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再次分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他脸上则又露出为难之色:“浩罕地区本就是四哥的地方,儿臣若是占了,怕是不好吧!”“那里我本来就是要析出的。”

    皇帝摆摆手:“布哈拉汗国你是不知道,其地有两个河北那么大,浩罕地区距其太远,其民又不相同,整个给你建国。”

    “是!”

    听到皇帝的解释,赵王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他心里就没了愧疚了。

    “地方小了些,扩张的余地也无多少,不过倒也合适,背靠安西,至少安稳。”

    朱谊汐随口道。

    赵王、湘王心怀激荡,站在那里思虑万千。

    转眼就要成为一国之主了,谁不激动?

    “滚去耕地。”

    谁知这时候皇帝却不饶了他们,直接撵走:“时间不到,休想偷懒。”

    二王苦着脸回到了麦田。

    这时候,皇子们才露出了笑容:“这才是真正的同甘共苦哪!谁也不能跑。”

    “怎么?”辽王最机灵,他挪过来:“父皇跟你们说什么了?”

    “封国的事!”湘王毫不犹豫地说道。

    几王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只是脸上布满了好奇。

    但谁也没有继续问,因为他们知道辽王会帮他们问的。

    就连太子的步伐,都慢了一些。

    辽王瞥了下众人,见没一个继续询问,只能再问:“在什么地方?”

    “是个好地方吗?”

    湘王轻声道:“我的藩国在二哥的齐国附近,听说是叫文来,也叫勃泥国,近百万众,需要打过去呢!”

    “八弟呢?”

    辽王扭头,看着内敛的赵王。

    “是在浩罕地区。”赵王不好意思道:“锦国公打布哈拉汗国时,提前拿下的那个跳板,是个盆地,只有二三十万人。”

    说着,他小心翼翼的偷看着辽王的脸色,生怕其不满

    。

    毕竟这是在他的辽国划出了一片地界。

    辽王‘哦了一声,倒是没恼,反倒是恍然:“那块地方给你了。”

    “也好,虽然不大,但却安稳,不适合放牧,适合耕地呢!”

    “四哥,你不恼?”赵王问道。

    “恼什么?”辽王随口道:“你怕是不知晓辽国有多大,听我那大舅子说,有绥远和察哈尔那么大,遍地都是草原。”

    “从那国都布哈拉到浩罕,就有一千来里。”

    “两三百万鞑子,你能瓜分一些,到省去许多我的麻烦。”

    “老四气度不错。”

    这时候,埋头耕作的太子,回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异国他乡,手足兄弟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不要计较那些零碎。”

    “昔日的蒙古汗国,才两代人的功夫,就分成了五个汗国,元朝被灭时,竟然没几个帮忙的。”

    “藩国相邻,守望相助才是。”

    “太子哥哥说的是!”辽王和赵王立马拜下。

    辽王则心道,太子妃怀了孕,太子脸上的笑,怎么也止不住了,再笑下去怕不是得把牙笑坏了。

    忙活了近一个时辰,朱谊汐走过来一瞧,半亩麦田就跟狗啃似的。

    他无语了。

    瞅着眼观鼻鼻观心的儿子们,他也没责骂什么,只是撂下一句:“回去吃饭吧!”

    “下午继续干。”

    一瞬间,皇子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

    安西省,青桑城。

    这里是安西的最北面,额尔齐斯河从西伯利亚流入,然后在陆地形成了一座庞大的湖泊。

    其名曰青桑湖。

    这里本来就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杜尔伯特的部的过冬地。

    安西省成立后,除了在乌鲁木齐建立城池后,又在漠西蒙古各地水草丰美之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城池,管理那些部落。

    由于青桑湖面积,不下于太湖,数百里的芦苇荡,鱼肥草盛,极其适宜居住。

    所以,安西省在此建立了青桑城,临湖开垦耕地。

    为了照顾安西南北的环境,故而实行一省两治。

    北疆,卫拉特蒙古故地,迁移来自国内的农民,建立以大小的城池,开发种田。

    以城池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牧民部落,都受其辖制。

    南疆则是绿洲为中心,实行流官、驻军同等。

    在辽阔的北疆,地域庞大,部落众多,一时的威名,自然是难以长久管束这些部落。

    所以这些城池中,往往是商业中心。

    在青桑城,来自于甘肃的青盐、铁、丝绸布料、茶叶、铁锅等,都在城内销售。

    那些部落们别的可以不管,但盐和茶叶是怎么也离不开。

    自然而然,他们不得不屈服于青桑城。

    这时,在守城士兵的目光中,远方忽然有一队骑兵,不下千余人,奔腾而来。

    满地的灰尘,模湖了其面容。

    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惊慌失措,连忙躲避在两边,城门处的商人和行人,更是着急忙慌的往城内跑,生怕晚了一步。

    谁知,城门不仅不关,反而敞开。

    一支百余骑鱼贯而出,在城门口排成纵列迎接。

    不一会儿,那群人才露出真容。

    身穿棉甲,脖子上戴着红色三角巾,这是典型的大明军袍。

    “下官青桑城守夏鹤年,拜见上官。”

    “起身吧!”

    来人卸下来了铠甲,露出了疲倦的面容,但其原本的威勐相貌,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络腮胡,圆眼,厚唇。

    他是安西北疆武备道,张容虎。

    相较于内地,安西一省两治,拥有着两个布政使。

    南疆基本上都是绿洲,大大小小如珍珠落地,只要控制那些大型绿洲,就很难聚拢起反抗力量。

    而北疆不同,草原一望无际,部落似乎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故而,巡抚的主要方向就在北疆:

    开荒筑城,监管部落。

    偌大的北疆,被分为六份,每份遣一武备使,携带两三千骑兵,日常进行巡视,管束部落。

    其位于知府之上,相当于道员。

    “青桑城倒是不错。”

    张容虎看着周长近十里的青桑城,忍不住夸赞道。

    “只因青桑湖,小城才算是站稳了脚跟。”夏鹤年轻笑着,将他迎进了城内。

    “我这里的草鱼,倒是一绝,您尝尝。”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第六十三章再次分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