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视编辑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庄家惊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巴拉小说]https://m.bala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次大理寺的劫狱事件直接震动了整个京城,大理寺的尸横遍野让这里变成了真正的地狱。

    “傅大人,怎么会成为这样?”

    “看来这个屠了儋州的海盗很不简单。”

    “可……可是现在该怎么办?”

    “让五城兵马司封锁城门,一定要抓住这帮悍匪。”

    “是!大人,我这就去通报。”

    然而这些劫狱的海盗就像是凭空而来又凭空而走一样,五城兵马司的兵士根本找不到任何的踪迹。

    虽然傅云夕一直怀疑“三味书馆”的老板苏宁,可惜他却是没有任何的证据。

    同样他也不敢随便招惹苏宁,毕竟苏宁现在可是一位伯爵,也不是庄寒雁那样的孤女。

    一直找不到任何悍匪的踪迹,然后这件案子也便是成为了无头公案,只是这件案子成为了京城所有人心的阴霾。

    ……

    瑞雪覆京华,除夕的庄府张灯结彩,朱漆大门上新贴的桃符鲜艳夺目。

    庄寒雁站在回廊下,望着庭院里忙碌的仆人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那块已经发硬的绿豆糕。

    这是三年前从儋州带来的最后一块,父亲庄仕洋派人千里送来的心意。

    “小姐,该去前厅了。”丫鬟青杏轻声提醒,打断了她的思绪。

    庄寒雁收回目光,整了整月白色袄裙的衣襟。

    十八岁的少女身姿如柳,眉目间却凝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冷冽。

    她抬步向前厅走去,绣鞋踩在积雪上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前厅已摆开三桌宴席,主桌上庄老太太端坐首位,两侧分别是庄仕洋和继室周如音。

    庄寒雁的目光扫过空着的两个位置,那是她和生母阮惜的座位。

    “寒雁来了。”庄仕洋笑容和煦,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快入座吧,就等你和你母亲了。”

    庄寒雁向长辈行礼后坐下,余光瞥见周如音嘴角那抹若有似无的冷笑。

    这位继母入门不过五年,却已为庄家添了一双儿女,十四岁的庄语山和十岁的庄语迟。

    “主母怎么还不来?莫不是又病了?”周如音声音柔媚。

    手上却用力掐了一下身旁的庄语山,男孩吃痛,立刻嚷了起来:“就是!阮姨娘总是迟到,一点规矩都没有!”

    厅内霎时安静。

    庄老太太手的茶盏重重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语山!”庄仕洋厉声呵斥。

    却见门口珠帘轻动,一袭靛青色衣裙的阮惜款款而入。

    三十五岁的妇人面容清瘦,眉目如画,行走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抱歉,来迟了。”阮惜向众人微微颔首,目光在掠过庄寒雁时微不可察地顿了顿。

    庄寒雁垂下眼睑,刻意避开母亲的视线。

    回京三年,阮惜待她始终冷淡疏离,甚至多次当众斥责她。

    宴席开始,侍女们端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

    阮惜忽然拍了拍手,两名仆妇抬着一个红木箱子走了进来。

    “新年将至,我备了些薄礼。”阮惜打开箱子,取出礼物一一分送。

    给庄老太太的是一串沉香木佛珠,给庄仕洋的是一方端砚,给周如音的是一对翡翠耳坠。

    轮到庄寒雁时,阮惜递过一个锦囊:“你性子急躁,这串菩提子手串可助你静心。”

    庄寒雁接过,触手冰凉。

    她强忍心酸涩,轻声道谢。

    这三年,母亲送她的不是佛经就是念珠,仿佛她是什么需要时时忏悔的罪人。

    宴席过半,侍女端上一盘绿豆糕。

    庄寒雁心头一震,这是儋州的特产,父亲当年常派人送去的。

    “这不是儋州的绿豆糕吗?”庄语山抓起一块咬了一口,随即皱眉吐了出来,“呸!这么粗糙,怎么吃得下!”

    庄寒雁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那是父亲的心意,是她孤身在儋州时唯一的慰藉。

    “不爱吃就别吃。”阮惜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儋州的绿豆糕用的是当地特有的绿沙豆,虽不精细,却别有一番风味。”

    庄寒雁惊讶地看向母亲,这是阮惜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维护与她有关的事物。

    宴席在诡异的气氛结束。

    回房路上,庄寒雁被阮惜叫住。

    “明日一早,把这个送到静安寺去。”阮惜递过一个包袱,“务必亲自交给住持。”

    庄寒雁接过,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这是什么?”

    “与你无关。”阮惜转身欲走,又停下脚步,“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再回京城庄家,你选的那个苏宁不见得是良配。”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庄寒雁的心。

    又是这样,永远是这样,母亲对她说话总是充满警告与疏离。

    “母亲,我已经知道了你和宇叔叔的秘密,你是想要和父亲鱼死破是吗?”

    “这是谁告诉你的?宇长安是吗?”

