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我便陪他玩到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堂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脸上露出钦佩的神色。
座谈会持续了整整一下午,许多困扰百姓与商贾已久的问题被一一提及,朱标与朱瀚详细记录,并当场表态要立即采取措施。
散会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众人身上,堂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希望。
一名来自通州的商贾走到朱标面前,感激地说道:“殿下,今日一席话,让小人茅塞顿开。若改革之策真能惠及全国,百姓定会铭记您的仁德。”
朱标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改革之路虽长,但本宫与皇叔一定会坚持下去。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朱瀚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处,轻声说道:“标儿,今日之事只是开端,未来的路,还需你我携手并肩。”
朱标点点头,目光透着坚定:“皇叔放心,定不负众望。”
夜幕低垂,商会座谈会结束后,朱瀚与朱标并肩离开,脚步缓缓地踏过京畿街头的青石板。
街上熙熙攘攘,远处的茶楼灯火通明,商贾、百姓的笑语声混合着马车的辘辘声,勾勒出一幅平和的市井画卷。
朱标轻声叹道:“皇叔,今日座谈会虽收获良多,但心仍存疑虑。京畿商税改革初见成效,可外府复杂,利益盘根错节,推行改革恐怕并非易事。”
朱瀚目光淡然,似在思索。他缓缓开口:“标儿,治理之道如逆水行舟,改革之事,若无阻力,反倒显得蹊跷。今日座谈虽显百姓民心向背,但你可曾注意到,有些问题无人提及?”
朱标略一迟疑,皱眉问道:“皇叔的意思是?”
朱瀚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低声道:“商会虽集民意,但士绅阶层,却避之不提。那些真正掌握地方权柄的人,并未现身。他们的沉默,不是无意,而是冷眼旁观。”
朱标顿时明白,心一沉:“明白了。士绅既是百姓的领袖,也是地方的实际掌控者。若他们暗反对,改革岂能顺利?”
朱瀚点头:“所以,接下来,关键是如何将他们纳入局,让他们明白,新政不仅对百姓有利,对他们也同样重要。”
朱标沉思片刻,眼渐渐浮现一抹坚定:“皇叔,士绅多以利益为重,若能用朝廷的支持与赏赐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顺应改革方可长久获益,或许是可行之策。”
朱瀚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不错,晓之以理,动之以利,是第一步。但要记住,权柄之争,最终还要以实力取胜。士绅不乏反对者,必要时,朝廷的威严不可缺。”
夜色深沉,宁静的东宫内烛火摇曳,朱标正端坐案前,翻阅着京畿商会提交的奏折。他神色专注,目光如炬,偶尔用毛笔批注几句。忽然,侍卫来报:“殿下,四皇子求见。”
朱标放下笔,眉头微蹙。朱棣素来与他针锋相对,如今深夜来访,恐怕来者不善。他沉声道:“请四弟进来。”
片刻后,朱棣迈步入内,身着深蓝色长袍,腰间配剑,英气逼人。他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拱手道:“大哥,深夜来扰,还望勿怪。”
朱标淡然一笑,起身道:“四弟深夜造访,必有要事。不妨直言,何必绕弯?”
朱棣微微一笑,目光掠过朱标桌上的奏折,缓缓说道:“大哥为京畿商会之事劳心劳力,实在令人钦佩。只是,朝廷政务千头万绪,单凭一县之策,恐怕难以解决全国的问题。四哥特意来给大哥提个醒,切勿操之过急。”
朱标看着朱棣,眼闪过一丝警惕。他缓缓说道:“四弟言重了。朝廷大小事务,父皇自有决断。四弟既然关心朝政,为何不将此意直奏父皇?”
朱棣不慌不忙,笑容更甚:“大哥这话就见外了。四哥不过是担心你过于专注一事,忽略了其他。我听说,最近京畿城流传着一些不太妙的传言,有人说,朝廷过分关注商贾,反而冷了百姓。”
朱标眉头微皱,问道:“此事我怎么从未听闻?四弟何处得来这等消息?”
朱棣摊开手,语气随意:“大哥勿怪,四哥不过是听人闲谈罢了。京畿虽富,但百姓疾苦终究比商贾更为重要。若大哥一心一意扶持商会,却疏忽了百姓,难免引来议论。”他说完,目光直视朱标,眼神带着一丝试探。
朱标冷静地说道:“四弟,多谢你的提醒。但我自问未曾冷百姓。京畿商会初建,尚需完善,难免有人心生怨怼。只要用心施政,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朱棣嘴角微扬,笑意却多了几分意味深长:“大哥果然胸怀宽广。既然如此,四哥也不多说了。只是提醒一句,这世间人心难测,凡事多留一分心眼,总是好的。”
朱标面色如常,拱手说道:“多谢四弟提醒。夜深了,四弟请回吧。”
朱棣闻言,起身告辞,离开时目光掠过朱标案上的奏折,若有所思。待他背影消失在夜色,朱标心却多了一分隐隐的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清晨,朱标特意召见朱瀚,将昨夜之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朱瀚听罢,脸上并无波澜,目光却深邃如水。他轻声说道:“标儿,朱棣此人心机深沉,绝非无的放矢。他提到的传言,多半是有人刻意散布。”
朱标皱眉问道:“皇叔,您的意思是,这些流言可能与四弟有关?”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不排除这种可能。他素来善于借力打力,若真是他挑起事端,我们便不能坐以待毙。”
朱标思忖片刻,低声道:“皇叔,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瀚目光一闪,缓缓说道:“既然他在暗处,我们便引蛇出洞。既然传言针对商会,你便趁此机会,在城举行一场公开活动,让百姓与商贾直面交谈。这既可打破流言,也可安抚人心。”
朱标眼前一亮,连忙点头:“皇叔所言极是!这就着手安排。”
朱标亲自主持了一场名为“百姓之声”的民意大会,邀请京畿百姓、商贾以及地方官员齐聚一堂。大会设在京城南门的广场之上,早早便聚集了成百上千的百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朱标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人群,朗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京畿商会初建,不少人心存疑虑。今日,本宫便与大家一同探讨,凡是关乎民生之事,皆可直言。本宫在此承诺,绝不隐瞒,绝不避讳。”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一名年迈的农夫第一个站出来,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殿下,俺是南郊种地的农户。这两年粮价虽然稳定了些,但布匹、盐这些东西却越来越贵。俺们种地的,日子还是苦得很啊!”
朱标听罢,点点头:“老人家,你的难处本宫记下了。商会的宗旨,便是让货物流通更顺畅,减少间的加价环节。本宫会亲自督促商会,与各地商贾商议此事,尽快出台方案。”
又有一名年轻的铁匠上前,拱手说道:“殿下,俺听说,有些商贾私下囤积货物,哄抬物价,这些人可怎么治?”
朱标沉声道:“此事若属实,便是触犯朝廷律法。本宫已命商税局加强巡查,凡囤积居奇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台下百姓闻言,纷纷拍手称快。然而,也有一名身穿华服的商贾站了出来,语气略带不满:“殿下,货物流通确实需要清明,但商贾们也有自己的难处。若朝廷一味打压,只怕我们的日子也难熬。”
朱标看着他,面色不变,语气却透着威严:“本宫从未打压商贾。商会的存在,便是为你们争取利益。若你们真有难处,尽可通过商会呈报。但本宫也要提醒一句,商贾行事,需有良知。若只顾一己私利,害苦百姓,便休怪朝廷不留情面。”
那商贾听罢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我便陪他玩到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