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挣钱的法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小胖妈倒是从黄翠喜的话里听出了一点不对:“对了,婶子,刚刚你说,阿澍?”
nbsp她倒是反应快,看看陈大妞,再看看黄翠喜,立马就明白了:“大妞改名字了?”
nbsp黄翠喜笑着点点头:“改个正式上学的名字,以后就是陈澍了,是润泽万物的意思。”
nbsp说话间,还在地上比划了一下,是哪个“澍”。
nbsp其实就算黄翠喜比划了,这里大部分人也都不认识这个字。
nbsp扫盲班教的都是常用字,可不包括这种字。
nbsp但就算是不认识,黄翠喜后面说的“润泽万物”是什么意思,大家总是懂的。
nbsp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户,可不就盼着老天爷下好雨。
nbsp连黄婆子都夸了一句:“这个字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偏偏夸完,还要一拍大腿懊恼:“这么好的字,咋给大妞抢先了,要不就能给我孙子用了。”
nbsp黄翠喜摸摸她脑袋,确认她后背衣服汗湿得不算严重,才白了眼黄婆子:“你连儿媳妇都没影呢,还惦记孙子呢,阿澍这么小都能挣钱了,你儿子连一天满工分都干不到,就别惦记人家的名字了。”
nbsp这话引得在场不少人都笑了起来。
nbsp黄婆子儿子娶媳妇老大难的问题,可不光是在他们村里,哪怕是在公社都是人尽皆知。
nbsp而黄婆子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啥挣钱?”
nbsp这时,就轮到顾丰出来解释了。
nbsp“这还是阿澍想到的法子,她给咱们木工作坊每成功推销出去一辆婴儿车,就能拿两毛,她今天就是去给人送货去了。”
nbsp“嘶——”
nbsp四周响起一片倒抽气声。
nbsp别看这两毛相比较一辆婴儿车的价格来说不算多。
nbsp但对村里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nbsp以前没有木工作坊的时候,大伙儿每年年底的分红也就是工分,年岁好的时候,一天干满十个工分大概有七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到年底算工分能有两百多块。
nbsp但这只是最好的情况。
nbsp村里能每天干满十个工分的人本来就少,哪怕是体力最好的青壮年劳动力,到了农闲的时候,一天也就能记七八个工分。
nbsp另外,分红还得扣掉每年年初预发的口粮钱,要是这户人家今年家里有婚丧嫁娶,问队里借钱了,那可能到了年底,不仅领不到分红,还会倒欠队里钱。
nbsp即便是这样,长桥大队也已经算是条件还不错的生产队了。
nbsp还有条件更差的生产队,干满一天也就三四毛,甚至还有几分钱的。
nbsp村里一年到头,大部分人家能攒个一百来块的,都算是有能耐的了。
nbsp如今顾丰说,每卖出去一辆婴儿车,就能拿两毛!
nbsp黄婆子都忍不住眼睛发直了算:“这要是一个月能卖出去一百辆,那不就是二十块钱?这可比顾大头在城里的工资都高呢!!”
nbsp即便有人笑话她贪心:“三五块钱的婴儿车,你怎么卖能一个月卖出去一百辆啊?白日做梦呢!”
nbsp但在场没人会觉得不需要这笔钱。
nbsp即便是卖不掉一百辆,哪怕是一个月只卖出去一辆呢,那也是两毛钱的进项,好歹能买几个鸡蛋给家里老人小孩补补呢!
nbsp想到这里,谁心口不热乎。
nbsp众人赶紧就拉着顾丰问:“这钱,就光阿澍能挣,还是咱们都能挣啊?”
nbsp这问题是顾丰早就和陈澍商量过的了。
nbsp光是陈澍一个人卖,太过惹眼不说,她后面还得上学,也卖不了多少。
nbsp但要是大家一起卖,不说别的,至少到了年底分红,陈澍也还是能分到钱的。
nbsp顾丰当即就道:“你们要是愿意,当然也可以挣,只是别太张扬,这竹子和木头毕竟是公家的,咱们作坊的工人在后山砍一棵树,还得种一棵呢。”
nbsp愿意啊!挣钱的法子谁不愿意?!
nbsp不少人一听这话,就琢磨开了,这年头除非是赶大集,否则不让人随便摆摊,那想卖婴儿车,就得往自己亲戚圈子里,尤其是住在城里的亲戚中使劲了!
nbsp亲戚就这么多,自己要是不主动一些,可就被别人给抢了。
nbsp这会儿,可没谁再去管陈家的什么事儿了。
nbsp陈家的热闹随时都能看,但自家能挣的钱可都是实打实有数的。
喜欢。
第216章 挣钱的法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