    “不是!是我的未婚夫苏宁,他知道很多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这个苏宁到底是什么来历?他怎么会知道这些信息的?”

    “我也不知道!苏宁说你是不想牵累我,所以才会想着让我远离庄家。”

    “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不和苏宁一起离开?”

    “母亲,会不会是你误会了父亲?”

    “寒雁,你不懂!至于是不是误会,苏宁应该是告诉你了吧?”

    “可我还是不敢相信。”

    “你这人……可谓是不见棺材不泪。”

    “母亲……”

    ……

    次日清晨,庄寒雁还未出发去静安寺,一队禁军突然闯入庄府,带走了庄仕洋和几位来访的官员。

    整个庄府乱作一团,仆人们惊慌失措,庄老太太当场晕厥。

    “都安静!”阮惜站在厅前台阶上,声音不大却极具威慑力,“陈嬷嬷,去取仆人们的籍契来。”

    不多时,陈嬷嬷捧着一个黑漆木匣回来。

    阮惜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纸张一一分发:“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庄家的仆人。这些籍契还给你们,各自谋生去吧。”

    仆人们面面相觑,有几个年长的已经跪地磕头,哭喊着不愿离开。

    庄寒雁站在廊下冷眼旁观,不明白母亲为何在这时遣散仆人。

    “你这是在做什么?”周如音冲上前,声音尖利,“老爷刚被带走,你就要拆了这个家吗?”

    阮惜看都不看她一眼,继续分发籍契:“庄家即将大祸临头,留着他们只会连累无辜。”

    最后一个拿到籍契的是青杏,她红着眼眶看向庄寒雁:“小姐,奴婢走了您怎么办?”

    庄寒雁还未开口,阮惜已经厉声道:“她自有她的去处,用不着你操心!”

    待最后一个仆人离开,周如音突然跪在阮惜面前:“姐姐,我知道错了。这些年来是我鸠占鹊巢,如今庄家大难临头,还请姐姐重新掌家。”

    她解下腰间的钥匙串双手奉上,“我自愿禁闭在偏院,只求姐姐保全语山和语迟。”

    阮惜沉默片刻,接过钥匙:“你倒聪明,知道这时候谁才能救庄家。”

    庄寒雁冷眼看着这一幕,心疑窦丛生。

    母亲似乎对这场变故早有预料,每一步都走得从容不迫。

    三日后,宇长安率兵包围了庄府,声称要搜查裴大福的义子。

    全府上下被赶到前院,宇长安一身玄甲,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

    “裴大福谋逆案牵连甚广,据查他的义子就藏在你们这些官眷之。”

    宇长安的声音冰冷,“若无人主动招认,每隔一个时辰,我就杀一人。”

    庄老太太魏氏当场昏厥,被抬回房。

    周如音紧紧搂着两个孩子,面色惨白。

    唯有阮惜站得笔直,神色平静得近乎诡异。

    庄寒雁暗观察母亲的反应,心的疑惑越来越深。

    她悄悄挪到阮惜身边,低声道:“母亲知道些什么?为何不告诉大家?”

    阮惜侧目看她,眼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官兵们开始搜查全府,不时传来器物碎裂的声音。

    突然,后院传来一声惊呼:“这里有暗门!”

    宇长安立刻带人赶去。庄寒雁跟上前,发现后厨的墙壁被推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通道。

    “这是……”庄仕洋的书童双腿发抖,“小人从不知这里有密室……”

    宇长安命人点燃火把,率先走入通道。

    约莫一刻钟后,他返回时脸色阴沉:“通道尽头是裴家私宅。庄仕洋与逆党勾结,证据确凿!”

    “什么?”全场哗然。

    周如音瘫软在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

    庄寒雁看向阮惜,发现母亲的嘴角竟有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

    “三年前,我和陈嬷嬷偶然发现了这个密室。”阮惜突然开口,声音清晰得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走往深处,直接来到裴家。那时起,我就知道庄仕洋的真面目。”

    庄寒雁如遭雷击。

    原来母亲果真早已知晓这一切,却隐忍至今,就是为了替阮家讨回公道。

    宇长安下令将庄家众人押往大理寺。

    临行前,阮惜突然抓住庄寒雁的手腕:“记住我的话,不要回儋州!”

    “为什么?”庄寒雁终于问出埋藏多年的疑问,“为什么从小你就把我送走?为什么回京后你对我如此冷淡?我是你的女儿啊!”

    阮惜的眼闪过一丝痛楚,却很快恢复平静:“正因为你是我女儿,才必须远离这一切。”

    官兵粗暴地将她们分开。

    庄寒雁被单独关在一间厢房,而阮惜和其他人则被押往大牢。

    夜深人静时,庄寒雁从袖取出母亲给她的锦囊。

    拆开后,除了那串菩提子,还有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一份过继书,日期显示两年前她已被过继给儋州的张佑昌。

    “原来如此……”庄寒雁的眼泪终于下。

    母亲多年来刻意的疏远,临别时那句“不要回京城”,一切都有了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这个苏宁到底是什么来历?他怎么会知道这些信息的?”

