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冲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对于地方上的三老位置,巡防营和京营,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数量上,两者不相上下,但巡房营属于地头蛇,天然的就处于优势地位。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学习科举,施行分肉政策。

    既,原本的三老中,乡老主持诉讼教化,由地方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曹林能够主持分配的,只能是乡长、乡警。

    这两个官职,则适应地方举荐和中央委派。

    皇帝立马让朱谋过来,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但凡担任乡老之职的,必须要严厉规则,条件,只有满足的才能获得举荐。」

    朱谋赞同,立马琢磨出了一套标准:「乡老除了德高望重外,最要紧的就是年龄,因为德高望重根本就没有标准,而年龄则是摆在那的。」

    「首先,必须得年满六十;其次,必须采取轮换制,同一个家族不能连续出乡老。」

    「那乡长呢?」皇帝也懒得动脑子了,直接问道。

    「乡长自然依旧还是老样子,由都督府举荐,吏部审核,发任。」

    朱谋闪过一丝尴尬的笑容,对于吏部出了如此大的岔子,他实在是无脸见皇帝。

    「不过,乡长则年龄上,必须年满三十;且在官职上必须是队正以上。」

    「最后,其服役年限,必须满五年。」

    「其余的识字,体态端正等,一如既往。」

    说到这里,他则沉声道:「如果按照分配法,吏部可行乡长,而县衙则举荐乡警。」

    「知府负责审核。」

    「标准与其一样。」

    经过这样一番的更改,三老的选拔也就正规了许多。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要官职满足了,就能获得举荐。

    朱谊汐满意地点点头,朱谋的能力一如既往地出色,尤其是执行力,非常值得信任。

    这要是赵舒,赵首辅,肯定先来絮叨一下三老的重要性。

    「不过,体貌端正则罢了,」

    皇帝笑了笑,随口道:「军中有几个相貌好的?况且,能够退役的军官,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受过伤,有所残缺。」

    「脸上有伤疤,断手的,不在少数,咱们应该理解一下。」

    朱谋只能点头称是。

    经过这样一番的分配,三老就彻底的标准了。

    其中,作为核心的乡长,由京营子弟担任,作为值得信赖的京营战事,其忠心不言而喻。

    而乡老,则是地方士绅的盘中餐,代表着他们的利益,维护乡间秩序。

    同时,乡警则是知县的代言人。

    三角关系是最牢靠的,各方都有自己的代言人,维护己方利益。

    同时,分猪肉表面上来看是朝廷吃亏了,因为地方势力占据了三份之二,但实质深处,则藏着皇帝的不安。

    因为相较于前明,绍武朝官吏合流,让大量的胥吏入编,前明每县编制不满百人,到如今的两百,基本上翻了一倍。

    由此必然导致地方实力增强,能够动员的财力物力极大的增加,这对于中央集权是不利的。

    与此同时,朱谊汐承认官僚系统对稳固统治有好处的,但对于百姓来说,这未必是好事。

    因为县衙管得宽了,剥削就会加重。

    来自于后世的他,深信十官九贪,无官不贪的传统,因为权力在手,过期作废,谁都想要短时间的变现。

    就像在两汉,魏晋时期,朝廷剥削成性,但管束不强,面对苛政猛于虎,他们还可以逃亡在乡间,保存元气。

    你能想象,在秦朝,作为通缉犯,项梁能与太守殷通整日饮酒欢歌?

    即使在管理严格的秦朝,对地方的控制与明清不可同日而论。

    但在绍武朝,三老盘踞地方,就算是逃到村里,也有可能被抓到。

    俩人讨论了半个小时,聊得很是热闹,也很舒服。

    「对了西南方面怎么样了?」

    谈到最后,皇帝突然想起了青藏高原。

    「滇国一直不肯臣服,孙可望倔犟的很,听说不断地与西夷买卖火枪,想要东扩呢!」

    瞧见皇帝面带诧异,朱谋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高原。

    那地方在西南吗?

    如果皇帝说他在,那就是在。

    「康国打得有声有色,而卫藏国则养尊处优多年,根本就不是对手,听商人们说,在拉萨百里外僵持着。」

    「啧,慢慢打吧,不急一时——」

    朱谊汐拖长了音调,心情很是不错。

    离开殿中,朱谋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这场难关终于是过去了。

    人无完人,这场卖官大戏中,作为吏部尚书,他怎么可能逃得过?

    明面上的贿赂自然没有,但私底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一些礼物还是有的。

    毕竟几年的时间不闻不问,谁能想到皇帝今天如此重视?

    待其离去后,内阁则收到了消息。

    官场上,作为天官,朱谋炙手可热,如今又皇恩不断,这都混过去了,谁不羡慕?

    赵舒稳坐钓鱼台。

    唯有阎崇信感到了危机。

    他有一种预感,要么在年底,要么在年初,朱谋必定是要入阁的。

    因为此时的内阁只有四个人,不符合五人的传统,作为吏部尚书的朱谋,无论是能力、资历,恩宠,绝对是第一人选。

    甚至,某种意义来说,对他未来的首辅之位形成冲击。

    俩人的关系,顿生微妙。

    「吏部算是安稳了。」阎崇信随口叹道。

    「稳定是好事。」王应熊点头笑道:「都督府的事能安生解决,吏部可是掩护得力。」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

    吏部背锅,但五军都督府却责任不小。

    表面上看只是一群文吏,实质上却对勋贵群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被誉为都督府第一司的军政司,由义国公尤世威主持,其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已经变更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已经不再监管十司。

    很显然,尤世威已经丧失了都督府的权力,只能当个闲散的国公。

第五十六章冲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