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阳光农场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京城寻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后去了京北各大公立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去了潘家园和琉璃场、鬼市、知名道观和寺庙,也没有什么所得,看来能有幸被保存下来的修行物品真是少之又少。整个京北文物市场,都没有这样的物品流通。

    最后在京北城西区阜内大街闲逛的时候,感觉到一座白塔下面的地宫内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和灵石完全不同,沈阳能感受到一种博大、平和的气息,但却无法吸收。

    从神识感应来看这个地宫在白塔的地下深处,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应该有上百年没有开启过了。

    沈阳绕到正门,才知道这是妙应寺,俗称白塔寺。沈阳花了四十元买了两张门票,把强等人留在外面。两人边逛边了解寺庙的历史。

    说起这个白塔寺,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叫阿尼哥的人,公元1271年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并敕令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白塔。

    白塔竣工后,忽必烈命人以塔为中心,营造了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的大圣寿万安寺,以此作为百官习仪、举行佛事活动及译经的场所,自此就白塔寺至今也有700多年历史了。

    白塔建成之后,便成为当时的元大都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然而,时代的更迭就是如此猝不及防,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占领京北,元朝的宫殿几乎烧毁殆尽,唯独只有白塔寺等少数几个元朝建筑保存下来。

    所以不得不说,这样的建筑在京北城显得更为珍贵,并且也格外不同,当然了如今的寺院也是在后来元代的一次大火中烧毁重建的,保留至今的也只有白塔,后来在明清时期,寺院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和建筑。

    慢慢的白塔寺在因此在不同的时代里,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深刻而富有涵义,在民国年间,逐渐形成京北四大庙会之一的白塔寺庙会

    白塔被巍峨的高墙保护,走进这里只能远远的看到外观的白色里,夹杂着些许的淡黄色岁月的痕迹,几乎没有人会深究这些经历了岁月和时光打磨的建筑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比如,元代辉煌时期的喧闹,明代的落寞,还有清朝时期再次辉煌和重建等等。

    白塔寺自从1980年,面向社会开放。如今开放也有40多年了,在人们不断来往于此中,这些行走的地砖,面对的白塔和寺院的藏物,都需要不断的修缮和保护,才能够为后世人所保留与研究。

    虽然和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不同的是,此刻的白塔寺少了一些香火,也少了那么多繁华,但是在如今繁华的京北城里,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别具韵味。

    寺院的藏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吸引沈阳的只有白塔下面的地宫里的东西。可是地宫并没有被发掘,沈阳不可能为了一己之私,进行破坏性的盗取。

    再者说这些能量沈阳也没有办法吸收,就是拿到手里,还没有特别的用处,就带着贾赝逛遍了整个寺院,才带着些许的失望离去。

第358章 京城寻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