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国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个布哈拉汗国,思想上为和平教,但在治国方略上,却是波斯式的中央集权。

    即,地方自治与集权并行。

    表现在于,地方上设立行省,国王派遣总督治理,但行省之中有许多的贵族自治,瓜分了权力,总督与其斗智斗勇。

    而一个不好,也很有可能演变为割据。

    与此同时,国王在军队、赋税等任用官吏,进行直接管理。

    换句话说,国王陛下的权力至高无上,但却没有一个成体系的中央朝廷。

    所以在来到河中地区后,贾代化不知道怎样将一团乱麻的辽国梳理干净,但他却明白军队的重要性。

    所以借鉴于安西,其在关键的城池驻军,一批批的镇抚使直接上任,专门负责收税和镇压。

    短短的数月间,辽国就恢复了稳定。

    然后安西就支持了一部分文吏过来,从无到有的建立了官僚体系,或者是说把那些官僚开始制度化。

    中央八曹,地方则是府、县两级。

    官吏依旧是那些旧臣,而镇抚使则负责收税和监督。

    这样一来,辽国井然有序了许多。

    贾代化放下手中毛笔,抚摸着这河中纸,其水平与大明的距离已经不大了,至少作为公文纸是合格的。

    “相爷,卡扬寺庙的大和尚请你过去参加封顶仪式。”

    这时候,亲兵充任的管家走了过来,声音如同响雷,炸得人耳朵直痒。

    “我知道了。”

    贾代化放下案牍,他揉了揉太阳穴,不得不站起身,参加那所谓的封顶仪式。

    卡扬寺是布哈拉最大的和平寺庙,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

    在治国方略上,因俗而治是贾代化重要的依据。

    两万大军镇压辽国,如果没有和平教的配合,早就天下大乱了。

    再者说,没有足够多的读书人,他也没资格进行教化工作,一群粗通文墨的兵卒,根本就不可能教别人。

    只要能够征税和不捣乱,贾代化对于和平教宽松大方的很,甚至还进行拨款新建庙宇。

    贾代化抬头见到圆润的大庙顶,他脸上不自觉的就浮现出了笑容,显得很是真诚。

    “国相大人,您终于来了。”

    寺庙的主持忙迎过来,别提有多热情了。

    “何必等我?”贾代化轻笑道:“我这个外人无关轻重啊!”

    众人只打着哈哈,并不言语太多。

    整个布哈拉城的豪商、贵族们,都来到了卡扬寺,目睹封顶,然后虔诚的跪下祷告。

    每当这个时候,贾代化也满脸腻歪,不得不跪下,叨叨咕咕地念叨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场的没人听得懂,自然以为其虔诚。

    重新回到了府邸,贾代化摇摇头:“给我再次下令,不允许士卒,以及军官们参加所谓的仪式,去往寺庙。”

    “凡违背者,一律免职。”

    也不知埋首了多久,贾代化感觉自己脖子都硬了,忽然又有人传报:

    “相爷,相爷,京城来人了,北京来人了。”

    “谁?”

    贾代化大喜过望:“难道小爷我的苦难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而这边,一支庞大的队伍,已经抵达了布哈拉城外。

    他们有许多骆驼组成,规模达到了两百多头,驽马也有近三百匹,男女老少千余人。即使在布哈拉也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队伍。

    没有得到允许,所有人就在城外的集市上待着,不敢轻易的入城。

    而这时,一个身着长袍,脸上则裹着长巾的男人,则离开了队伍,带着几人闲逛。

    这样的集市并不大,长不过五百来布,两条街道组成。

    狭窄的通道,不到两丈,两边都是各种小商贩。

    讲究点的,会支起木架铺布,遮挡阳光;不讲究的,直接铺一条简陋的毛毯,坐在地上摆满了东西。

    黄宗羲脸上写满了好奇。

    书籍、水果、馕饼、布匹、陶器,以及各种腊肉,甚至还有人抱着一窝小猫,不断地吆喝着。

    所有的人,脸上都裹着长巾,仅仅露出一双眼睛,审视着盯着他们。

    王夫之不以为意,一路上他已经见多了。

    这群商贩们相较于其他城市,衣裳更加的简洁干净一些,几乎是三五成群,售卖的货物也更多。

    甚至他还看到有一块椅子大小的佛头,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摊上,进行售卖。

    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而令他惊奇的,莫过于一些来自波斯、印度,以及奥斯曼的东西,这些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充满了异域风情。

    流连其中,一块波斯羊毛毯吸引了他的注意。

    精美的花纹,细腻的触感,无不在诉说其价格的昂贵。

    这些都不足以,唯独上面的一些文字,完全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在整个布哈拉汗国,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所书写的是来自于波斯文字。

    可以看到波斯对于其影响之大。

    而这上面的文字却不是波斯文,而是另一种别样的文字,可以猜测到这是专门用来出口的,服务与他国。

    就像是大明的一些瓷器上,往往画一些十字架和被虐的男人,为了赚钱很正常。

    “相爷,辽相来了。”

    一旁的随从连忙呼唤着,将他从文字的奥秘之中拉了出来。

    “哦!”黄宗羲反应过来,不急不缓的付了钱,将羊毛毯拿着就走。

    历经多年的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年龄的劣势也就显露出来,不得已黄宗羲就兵营险招——来西域。

    担任赵国相。

    浩罕地区被划为赵国,自然就需要安排国相进行建设,为将来的赵王就藩作准备。

    黄宗羲为了进步,不得不自请而来,担任赵国相,从而一跃迈进了四品之上。

    吏部直言,3、5年后,其回来立马就会担任侍郎,尚书也是可望的。

    这般谁都不能免俗,更何况黄宗羲了。

    他在安西待了多年,经验丰富,从而脱颖而出。

    (本章完)

第八十二章国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