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人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君和寇白门觉得这个请求很好,不突兀也很合理。

    而且的话,会有哭的孩子才有奶喝,她们这样任劳任怨,怕是皇帝都忘记自己这边几个儿子了。

    ……

    而在这边,京营开始准备与边军轮换,准备拨部分人去辽东。

    为了保持京营的战斗力,同时也是保证朝廷对边军的领导,故而边军与京营施行轮换制。

    每两年,京营就会派遣部分军队去替换部分边军,然后边军则又入京营。

    安西、甘肃、绥远、宁夏、西宁(青海)、察哈尔、锦州府、辽东,吉林、黑龙江。

    虽然对边军是每两年一换,但对京营而言,那是每年都换。

    毕竟京营家就在京城附近,怎么可能一直戍边吧?

    几次之后,皇帝和内阁就有认为,每年派出三万替换最是合适。

    这些人不多不少,只占据边军三成左右,同时又不会影响边军的战斗力。

    同时,这些从各地选来的京营,就会混合,打乱边制后重新操练,从而真正的融入京营。

    那些从京营外派至边军的同样也是如此。

    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却能扫出京营和边军的军阀化,再怎么也是可行的。

    甚至,在皇帝的畅想中,地方的巡防营也要进行轮换。

    但随即思考了下,就放弃了。

    巡防营无论是训练强度还是待遇都弱与京营,轮换之后怕是都成了弱鸡。

    况且,这天下那么多的府县,交通又不便利,以目前官僚体系,肯定是调转不灵。

    甚至,恐怕有些借故调换的人恶向胆边生,直接造反,或者劫掠百姓。

    多次轮换下来,这些年京营和边军虽然两股,但实为一体。

    如今察哈尔设总督,几乎全归大明,辽东某种层度来说也算是内陆,除了野人较多外,很是太平。

    九边中,最让京营痛苦的是安西,距离数千里,一个来回就是半年。

    换句话来说,路程不算时间,提前半年轮换,他们得服役两年半。

    所以,开春一群人安西时,那叫一个难受,家卷们也哭得稀里哗啦。

    太子在京营中,坐看士兵百态,对于士兵们去安西难受却是不解:“安西战士频繁,却是立功的好机会,他们怎么会不乐意呢。”

    “我的队正。”副队正叹道,果然是个富家子弟出身,不知民间疾苦:“军中虽然悍勇之辈甚多,但成家立业后总是有挂落的。”

    “安西虽战功多,但打仗如同士兵死的最多,将领们才是升官发财的主。”

    “而且,跟黑龙江、吉林比起来,差得远呢!”

    “哦?”太子一愣,面露不解。

    副百户只能继续道:“东北三地,辽东野人较少,都是熟女真,不仅交税,还会读书,跟普通百姓一个样。”

    “但黑龙江和吉林,遍地都是生女真,野女真,还有那野人部落,随便打打就有功勋,而且那里人参、兽皮,草药,鹿茸一类的山珍很多,随便收些回来就能发财。”

    “打那些人功勋不多吧!”

    朱存渠感慨道:“鞑子的人头最管用。”

    “朝廷为了怕他们杀敌冒功,甚至只赏钱,不给功勋。”

    “钱也是好的啊!”副队正叹道:

    “如今,京营将边军分为三等,一等是优地,黑龙江、吉林、辽东;二等是平地,锦州府、绥远、察哈尔。”

    “末等的是苦地,安西,宁夏,甘肃、西宁,这几个地方又穷又偏僻,没啥能弄钱的地方。”

    “西宁、宁夏不是有牛羊什么的吗?”朱存渠不解。

    “但太远了,带不到京城啊!也不容易带。”

    两人畅聊着京营的黑话,习惯,倒是有滋有味。

    盖因为他们这一团,将去辽东这样的一等地轮换吧!

    副队正饶有兴致地感慨,自己要买多少的好玩意回来,倒是就能发大财了。

    朱存渠则摇摇头。

    上个月太子妃还没怀孕,这次怕是还得带去辽东了。

    几个侧妃,妾室也要带上,开枝散叶要紧。

    一时间,他苦恼起来。

    人的悲喜是不相同的。

    绍武十八年,五月。

    京营一团三千人,直赴辽东而去。

    皇帝临行前对他再三言语,保护自己,多听多看多学。

    太子心生感动,表示明白。

    在他理解中,多听就是在军中多探听一些武将值得拉拢;多看多学,就是学习那些将领们拉拢人心,御下之道。

    这些都是帝王之术啊!

    待他们来到辽东时,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整个辽东,满山遍野的都是山林。

    村落与村落之间,相隔三五十里,相较于内陆,可以说是人烟稀少。

    偌大的沉阳城,也不过十来万人,看上去空落落的。

    营落是现成的,锅碗瓢盆和被褥都是携带过来,倒是直接安顿。

    作为队正,朱存渠时间不多,但谁让他有个好爹?

    过了半个月,他就突然从京营队正,提拔为巡防营指挥使,也就是营正。

    这时候,他才算是真切的了解辽东境况。

    地广人稀,女多男少。

    合计一省的地界,只有区区两百万人,还不及山东一府。

    要知道,江苏苏州府,如今已有四百万人,可为是天下第一府,等于是两个辽东的人口。

    也正是因为人丁稀少,从而导致佃户少,要价也高,朝廷要求减租减息,地租不超过三成,辽东则低至两成。

    同时,因为当年战乱,辽东人口损失极大,男丁死得最多,从而女多男少。

    许多京营军官来到辽东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就纳了一房妾。

    甚至朝廷四十岁无子纳妾的律令也被漠视,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会纳妾。

    而在乡下,许多女子抛头露面,赶车伺候庄稼,都是手到擒来,属于重要的劳动力。

    由此辽东的男人竟然不怎么喜欢那些娇弱的女子,反而更爱能干活的大力女子。

    ps:天天重复我也累了,时间来不及,索性就拖点时间再发吧!

第十三章人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