻璃柜里,机身锈得发褐,却还能看出当年被幸存者们擦得发亮的痕迹,机身上有个小小的凹痕,讲解员说那是当年抢修时,有人不小心用扳手磕的。旁边的屏幕上循环放着四十年前的录像:穿蓝色工装的技术员蹲在地上熔接光缆,汗珠滴在光缆上,瞬间就蒸发了;通讯恢复时,整个地下城的人都在欢呼,有人举着电话哭,说“终于能跟在其他地下城的家里人说话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断断续续,却比现在的高清视频还让人揪心。有个搞通讯的大学生来参观,摸着玻璃柜叹气:“现在的光纤一秒能传上万部电影,可当年他们连打个电话都不容易。”旁边的老人听见了,接话道:“可不是嘛,可没有当年那根线,哪有现在的网呀?就像没有老树根,长不出新枝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A市地下城的“武器库”最让人心里发沉。当年用来防备异兽的步枪、砍刀摆在展柜里,枪身的木托磨得光滑,是被无数只手攥过的痕迹;刀刃上还留着划痕,讲解员说那是砍变异藤蔓时崩
第2章 记忆公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