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铁路畅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铁轨马车的构想,也叫做马拉火车,早在南下北京时,就已经在皇帝的脑海中迸发。

    不搞火车,还是穿越者吗?

    就像是抬枪一样,作为冷兵器时期的绝对杀手,放在热兵器时代是不上台面的。

    马拉火车也一样,在工业时代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但没办法,如今还只是封建时代,真正要等到工业革命,还得到十八世纪中后期。

    马拉火车,就是妥协的产物。

    毕竟蒸汽机这个玩意儿,如今还只是雏形,一直在慢慢的改进。

    但是朱谊汐等不起。

    从东至吉林,西到吐鲁番,北到阴山,南至南海,如此辽阔的土地,都由他在位时期拿下。

    统治成本高,导致维持住也很艰难,毕竟太大。

    所以火车是必然不可缺少的一项东西。

    火车头既然要等,那就先把铁轨加好。

    枕头,铁轨,火车头,火车的三要素。

    火车头不行,那就先用马拉火车来凑合,等到时机成熟,蒸汽机可以应用的时候,就可以水到渠成,完全没有阻碍。

    当然,据朱谊汐所知,最初的轨道并不是铁的,而是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

    后来又出现了在英国煤矿十分常见的木头做成的轨道,当然,那时候在上面行驶的并不是火车,而是马车。

    这些他都不会考虑,而直接用上了铁轨。

    反正随着煤矿的大肆开采,燃料不再收到限制,遵化铁矿产量还挺可以的,自然要用铁轨。

    为了得到更多的铁,他甚至放开了铁厂的运营,从而刺激更多的民间资本涌入。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大多都是官僚、贵族们参与。

    对此皇帝毫无意外。

    没有新贵族,怎么来替代旧贵族?

    英国所谓的革命,不就是贵族之间出了内奸吗?克伦威尔本来就是贵族出身。

    历史规律就是这样,揭开旧王朝坟墓的,往往都是自己人,唐之隋,袁之清。

    “先从玉泉山到北京,然后从玉泉山到宣府,再到大同。”

    朱谊汐望着地图,心中勾勒起了大明王朝的铁路布局图。

    在生铁产量还不够的情况,铺设边疆的铁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陛下,京城内部舆论对铁轨之事,好奇者甚多。”

    张祺笑着说道:“在听说只要几枚铜子,就能在马车上遛一圈后,许多人都愿意,这比租车便宜多了。”

    “那是必然。”

    朱谊汐的精神被拉回来,他扭过头,看向张祺:“只要在京城中普及开来,那些百姓们接受铁路,知道了其方便,自然就会传递到天南海北。”

    “到时候就不愁销路了。”

    没错,一开始朱谊汐就没完全把铁路当做军队专属,而是准备放宽到民间,让百姓们领略到交通发展的魅力。

    只要收到钱了,能够回本,那么内务府就不会亏钱。

    到时候陈年累月,源源不断的收钱,足以让铁路一条条的布满整个中国。

    利益,才是永恒的,才是永动机。

    况且对于皇帝来说,掌握了一条条的铁路,就相当于掌握了一条条的财

第七十四章铁路畅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