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过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时间的流逝,眨眼间就到了绍武三十七年,即炎黄历4683,西历1683年。

    nbsp皇帝御极三十七载,正好是六十大寿。

    nbsp万寿节的隆重自不必提,早在一年前朝廷就开始筹备,预计耗费五百万块。

    nbsp内务府更是提前数年,遴选各地奇珍异宝,送入玉泉山庄新建的西域宫殿中,充实其内。

    nbsp“殿下,科尔沁的呼伦贝尔传来消息,罗刹人绕过了北海,达斡尔人发觉其在荒原的足迹,似乎盘桓在额尔古讷河一带不曾离开!”

    nbsp兵部尚书半边屁股挨着凳子,满脸严肃地述说着军情。

    nbsp“呼伦贝尔?”朱存渠眉头一蹙:“把地图拿过来!”

    nbsp很快,宦官抬来了一幅辽阔的地图。

    nbsp太子目光直接向北,瞄到了科尔沁将军府邸位置。

    nbsp科尔沁将军府区域极大,东边是辽东、吉林,南边是察哈尔,西边是福国。

    nbsp北边更是直通瀚海荒原。

    nbsp可以说,若是论面积,科尔沁将军是三五个辽东大小。

    nbsp其治下的牧民数量,超过五万帐,大小部落上百,直辖的科尔沁城有民十万左右。

    nbsp极限情况下,可征兵八万。

    nbsp“这里,距离科尔沁太远了,至少有千里,管理是不便的。”

    nbsp朱存渠蹙眉,沉默不言。

    nbsp他对于罗刹人倒是没什么忌惮,只要发兵,随便就能撵走。

    nbsp但撵走了,人家还是会回来的。

    nbsp偌大的东北地区,粗糙的科尔沁将军府已然不适合了。

    nbsp“殿下,可让福国协同出兵,倒是这群罗刹人自会消失。”兵部尚书建议道。

    nbsp“治标不治本!”

    nbsp朱存渠摇摇头:“科尔沁区域太大,不合理,也不方便管理。”

    nbsp“据我所知,这呼伦贝尔草原,可是北方少有的好地方,须得认真开发才是。”

    nbsp听到这,尚书又福至心灵:“可设军镇,兵民一体,屯垦戍边!”

    nbsp“昔日在安西就是如此,才有了今日这般盛况!”

    nbsp朱存渠点点头。

    nbsp安西分为北疆和南疆,南疆绿洲,北疆草原。

    nbsp因为,移民基本集中在北疆,围绕着河流而居,开荒种地,大练民兵。

    nbsp抱团取暖的汉民们组成了一个个军屯,平时里种田,有事则成兵,甚至特许拥有火器。

    nbsp他们毫不畏惧那些蒙古人、畏兀儿人,守住土地和财产,在北疆站稳脚跟,建立起一座座城池。

    nbsp托皇帝鸿福,陕西乡党大量涌入安西,让安西的总人口突破两百万,汉人就有近八十万,已经成了第一大类族群,蒙古人同化了大半。

    nbsp呼伦贝尔地区在边疆地带,进行军屯,许其拥有火器,可以有效的抵挡那些罗刹人。

    nbsp“此事你去拟定个章程,务必详细!”

    nbsp“是!”

    nbsp结束完讨论后,朱存渠揉了揉太阳穴。

    nbsp从财部,再到户部,再到如今的兵部,他在八部之中三番两次的转换。

    nbsp为了不干扰到行政,他不再担任尚书,皇帝直接命他为督理尚书,只管决策不涉政事。

    nbsp大明军权三分,京营使司衙门管理京营和边军,五军都督府对管各省巡防营。

    nbsp而兵部则管辖所有军队的后勤保障,以及中高级军官的升迁军籍。

    nbsp同时,在外,督察院还设有巡军御史,按照定期制度巡查军队。

    nbsp而实际上,皇帝还有个参谋司,负责对军队事务的参谋赞画,直管军法司,存在感不强。

    nbsp这套体系,已经维持了三十余年,互相制衡,一直很稳定。

    nbsp但在兵部晃悠了一年多,朱存渠嗅到了别样的气息:

    nbsp野心。

    nbsp兵部不甘心被分割权力。

    nbsp但凡是人,就会有野心,八部也是一样。

    nbsp礼部喜欢跟吏部争八部第一,户部想着三部重新合一。

    nbsp兵部恢复权力,普通官吏自然权势涨了,兵部尚书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是全体的需求。

    nbsp朱存渠心生忌惮。

    nbsp前朝的兵部不就是乘着勋贵在土木堡崩溃,汲取的军权吗?

    nbsp前明证明了,勋贵的堕落速度远超想象。

    nbsp“爷,秦王入京了!”

    nbsp忽然,内侍跑过来道。

    nbsp“哦,我知道了!”

    nbsp朱存渠点点头。

    nbsp对于皇位没有竞争权的兄弟们,他是没有忌惮的,只有多年未见到感伤。

    nbsp虽说皇家无情,但在分封政策下,皇子们的情谊却颇深。

    nbsp在礼部尚书迎接秦王入京不久,太子就到访是府邸,偕同其人一起入宫。

    nbsp马车上,兄弟二人对坐。

    nbsp秦王比他大上一岁,皮肤白皙,已然是中年发福,大腹便便,修长的胡须,黄色的团龙莽服,让他颇具威严。

    nbsp太子朱存渠相对精瘦些,同样的团龙莽服,仔细一看,二人也有三五分的相似。

    nbsp“大哥!”朱存渠率先发言:“几年不见,弟弟倒是想念的紧。”

    nbsp秦王也叹了口气:“三弟呀,我也是如此,梦中常忆京城,秦国不及京城万一啊!”

    nbsp“父皇、母后的身体可康健?”

    nbsp“康健。”太子笑道:“进岁万寿节,你我兄弟们倒是能团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入了殿中,兄弟二人拜见了皇帝,皇后,秦王更是在亲身母亲敬妃张嫚的宫殿中盘桓多时,直到黄昏时才

第六十六章 过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