    “我也不知道!苏宁说你是不想牵累我,所以才会想着让我远离庄家。”

    “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不和苏宁一起离开?”

    “母亲,会不会是你误会了父亲?”

    “寒雁,你不懂!至于是不是误会,苏宁应该是告诉你了吧?”

    “可我还是不敢相信。”

    “你这人……可谓是不见棺材不泪。”

    “母亲……”

    ……

    次日清晨,庄寒雁还未出发去静安寺,一队禁军突然闯入庄府,带走了庄仕洋和几位来访的官员。

    整个庄府乱作一团,仆人们惊慌失措,庄老太太当场晕厥。

    “都安静!”阮惜站在厅前台阶上,声音不大却极具威慑力,“陈嬷嬷,去取仆人们的籍契来。”

    不多时,陈嬷嬷捧着一个黑漆木匣回来。

    阮惜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纸张一一分发:“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庄家的仆人。这些籍契还给你们,各自谋生去吧。”

    仆人们面面相觑,有几个年长的已经跪地磕头,哭喊着不愿离开。

    庄寒雁站在廊下冷眼旁观,不明白母亲为何在这时遣散仆人。

    “你这是在做什么?”周如音冲上前,声音尖利,“老爷刚被带走,你就要拆了这个家吗?”

    阮惜看都不看她一眼,继续分发籍契:“庄家即将大祸临头,留着他们只会连累无辜。”

    最后一个拿到籍契的是青杏,她红着眼眶看向庄寒雁:“小姐,奴婢走了您怎么办?”

    庄寒雁还未开口,阮惜已经厉声道:“她自有她的去处,用不着你操心!”

    待最后一个仆人离开,周如音突然跪在阮惜面前:“姐姐,我知道错了。这些年来是我鸠占鹊巢,如今庄家大难临头,还请姐姐重新掌家。”

    她解下腰间的钥匙串双手奉上,“我自愿禁闭在偏院,只求姐姐保全语山和语迟。”

    阮惜沉默片刻,接过钥匙:“你倒聪明,知道这时候谁才能救庄家。”

    庄寒雁冷眼看着这一幕,心疑窦丛生。

    母亲似乎对这场变故早有预料,每一步都走得从容不迫。

    三日后,宇长安率兵包围了庄府,声称要搜查裴大福的义子。

    全府上下被赶到前院,宇长安一身玄甲,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

    “裴大福谋逆案牵连甚广,据查他的义子就藏在你们这些官眷之。”

    宇长安的声音冰冷,“若无人主动招认,每隔一个时辰,我就杀一人。”

    庄老太太魏氏当场昏厥,被抬回房。

    周如音紧紧搂着两个孩子,面色惨白。

    唯有阮惜站得笔直,神色平静得近乎诡异。

    庄寒雁暗观察母亲的反应,心的疑惑越来越深。

    她悄悄挪到阮惜身边,低声道:“母亲知道些什么?为何不告诉大家?”

    阮惜侧目看她,眼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官兵们开始搜查全府,不时传来器物碎裂的声音。

    突然,后院传来一声惊呼:“这里有暗门!”

    宇长安立刻带人赶去。庄寒雁跟上前,发现后厨的墙壁被推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通道。

    “这是……”庄仕洋的书童双腿发抖,“小人从不知这里有密室……”

    宇长安命人点燃火把,率先走入通道。

    约莫一刻钟后,他返回时脸色阴沉:“通道尽头是裴家私宅。庄仕洋与逆党勾结,证据确凿!”

    “什么?”全场哗然。

    周如音瘫软在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

    庄寒雁看向阮惜,发现母亲的嘴角竟有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

    “三年前,我和陈嬷嬷偶然发现了这个密室。”阮惜突然开口,声音清晰得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走往深处,直接来到裴家。那时起,我就知道庄仕洋的真面目。”

    庄寒雁如遭雷击。

    原来母亲果真早已知晓这一切,却隐忍至今,就是为了替阮家讨回公道。

    宇长安下令将庄家众人押往大理寺。

    临行前,阮惜突然抓住庄寒雁的手腕:“记住我的话,不要回儋州!”

    “为什么?”庄寒雁终于问出埋藏多年的疑问,“为什么从小你就把我送走?为什么回京后你对我如此冷淡?我是你的女儿啊!”

    阮惜的眼闪过一丝痛楚,却很快恢复平静:“正因为你是我女儿,才必须远离这一切。”

    官兵粗暴地将她们分开。

    庄寒雁被单独关在一间厢房,而阮惜和其他人则被押往大牢。

    夜深人静时,庄寒雁从袖取出母亲给她的锦囊。

    拆开后,除了那串菩提子,还有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一份过继书,日期显示两年前她已被过继给儋州的张佑昌。

    “原来如此……”庄寒雁的眼泪终于下。

    母亲多年来刻意的疏远,临别时那句“不要回京城”,一切都有了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

第九章 庄家惊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